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獨立評論】

法國大革命對中共的啟示(一)

人氣 140

【大紀元2010年11月29日訊】伍凡:各位觀眾好,現在是獨立評論時間,法國大革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那次法國大革命中,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法國進入共和。今天我們就談一談法國大革命的背景和根源問題,在相對的看看中共的未來和中國的未來。
Flv下載觀看 WMV下載觀看
草庵:1791年6月20日深夜,淒風苦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喬裝打扮,攜全家潛出杜伊勒裡宮,乘上一輛事先準備好的特製馬車。國王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荷蘭的奧地利軍營,但是,在離盧森堡邊境不遠的瓦朗納斯鎮(Varennes),國王一行卻被一位小酒館的老闆認出並被當地的國民自衛軍扣押。在遭到前所未有的猜疑和羞辱後,路易十六和王后被押回巴黎,這就是法國大革命史上著名的「國王出逃」事件。

伍凡:路易十六為甚麼逃跑?因為此前他為挽救財政和政治危機的一切努力都歸於失敗,他在出逃之前起草的「告國人書」說出了出逃的計劃:先投到布耶統帥的軍中,從那裏轉向在荷蘭的奧地利軍隊,最後重返巴黎,解散國民制憲議會和各俱樂部,恢復王權制度。任何一個社會出現足以顛倒乾坤的危機,它的前兆必然是財政危機,法國也是如此,這種景象與目前的中共所處的景象是非常的想像。

草庵:「鎖匠國王」路易十六並不是一個極端專制、暴戾的國王,相反,在法國歷史上,他是一個在私生活方面少有的能夠有所節制的君主之一,也能夠對社會政治制度進行某些重要的改革,特別是他為克服財政危機而實施的改革,放棄了前任國王的一些過分專制、揮霍的政策和做法,有的西方學者甚至稱他為「激進的改革家」。

伍凡:路易十六(LouisXVI)是1774年即位的,此時的法國,經過自稱「朕即法律、朕即國家」的路易十四的高度專制、王權無限擴大和「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的荒淫揮霍之後,就像一個用力過度的發條,已經鬆弛下來了,疲憊不堪,國家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在大陸及海外進行的曠日持久的戰爭、向特權階層提
供的名目繁多的年金、凡爾賽宮的奢華無度以及超龐大的政府機構支出以及對北美獨立戰爭的支持,導致王國政府財政出現巨額赤字。更嚴重的是,王國政府的這些巨大支出是依靠大量借債來維持的,債務利息高達8.5─10%,比英國政府借款利息高出一倍。為了支付到期的債款和利息,王國政府又不得不舉借新債,從而使國家財政狀況陷入惡性循環。 「到18世紀80年代,國家的債務已經占國家稅收的一半以上」。

草庵:這與目前的中國非常相像,眼前的中共也是出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中,當時法國政府陷入了嚴重的信貸危機,路易十六認識到,要想改變這種極度困難的局面,必須對下層民眾積怨已久,而特權階層死守不放的賦稅徵收制度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他的確為此做過多次努力,但都無一例外地以失敗告終,最後竟到了自己也「走投無路」的境地。

伍凡:路易十六先是任用重農學派的著名學者、《百科全書》撰稿人之一的財政大臣杜爾哥(Turgot)為財政總監進行財政制度改革(1774─1776年)。為緩解財政困難,杜爾哥於 1775年將修路勞役改為徵收以產業額為計稅依據的道路稅,並規定所有等級一律照章納稅。 1776年初,廢止酒類專賣制,允許自由買賣。他還準備進
一步規範財政、稅收秩序,內容包括節約行政開支、成立貼現銀行以便在政府財政危機之時提供應急資金等。然而,在改革的關鍵時刻,路易十六卻恢復了1771年被路易十五解散了的巴黎高等法院以及外省的十餘家高等法院,這些機構中雲集著擁有特權的「穿袍貴族」,他們擔心改革會觸及其自身利益,因而極力抵制杜爾哥改革並通過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Antorinette)對國王施加影響,迫使路易十六於1776年5月解除了他的職務,剛剛啟動的、明顯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的財政改革化為泡影。對於這一「黃金時代」的速生速滅,伏爾泰曾沉痛地表示:「我的心永遠也不能平靜」。

