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從德國賠款看報復心與美國情

王華

人氣 32
標籤: ,

【大紀元10月21日訊】10月3日是東西德統一20週年紀念日,也是德國在92年後償還完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賠款的日子。一戰後簽署的《凡爾賽和約》,讓德國喪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100%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礦和50%的鋼鐵工業。除承擔戰爭責任外,德國還需賠償2,260億馬克的黃金(1921年賠償金額降為1,320億馬克)。

從1924年到1930年間,德國被迫發行大量外國債券以籌集這筆巨額賠款。1929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德國於1931年暫停了每年償付的賠款。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德國拒絕恢復償還賠款。二戰後西德繼續償還賠款。到了1983年西德支付完了這筆款項,但由於1953年的倫敦債務協議規定,假如兩德統一,德國還得支付在魏瑪共和國時代獲得的用於支付戰爭賠款的巨額外國貸款,於是累計起來,直到2010年10月3日,德國終於還清了348億美元的一戰賠款。

苛刻的賠款使積怨越積越深

後世很多評論指出,二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戰的延續,其根源之一就是一戰後對德國索求的戰爭賠款過於苛刻。翻開歷史不難發現,很多國家之間,特別是德國和法國,雙方的宿怨很多都因賠款而加劇。

1806年拿破崙在耶拿戰役中擊敗普魯士德國,強迫對方支付10億法郎戰爭賠款,1809年又取得每年1.2法郎「貢金」。60年後兩國爆發了普法戰爭,法國在支出軍費150億法郎後戰敗,割地賠款50億法郎,相當於10億白銀,是中日甲午戰爭賠款的4倍。50年不到,兩國又爆發了更為劇烈的戰爭:一戰中法國損失2,000億法郎,戰勝後向德國勒索巨額賠款,結果卻是希特勒上台,法國遭到更大的慘敗。

這是不到140年的時間裡法德宿怨的四次爆發。俾斯麥曾解釋說:「把法國打敗的越徹底,越能保持和平」,這種舉措看似是為了加強自己實力、阻止對方復仇,但每次都反過來加速了雙方的仇恨心理。這一惡性循環的悲劇在一戰後終於達到顛峰,「德國必須付清賠款」成了法國政治家們競選宣傳的一句極好的口號,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也發誓:「我們搜他們的口袋也要搜出這筆錢來」。其實這時的歐洲人普遍把賠償「更多地看做是一種報復行為,而不是正義行為」。

二戰後美國堅持不要賠款

當時反對這種「以牙還牙、冤冤相報」的是美國人。但那時的美國國際地位還比較低,還無法把自己理解的寬恕用來改變英法兩國,於是美國決心擺脫歐洲,從而加劇了「孤立主義」。不過1929年經濟危機,很快讓美國嚐到了孤立主義的苦頭,很多美國人認識到,只有用寬恕之心對待行惡者,大家互通有無,互相幫助,才能讓這個星球變得更美好。

二戰結束後,美國吸取了《凡爾賽條約》的教訓,為確保戰敗國不再成為新的戰爭策源地,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廢止苛刻的戰爭賠款。當時除蘇聯外,其他戰勝的大國實際上都放棄了對德、日的戰爭賠款要求。 如1945年日本戰敗後,一共支付了22.3億美元戰爭賠款,其中數額最大的是菲律賓和印尼,各8億。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都宣佈放棄日本的戰爭賠款。這一處理對日本來說是異常寬大的,而美國的外交說服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1945年日本戰敗後,在美國的影響下,蔣介石發表了類似「不念舊惡,與人為善」的講話,暗示放棄戰爭賠款,1949年後發生的一系列大事更使日本賠款變得更加不可能:中共北京政府的成立,使中國在意識型態上與美日對立,而朝鮮戰爭更促使美國加快將日本建設為遠東的盟友。1951年三藩市和會兩岸均未參加,但在美國主導下,中華民國放棄戰爭賠款。至此,日本對中國的戰爭賠款問題在法理上已經結束了。

馬歇爾計畫:寬恕與互助互利

二戰後,美國不但免除戰爭賠款,還大力支持包括德國和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恢復經濟。儘管是以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命名,這個「The Marshall Plan」的主要策劃者卻是美國國會議員威廉克萊頓和喬治肯南等人。該計畫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畫」,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援助計畫,這對日後的歐洲組成歐洲聯盟,以及冷戰的政治格局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1947年7月正式啟動後的四年裡,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如英國的33億美元,法國的23億美元和德國的14.5億美元等。

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提出了「摩根索計畫」,建議讓德國在戰後支付巨額賠款,來幫助其他歐洲國家進行重建,同時這種近乎搾取式的巨額索賠也可以遏止德國的再次崛起。與之相近的是由法國官員提出的「莫內計畫」,讓法國控制德國的薩爾和魯爾兩大工業區,並允許法國使用其豐富的礦產資源,使法國的工業產出至少恢復到戰前150%的水準。

不過人們很快就看到了這些懲罰性措施給整個歐洲經濟帶來的阻力。那時的歐洲,在戰爭結束兩三年後,經濟依然停滯在戰前的八成左右,食品短缺成為了最為緊迫的問題。特別是在德國,1946-47年的人均熱量攝入僅為每天1,800千卡,使「數百萬人正在慢慢餓死。」

由於經濟蕭條,共產黨領導的窮人鬧革命成了很多西歐國家的主導,如法國和意大利,當時美國決策者都在嚴肅考慮這樣下去,共產勢力是否會將兩國滑入共產陣營。於是馬歇爾計畫應運而生。起初很多美國政要反對此計畫,不過當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政府被突然推翻之後,所有的反對聲浪都迅速平息了下來。

慷慨互利的美國情誼

1948年至1952年是歐洲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長了35%,戰後前幾年的貧窮和飢餓已不復存在,西歐經濟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空前發展。當時歐洲絕大多數國家得到的美國援助都是無償的,也就是說,這些錢是不需要歸還給美國,很多被編入歐洲各國的財政預算,從此「消失」了。不過德國卻是一個例外。

與其他歐洲國家不同,一開始美國便規定德國必須在日後歸還所有援助款項。不過在簽訂1953年的《倫敦債務協定》(London Debts Agreement)之後,德國須償還的援助金額已被削減到了10億美元。自1951年7月1日之後,德國從馬歇爾計畫中獲得的援助共折合2.7億美元,而他們只需向華盛頓的美國進出口銀行償還其中的1,690萬美元。

據統計,截止1951年中期,在馬歇爾計畫提供的130億美元援助中,有34億用於歐洲各國輸入原料和半製成品、32億用於購買糧食、飼料以及肥料等、 19億用於進口機器、車輛和重型設備等重工業品,還有16億用於輸入燃料。美國給出的錢,大多又以進口的方式回到了美國,不過流通過程中卻帶動了歐洲經濟的復甦,也從而使美國經濟更上一層樓,從此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儘管有人對馬歇爾計畫的目的帶有質疑,稱其為美國經濟帝國主義的表現,不過絕大多數學者還是肯定「美國式慷慨」給這個星球帶來的活力。如今歐盟統一了,並沒有成為美國的附屬,整個歐洲也真的進入了長治久安的新時代。不過,依然崇尚「以牙還牙」的大陸人,也許能從這段歷史中品味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寬恕的道德力量。◇

本文轉自【新紀元週刊】194期「自由評論」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196/8595.htm

相關新聞
前東德祕警曝光 德國政壇地震
德國統一14年 東德生活水準仍落後
前東德國安部檔案清算獨裁歷史的鐵證
德國電影獎入圍名單揭曉  東德情報片大熱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