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建築——南安陂

周同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

南安陂(音bei, 意池塘)位於福建莆田最大僑鄉江口鎮石獅村泗壩,莆田第二大溪蘆溪下游,離江口街5公里,創建於後周南唐中興元年(958年),宋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建成,至今已1023年了。明正統七年(1442年)陂壞,知縣劉璣率眾修復,將南灣上下洋陂重修為一,改名南安陂。有集雨面積709平方公里,從溪循山作圳入溝,灌江口九里洋7000畝。
  
陂為攔河滾水壩型,高1.5米(不包括上寬20米的基礎高度)、長342米,是莆田四大陂中壩最長、創建時間最早的古陂:比1083年建成的木蘭陂早106年,比木蘭陂壩長還長123米。計灌江口涵江29個村2萬餘畝,其中自流灌7600畝。

千年古建築南安陂有三大特點:

一、選址適當:

蘆溪下游至院裡村,原向東偏南溪道,漸轉南而西,彎了正半圓形後,急彎東而南直奔興化灣,南安陂就建在急彎東而南處,原稱南灣上下陂。經勘察分析系屬侏羅系南園組地層組成,其成土母質為第四紀海相沉積物,河流沖積物,花崗閃長巖,火山凝灰巖等組成,地貌是低山山間谷地。大彎後,溪道明顯出現右岸侵蝕左巖堆積現象,陂址正選在彎道下段溪面最寬處,且斜對溪流,可防拒溪流直下的衝擊力。由於溪寬就流緩水薄,有效保護陂身安全,同時也在海水高潮位上面避開海潮。

二、設計合理:

陂體基礎寬、大且深,就地採用既堅硬又有彈性的花崗閃長岩石料,上層基石長十多米,寬厚同為0.5—0.6米,下面各層成坦水式加寬1—2米,與溪沿平行橫扎,用高質性三合土粘結,上下層錯位排列,下長上漸短似塔形狀,基本全埋在溪底下面,故基礎牢固、重心低下,穩定性強,攔河滾水壩砌在基礎上面中心,使基礎對稱平衡,高1.5米,若溪洪水位超過,都溢陂而過,陂體則都在洪水下面,避免上游下來的漂浮物撞擊和洪水的沖壓力,故陂經久不毀。
  
三、結構完整,整體性強:

砌築的條石,各面都鑿磨平整,並用粘合材料膠結得平整密合,使整個建築物形成整體,還經常巡視檢查,發現滲漏,及時堵漏修補,保證工程完好無損。同時陂體右邊扎入山坡內,還砌一段石護陂與陂體連成一體,以防山體滲漏而被沖成缺口,左邊扎到岸邊,且陂體內外岸邊,都砌一段石護岸與岸高齊,也都與陂體連成一體。這樣兩邊都牢牢地夾住整個陂。所以南安陂能經受住千百年來無數次地震、溪洪等的衝擊而不摧。尤其1604年本地八級大地震的摧殘也不毀。

這是建造者遵循自然規律的作為,也給後人留下啟迪。同時這個千年的古建築還有一個留傳至今古人道德高的故事「打錯一隻,舖九里」。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邗溝是聯繫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又名渠水、韓江、中綠水、山陽瀆、淮揚運河、裏運河。那溝南起揚州以南的長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 七門堰,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能利用波、蕩、塘、溝,形成一個自流灌溉網。
  • 鄭國渠雖是人工鑿成,卻遵循著自然規則,引涇水入洛河,歷時兩千年,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 京杭大運河也稱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深深的影響了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
  • 邗溝是聯繫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又名渠水、韓江、中綠水、山陽瀆、淮揚運河、裡運河...........
  • 「坎兒」即井穴,它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 芍陂——淮河流域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豐塘,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
  • 古人言:「治水之巧妙,莫如靈渠者」。靈渠整個工程由鏵咀、大小天平(分水壩)、南北渠、秦堤、洩水天平(洩水壩)、陡門(船闡)等部分組成。
  • 瀘定橋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沒有建橋之前,人們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由於水流湍急,無論官民,商旅,還是藩地使臣過河都很艱難。
  • 古燕國的都邑、元以後歷代中國的京城:現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設計始於元世祖忽必烈之時,體現了中華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過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設計與布局,後世子孫不但能一窺中華文化中許多精微奧妙的神髓,更可以發現許多現代西方文化與古中華文化之間頗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