草庵:這個情景很想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共經濟改革,同樣中共在1989年的時候鎮壓了六四運動,結果中國也將這個黃金時代錯過了。在法國,接替杜爾哥的是一位名叫內克(Necker)的瑞士銀行家(1777─11781年)。由於身為外國人和新教徒,內克雖被授權主管財政,卻沒有「財政總監」的頭銜。為了解救宮廷財政支出的燃
眉之急,緩解國內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他在上台之初利用其銀行家的聲望到處借款,成功地籌措到了幾筆巨款,初步穩定了他的位置。但他深知,要真正解決問題,大刀闊斧的改革勢在必行。不久,他取消了宮廷中的一些高俸而清閒的職位,壓縮了王室的財政開支、削減了軍役稅和鹽稅。這些措施迅速引起宮廷貴族們的反彈,他們立即像當初對待杜爾哥一樣,猛烈攻擊內克。 1781年,內克公佈了關於王國政府預算情況致國王的《財政報告書》,該報告向社會透露了國王賞賜錢和恩給金的巨大數額,使得王室和領取大量年金的顯貴們再也無法容忍,內克被迫辭職。財政報告書披露的內容和內克因此被革職的事件震驚了社會公眾,對宮廷的不滿情緒開始上升。而這些事情,在趙紫陽時代也是做過的。

伍凡:內克的繼任者是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推薦的、於1783年任職的卡隆(Calonne1783─1787)。卡隆為了籠絡王公貴族,在上台初期一度採取了與內克完全相反的政策,曾為宮廷人員償還賭債,增加他們的年金,企圖以闊綽的假象抬高王室德威望。但與此同時,他也寄希望於通過開挖運河、建築港口、修建道路來刺激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但收效並不明顯。 1786年,「政府的財政赤字達到了400到500萬法郎,採取極端補救措施的時候顯然快到了。」8月,迫於日益嚴峻的財政壓力,卡隆向路易十六提交了一份財政改革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卡隆的改革方案中有許多內容與此後的「溫和革命時期」的革命成果十分相近,即向富有者徵稅。卡隆建議,以土地特徵稅代替人頭稅和甚一稅,一切土地所有者,包括特權等級一律依其收入多寡按比例繳納,短期國債的償還期由10年延長至20年,廢除國內一切關卡,取消各領地的關稅,延長對鹽和煙草的專賣權等,同時政府將每年削減財政支出2000萬鋰。

草庵:我們回顧一下,在江澤民時代,江澤民及朱鎔基所作所為基本上與當時法國大革命前的卡隆是一樣的,江朱時代的主要特點就是為中共自己的利益集團提供經濟利益,籠絡他們同時還追求GDP假象,製造虛假的繁榮來提高中共的形象。當時法國卡隆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將這個帶有明顯的「杜爾哥色彩」的改革方案直接交由巴黎高等法院審批,勢必招致特權階層的否決,於是,他向路易十六建議召開「顯貴會議」,對這一改革方案進行裁決,並對之寄予厚望。但後來的情況卻是非常的失望,當時法國的利益集團完全阻擋了這一改革的議案。卡隆於1787年4月辭職,流亡英國。連換了4任財政部長都無濟於事的路易十六不得不「承認沒有任何辦法能夠使國家擺脫財政危機,除非以三級會議的形式與國民協商,實在是沒有辦法可想了」。

伍凡:1788年7月5日,國王同意召開全國三級會議。 8月,布裡埃納辭職,內克又被重新請回來,並被任命為國王的首席顧問。內克上任後籌措到了7500萬鋰的借款,財政危機有所緩和。國王的讓步似乎使籠罩全國的政治危機暫時解除了,但事實遠非如此。英法通商條約的生效導致大批法國企業倒閉,工人大量失業,又由於1788年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法國農業出現災難性的歉收,由此,城鄉下層居民大都處於飢寒交迫之中,經濟危機、財政危機愈演愈烈,終將導致嚴重的事態發生。但是,當時許多身處各種矛盾中心的人物,都沒有意識到一場真正的狂風暴雨的即將來臨。第三等級沒有意識到,國王路易十六更不會想到,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幾乎還沒有任何人會認為自己是一個「革命者」,更沒有人會想到甚麼「小紅帽」、「斷頭台」,但就在一年以後,血腥的法國大革命就爆發了,無數人頭落地,最後路易十六自己竟也被送上斷頭台。

草庵:今日的中國實際上和當年的法國是非常相像,只是時代有所不同,歷史是否會重現? 法國大革命與今日的中國有甚麼歷史上的重合?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談到這裡,下期節目我們繼續再談。謝謝各位觀眾的收看,再見。

伍凡:再見。

相關新聞
法國大革命:塑造人性的開始
秋風: 秋風 失敗的個案:阿克頓論法國大革命(上)
茉莉:買櫝還珠 中國與法國大革命遺產
李大立:也說英國光榮革命和法國大革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