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輝哈日 追著極光跑

font print 人氣: 85
【字號】    
   標籤: tags:

旅遊達人系列報導(15)(中央社記者陳婉箐台北1日電)熱愛旅行的洪家輝,近15年來以太陽週期為行事曆,幾乎每年飛往美國阿拉斯加第二大城費爾班克斯,住同一家旅館,追尋千變萬化的極光,是台灣資深的「哈日族」。

「沒有兩道極光會一模一樣」,洪家輝表示,極光的不可預測性,讓他每次旅行都以全新心情出發。

自西元1995年起,洪家輝幾乎每年都前往千里之外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等待極光現身。費爾班克斯位處陸塊中央,氣候穩定,一年平均有2/3的日子看得到極光,為全球最佳觀賞地點。

回憶起初次與極光相遇,洪家輝獨自從台北經舊金山、西雅圖、安克拉治,花了近1天飛抵費爾班克斯,迎接他的是遍地白雪以及零下18℃超低溫。

洪家輝清楚記得,抵達隔夜在旅館停車場,看見星空出現1條半米寬的綠光,延伸半個夜空長,「宛如一個透明玻璃容器裡盛裝無數細沙翻攪著」。他不敢置信地睜大雙眼,想將生平第1道極光影像烙印腦海。

極光千變萬化、不可預測,幾乎找不到一模一樣的。(圖為洪家輝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婉箐傳真       99年10月1日

極光是帶電的太陽粒子,被地球磁場吸引到南北兩極,與大氣層磨擦後產生的光。科學家僅能預測到何時可能有極光出現,卻無法精準告知,是一種詭譎多變的天文景觀。

從類型、顏色、規模到運動狀態,極光千變萬化,被居住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稱為「光之精靈」。時而橫跨夜幕,不經意地揮灑一條光帶;時而在黑暗中起舞,幻化出一道道波浪;有時更驚人地為蒼穹披上一層薄紗,光芒萬丈地射向天際。

北半球觀賞極光的最佳時間為3月春分和9月秋分前後1個月,因為夜晚較長,出現的機率較高,「但也不保證每次都能看到。」洪家輝曾有槓龜經驗,仍阻擋不了下一次的出發。

洪家輝通常在深夜11時到凌晨3、4時左右,租車載著伙伴追逐極光。多數伙伴素昧平生,經由網站找上洪家輝,有的甚至是在阿拉斯加碰到。車隊最長紀錄是浩浩蕩蕩7台小客車,在費爾班克斯夜裡尋覓拍攝景點。

洪家輝與天文的因緣,源起於任職科普雜誌時,培養出探究宇宙的興趣。每月必讀美國「天空與望遠鏡」(Sky&Telescope)和「天文學」(Astronomy)兩份刊物,且每天上網瀏覽最新天文資訊。

1986年,洪家輝在墾丁與哈雷彗星邂逅,結下他與天文的「甜蜜初戀」。往後,他每年必訪墾丁,重溫浪漫回憶,並訂下世紀之約,期盼2061年哈雷回歸時再度相見。

洪家輝的另一扇天文之窗開啟於1991年7月11日,那天上演20世紀最長的日全蝕,為期6分54秒。他到天文聖地夏威夷,目睹太陽逐步形成鑽石光環的壯麗景象,永生難忘。

天文書裡有種說法,夠格稱得上「天文癡」的人,必須親眼見到3種天文景觀,包括彗星、日全蝕和極光。洪家輝在收集到彗星與日全蝕後,開始探索極光。

迷上極光的千變萬化,洪家輝最高紀錄,一次行程殺光50捲底片。他每次必帶廣角與魚眼兩顆鏡頭,因應不同類型極光攝影。他提醒拍攝過程中,忌諱將相機反覆從戶外移到室內,以免鏡頭凝結水汽。

擁有6000多張極光照片,洪家輝不只喜歡極光,也樂於推廣,常到各級學校演講,希望藉由多年累積的經驗,讓學子看見台灣不可能看到的奧妙景觀。

有別於初次的孤單,越來越多伙伴加入天文長征。洪家輝計劃2012年到澳洲大堡礁看日全蝕,2013年轉戰冰島追極光,已有一堆人引頸企盼。洪家輝長年的追日之旅,漸不寂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中國第一貪江澤民家族斂財萬億;嫡孫江志成躲貓貓起家坐擁5千億資產;江志成借毒生財,涉核酸收割;江澤民死失靠山,江志成榮登殺豬榜頭號追蹤目標。
  • 與西方基督教相關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和東方的壽星老人一樣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人物。不同於只留在傳說中的東方老壽星,每年聖誕期間,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與大家共慶聖誕。
  • 戰爭中的的神蹟,一人俘虜132人怎麼做到的?為神服務與向國家效忠,在戰場上如何兩全?懸崖上的軍醫,硝煙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傷員?
  • 出生於俄羅斯的亞歷山大‧格拉博維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發覺木雕十分迷人。大約五歲,他就對當地的禮品店中那些手工製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動物,深深著迷。他還記得他不停地問自己:「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當時,小小年紀的他一點也不知道木雕會成為他的世界,而一把簡單的木刻刀會是他在蘇聯與美國的救星。
  • 方形臉上戴著方形眼鏡永遠掛著和藹笑容,奉獻台南藝術文化教育一甲子,獲頒「台南文化獎」、「教育奉獻獎」等,教育家兼藝術家潘元石是台南許多人敬愛的潘老師,也是奇美博物館親切的潘館長。
  • 中國人權活動家、新公民運動成員之一的張寶成在2013年那次被抓之前,曾經對當時的未婚妻劉珏帆說過一句話。他說:「中共這堵牆看著很高、很堅固,可是如果我們每個人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在自己能承受的壓力範圍內做公民維權這些事的話,哪怕你轉貼、圍觀、哪怕拿牙籤去摳牆縫呢,每個人都對著這堵牆使勁,那麼這個獨裁專制制度結束的日子就不遠了。」 劉珏帆回答說:「我沒有你張寶成的勇氣去坐牢,那我就做一根牙籤吧,去摳牆縫,讓這堵牆早一點倒塌。」
  • 卡拉OK問世已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它是現今風靡全球的大眾休閒娛樂方式之一。如果當年發明卡拉OK的日本人井上大佑(Daisuke Inoue)申請專利的話,他光是去年一年就能賺到1億美元的權利金。那他為什麼不申請專利呢?
  • 生長在烏克蘭的基輔,Olena Balakina現在是當地一位頗有名氣的室內設計師。儘管在這個行業中打拼的時間還不算長,Olena卻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她曾設計過基輔一處名為San Pietro的大型藝術和文化中心,並用其源於文藝復興的古典美學理念征服了許多人。
  • 百年前渡黑水來台灣木匠子孫 ,八句《認祖詩》遙心繫武漢。先民敬天信神得安生於亂世,現今疫情蔓延之時,人心惶惶何以自求多福?此故事或許值得省思借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