外電:外商在中國的道德衝突

人氣 98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恩婕編譯報導)谷歌宣布自中國撤退的消息令人震驚,早在此之前,谷歌一直苦苦掙扎於業績拓展與道德原則之間的分際。如今,為公開支持資訊自由,谷歌終於做出了一個痛苦的退讓。

《華爾街日報》13日報導,谷歌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相對較晚,雖然其於2000年就開始提供中文搜尋服務,但直到2005年才在中國成立辦公室,較對手雅虎(Yahoo)晚了數年,也讓本地競爭者百度有充裕時間取得市場主導地位。

谷歌高層深知中國市場有潛在的巨大機會,卻擔心進入市場後會與公司「不作惡」(don’t be evil)原則相衝突,或與其常說的「全世界資訊隨時可得」的目標相違背。內部討論歷經一年多,谷歌高層為平衡公司原則與中國商業機會,左右為難。

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則因太過順從中國政府而招致批評。例如,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 Inc)出售協助封鎖網站的設備給中國政府;而雅虎協助確認一位中國記者身分,更是受到維權人士與美國政界的強烈抨擊,該記者使用雅虎信箱發出一份政府機密文件,後遭判刑10年。

2002年,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決定放棄美國線上(America Online)部門與中國開設合資企業的計畫。華納表示,他們擔心中國監管機關會索求用戶的電郵複本。

但中國市場實在太誘人,谷歌最終仍抵擋不住。2005年,中國市場網絡用戶數達到一億多,2006年,谷歌發布中國專用的搜尋引擎版本google.cn,搜尋結果剔除了中國政府認為有政治敏感性的網站鏈接。

谷歌當時表示,雖然移除搜尋結果不符合谷歌的使命,然而,不提供資訊(或是相當於無資訊)更不符合谷歌使命。

許多在中國的外商企業,必須奮力解決道德的兩難,包括處理常見的腐敗問題,或是為在中國複雜的環境下生存而培養政治關係時,得劃下一條界線。

近年來,中國了解到資訊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一直想建立商業媒體產業。同時,在一黨專政的情況下,共產黨也一直視媒體為政治控制的重要工具。由於媒體經營的領域是共產黨的傳統保護區,使媒體處境更為困難,來自中共的政治要求往往與企業的核心使命和價值相衝突。

在中國市場,谷歌與當地競爭對手一樣,都必須接受控制。即使谷歌中文網站遵循中國政府規定,仍曾遭受當局打壓。

研究網絡自由的哈佛法學院教授帕弗瑞(John Palfrey)說:「在這個問題上,這是美國大型企業所做過最重要、最大膽的聲明。」「谷歌很明白的指出,對中國政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這是令人振奮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谷歌欲退出中國 重振硅谷價值觀
奧巴馬支持中國人享有互聯網自由權利
美國會關切谷歌事件與中國軍事測試
各界密切關注谷歌在華動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