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

【京劇欣賞】 戰濮陽

優雅呂布與猛烈典韋的龍虎鬥
袁榮易
font print 人氣: 377
【字號】    
   標籤: tags:

濮陽的歷史非常久遠,史蹟斑斑可考。1987年中原化肥廠在濮陽縣城西南隅,修建引黃供水調節池時發現一處古墓,在男性墓主骨骼左右邊,分別用蚌殼排出龍與虎的圖形,此墓距今已6000年以上,其中的龍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被炎帝與黃帝聯合打敗的蚩尤據史書記載他被葬於濮陽,蚩尤後裔因此將濮陽稱為「帝丘」(史記‧天官書)。濮陽挖出的這個古墓,有人考証說就是蚩尤的墓。按歷史排列,接下來五帝中的顓頊、帝嚳與舜共三帝,都以濮陽為國都。濮陽在上古時代是個活動很頻繁的地區,是中華龍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濮陽也是著名的古戰場:商滅夏時有「昆吾之戰」、春秋時有退避三舍的晉楚「城濮之戰」、戰國時有孫臏龐涓鬥智的齊魏「馬陵之戰」,還有宋朝時寇準勸禦駕親征,以少勝多打敗遼兵也在濮陽這裏。

今天主要談的是三國時的一場戰役:曹操呂布在濮陽交戰,呂布先勝後敗。京劇《戰濮陽》僅演呂布獲勝的這一段,改編自《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早於京劇前的徽劇,已經有此劇目,川劇、滇劇也有此戲。


1. 《戰濮陽》左起夏侯惇(藍臉)、夏侯淵(白臉)、李典(黃臉)、樂進(俊扮),率領曹兵想奪回濮陽。國光劇團演出。

《戰濮陽》的故事是呂布打敗夏侯惇(曹操原姓夏侯,過繼給曹家才改姓曹。曹操與夏侯淵都是夏侯惇的弟弟)佔據濮陽,曹操出兵急於奪回;呂布用陳宮計,誘曹兵入城,然後縱火燒曹兵,曹操被典韋保護才得以逃脫。這齣戲由茹富蘭傳授下來,茹富蘭所教呂布的身段,一招一式、一板一眼,講究要有規範,表現出大方、高雅的氣質。

戲中除了呂布及其部將張遼、高順,還有曹操五位英勇的戰將:「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與典韋」,前四位都不是呂布的對手,只有典韋與呂布打的難分難解,最終能救出曹操脫困而去。


2. 典韋(右,吳仁傑飾演)護衛曹操準備攻取濮陽。


4. 呂布(張家麟飾演)改穿箭衣執戟預備加入戰場,隨行為張遼(右)。

戰將的舞臺服裝,是從真實的鎖子甲演化而來,俗稱為「靠」,它的穿法非常特別,要紮緊,稱做「紮靠」,沒受過訓練根本紮不牢。它能使角色顯得雄偉、魁梧。靠的背後繫上小袋子(稱做「背虎殼」),內插四面「靠旗」。有旗的靠又叫「硬靠」。硬靠還需加配頭上的「硬盔頭」、腳上的「厚底靴」,在戲班裏硬靠、硬盔頭、厚底靴這三樣,被稱為束縛武戲演員的三道栓,有效擴充英雄形象,但是行動起來卻變得綁手綁腳。

以前的演員,從小就得鍊:腳蹬厚底靴,穿上胖襖,再披上練功靠,起霸、走邊,耍槍花、舞大刀,……。要訓練到起霸乾淨俐落,開打威猛矯健。譚鑫培練這個,周信芳(麒麟童)自幼也是練這個,並不是武生、武二花才練,一般大角都不忽略這個基本功。

滿臺上戰鬥火熾,眼明手快的武將,一招一式都不能亂。儘管靠旗飄揚、翎子抖動,看的人眼花撩亂,底子好的武戲演員都能善盡其能,全力卯上,使觀眾恍如置身於戰場的緊張當中。


5. 呂布(張家麟飾演)與典韋(吳仁傑飾演)交戰,後為李典(掛紅一字髯)。


6. 呂布的部將張遼(身穿軟靠-背後無靠旗)與曹將夏侯惇、樂進交戰。

《戰濮陽》英姿勇武的呂布,先是穿箭衣,表現出瀟灑脫俗的氣質;他身手不凡,打的曹將盔頭都掉了極其狼狽。等火攻曹兵之後,呂布改穿硬靠上場,跟舞臺上穿硬靠的眾曹將開打,呂布周旋其間、遊刃有餘的打敗曹操的四將。最後典韋上來,英俊的呂布與兇猛的典韋,兩人棋逢對手,打的驚心動魄,好一場酣戰也。


7. 夏侯惇與呂布的部將高順(在其背後)交手,後面夏侯淵被張遼(左前方)嚇阻。


8.掉了盔頭的夏侯淵。


9. 穿上硬靠的呂布(張家麟飾演)所向披靡,曹將都不是他的對手。


10.最後典韋(吳仁傑飾演)上場虎虎生風,與呂布做殊死鬥。

《戰濮陽》不只打鬥,呂布也要有唱功,顯示他能文能武,從容不迫,可不是只會摔摔打打的武二花,武二花例如夏侯惇(藍臉)、夏侯淵(白臉)、李典(黃臉),尤其李典掛紅一字髯,純然是一介魯莽的武夫。

最後我們來欣賞呂布的唱詞:『(西皮原板)戰罷疆場在濮陽,諸侯見我也心忙。 丁公不仁被我斬,戟刺董卓為貂嬋。虎牢關前打一戰,偶遇劉備與關張。三人扣住連環戰,掩殺兒郎讓雕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 陳冠霖給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把李天祿演過的戲演過一遍」。這個目標並不意味著把前輩演師留下的劇本原封不動的重現。「基本上要抓住觀眾,劇情、音樂、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應該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覺得音樂好聽,劇情合理精彩。」陳冠霖說。
  • 加官進祿、長命百歲、金榜題名、家庭團圓,都是人們對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戲就能得到嗎?非也。天官出場時的定場詩講得清楚:「瑞靄祥光紫霧騰,人間福主慶長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國三十多次,足跡幾乎踏遍全球之後,陳錫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國人,願意千里迢迢來看戲,但傳統戲劇在台灣卻非常弱勢。憑著一股「藝術的東西不能給外國人看不起」的志氣,2009年,陳錫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 大幕拉開,雄渾的圓號響起,氣氛凝重。只見江水滔滔,霧氣瀰漫,一艘艘戰船正在行進。諸葛亮一襲白衣,羽扇輕搖。面對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們奮力搖槳,向曹營進發。接近對方水寨時,諸葛亮命士兵擂鼓吶喊,鼓聲引來曹軍箭如飛蝗,射中船上綁紮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萬餘支,滿載而歸。
  • 皚皚白雪,連綿青山,芳草萋萋,悠揚的笛聲緩緩而出。隨之,樂曲節奏轉而明快昂揚,一群藏族少年們躍然而至。他們揮舞著的雪白長袖飄曳在雪域高原的藍天白雲下,純潔無瑕。這是神韻作品的早期節目《為神歡歌》的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