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時如金 君子之道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時間如白駒之過隙,瞬間即逝。惜時如金,君子之道。北宋史學家劉恕志潔高尚,一生勤奮好學,修養深厚,每天合理安排時間做事,從不浪費一分一秒。

劉恕從小就學習儒家經書,每日記誦,樂在其中,常常廢寢忘食。八歲時,家有客人說孔子沒兄弟,他立刻舉《論語》中「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對,一座皆驚。小伙伴們有問題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並告訴他們說其實書中甚麼都有,只要多看書就都能知道。

劉恕十八歲時被舉為進士,宰相晏殊見他對《春秋》和《禮記》的問題對答如流,請他到國子監試講經書,晏殊親自率官員前往聽講,人們被劉恕深厚的道德涵養和精闢的論理所折服,一時大家紛紛學起了經書。

一次,劉恕得知在亳州做官的學者宋次道家中藏書豐富,於是不遠數百里跑去借閱。宋次道讓這位遠道而來的友人住在家裏,辦了豐盛的酒席款待他,劉恕卻說:「您應該知道,我並不是為了享受佳餚美酒才跑到您這兒來的,請您把酒肴都撤走吧,我是慕名來借書求知的。」

宋次道引劉恕進了藏書樓,劉恕每天在這裏晝夜口誦手抄,堅持了十多天,直到把自己所需要的書本全部讀完、抄完。宋次道讚嘆的說:「您這種能吃苦的精神真令人欽佩。」劉恕笑著說:「哪有甚麼苦啊?!越讀書理越明,我覺的有無盡的快樂在其中啊!」

當時史書因非科舉所急,學者多不讀。唯劉恕學識淵博,深明史法,分析透徹。並對上下幾千年間的史事,不論巨細,瞭如指掌。司馬光修《資治通鑑》,首先推選的就是劉恕。一次,劉恕和司馬光等人遊覽萬安山,見山道旁邊的古碑上寫有五代時一些將官的名字,大家都不知道他們是些甚麼人。劉恕一一講出他們的事蹟始末。回來後大家查看史書,果然像劉恕所說的那樣,一點不差。

劉恕為人厚道,為官清正,凡事敢「是曰是,非曰非」。提倡弘揚堯舜之道實行仁政,做事講合民心、順民意,深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他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每日安排除僅夠睡眠的時間外,其餘時間都用於讀書和做有意義的事情。無論身處任何環境,每天堅持讀書且數十年如一日。他曾著書自訟,稱自己有「二十失」、「十八蔽」,及時反省自己並改過,他這種「自攻其短,不捨秋毫」坦蕩的胸懷,令人肅然起敬。

自古以來一切有遠大志向者,無一不惜時如金。古人云:「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晉朝陶淵明曾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古人這些優秀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品格值得學習和借鑑。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梅花詩的作者是北宋易學家邵雍,他字堯夫,謚號康節..............
  • 李白他的名號「青蓮居士」,還是自稱「謫仙」,都表示他的生命來源非同一般。他媽媽生他之時夢見太白金星..............
  • 中華大地被稱之為神州,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伏羲、神農三位神人的出現,神也將陶器製造傳給了人。陶瓷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凝聚著歷史的真實;各個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製作工藝以及裝飾,其工藝水準和藝術品味以及獨特的韻味和魅力,都無不體現出不同朝代之特點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
  • 製陶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手工業,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 漢代時期的陶製品無論在質地、品種、工藝以及裝飾手法等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余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
  • 唐代手工業產業的空前繁榮,這與當時朝廷對手工業發展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管理。
  •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業大有進步,宋代陶瓷清麗高雅,色澤柔美自然,造型簡練,挺拔秀麗。
  • 元朝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但出現了青花、釉裡紅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種。自明朝開始,景德鎮已成為「天下窯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瓷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