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 痛心疾首的教育亂象

陳竹月(國中教師)
font print 人氣: 6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學校霸凌案件愈演愈烈,近日八德國中一事,不斷躍上媒體頭條。日前教育部才訂立出處理霸凌的程序,希望能有效解決此一問題的惡化;教育部長也親自出馬宣導,頗有大刀闊斧之勢。然而正如古語所云:「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

古人本以仁義孝慈為天性,絲毫沒有宣導孝慈仁義的必要;唯有大道傾斜不正、六親反目成仇時,仁義孝慈才又被高舉提倡。當國家大張旗鼓杜絕霸凌現象時,問題的嚴重性,已遠遠超過一般人的認知;尤其連最天真無邪的孩子都顯現乖逆暴戾的跡象;樹立倫常法規基礎的校園,都服膺於逞凶鬥狠的叢林法則時,社會前景與下一代的發展,豈是「杜絕霸凌」四字可以訴盡?

曾經有一位主任眼中噙著淚對我說:「我一直相信,無論社會道德怎麼淪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校一定要堅持給他們無汙染的空間。」然而她的眼淚說明了這樣的期望是多麼的脆弱,而在世風日下的敗壞情勢中,又要如何力挽狂瀾呢?

一位資深的老師告訴我:「霸凌是一定會存在的。因為這是人性的一部分。每一個班級,或多或少都有被排擠與欺負人的孩子。經營良好的班級,會趨緩或降低這種情況,疏於處理的班級,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她列舉長期觀察的心得表示,經驗豐富、戰戰兢兢,不敢稍有放鬆、休假的老師,一旦因為突發事件需要長休一個月或半學期的話,往往一回到工作崗位就人事全非,再要約束,就難上加難。

八德國中校長聘用許多短期代課老師擔任學務處與行政組員,在管教輔導上疏於處分或配合不周,被認為是綱紀大亂的原因之一。除了師長嚴密督導之外,堅持與惡勢力對抗的明確態度非常重要。因為「霸凌」的起因就是公權力不彰,或者學生不認同公權力的執行。當校規或法律變成虛文、惡勢力與潛規則就會取而代之,因此慎重處理是絕對必要的。

然而如何處理?動之以情?訴之以理?繩之以法?家長攜回管教?或改變環境?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有些同學只要家長到校一談,就能迅速收斂霸凌的行為;有些同學被記了數十個警告也無動於衷,面對捶胸頓足的雙親也毫無悔意;最後當校方祭出「改變環境」的處分時,才感覺大難臨頭。有些同學要長期關心與留校輔導,完全因人而異,有賴師長校方的智慧與通力合作,方能圓滿處理。

霸凌絕對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也不能以任何藉口合理化。曾有同學在欺侮別人以後,振振有詞的強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聽了只覺得悲哀。憐憫如何與仇恨畫上等號呢?尊重與擁戴公平及正義,不就是任何團體最核心的基礎之一嗎?校園霸凌的亂象,實在不可小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於那種總是欺負他人又屢教不改的學生該如何教育呢?我相信這是所有的老師最頭痛、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 蘿拉認為,每個人都應阻止欺凌行為,但家長和教師應承擔大部分責任。「有些孩子甚至被欺凌致死。」 學校裡面這樣的事時有發生。
  • 「大人要常常提醒自己,當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霸凌的發生只是求助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習慣在事發後揪出罪魁禍首處罰,以為這就是處理,其實反而加劇了校園中的不平等,孩子學會的不是尊重,而是以暴制暴。」
  • 西澳家長們現在開始使用GPS技術來監控自己孩子們每天的行蹤。自從兩個月前發生了兩名學生從珀斯一家小學翻越圍欄逃出學校事件後,加上一個多月前又有兩名幼童從珀斯一家假期托管所被拐騙並性侵後,這種具有追蹤功能的手錶一路暢銷。
  • 上週一下午發生的一樁意外事件後,南珀斯區的學生們被警告在上學和放學路上一定要保持警覺。Floreat Park小學也在上月發信給家長,籲注意可疑男子出沒。Ursula Frayne 天主學院位於Victoria Park區,校長帕克(Veronica Parker)給所有家長發了一封信,詳細介紹了週一發生在當地一所小學附近一名學生和一陌生者之間的恐怖事件。
  • (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孩子在幼稚園或者學校被打後,應該忍讓還是應該還手?最近大陸官網熱傳一段父親教孩子:「她再打你,你就打她。」跟帖的多數網民都認同要「以牙還牙」的作法,有評論稱這種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變得自私和暴力,如今學校暴力事件頻發,每個孩子都是受害者。
  • 當梅利莎(化名)問母親她是否可以在家上學時,她只有7歲。在讀二年級的這一年中,她經常被同學欺負,辱罵、掐以及揪頭髮。
  • 自1996年以來美國校園至少發生50起震驚全美的槍擊案,幾乎所有凶手均是學生或畢業校友。被殺的有校長、老師、學生。在2012年2月底,俄亥俄州的小城高中威士敦(Weston)又發生17歲的學生持槍殺害三位學生的凶案。心理學家分析這些凶手的共同處:四分之三的凶手覺得在學校受到欺侮,被迫害、被孤立。
  • 學生霸凌行為的發生,多與社會環境變遷、家庭功能喪失等因素有關。校園霸凌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除有賴中央、地方、各級學校及社會各界,尤其需要學生家長共同關心及持續面對,方能有效降低發生機率,進而予以杜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