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節不屈

清言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在神傳文化中,推崇做人要重節守義,把氣節、操守、道義看的很重,甚至寧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能失節棄義,所以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南宋文學家謝枋得便是這樣一位因為守節不屈而流芳百世的仁人志士。

謝枋得,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南宋文學家。他自幼聰穎,為人剛直,將忠誠節義視為自己做人的準則。

謝枋得與文天祥是同科進士,被任為江東提刑、江西招諭史兼信州知府。次年南宋叛軍與元軍分別侵占江東,謝枋得組織軍隊抵抗,結果無援而敗,安仁和信州城全都失守。宋朝滅亡,謝枋得隱姓埋名進入福建建陽縣唐石山,每天穿著麻衣草鞋向東方哭泣,以示對宋朝的悼念。後來在建陽集市上為人算卦占卜為生,但只收米和鞋,錢財一概謝絕,人們後來都知道他,便請他回去給子弟講學。

元朝建立,有大臣推薦宋朝名臣二十二人,將謝枋得位列第一,但謝枋得堅守氣節,雖然元朝屢次召請,但他都堅辭不出。後來,想借舉薦來邀功的官員強制將他送往大都(今北京)。

臨行前,謝枋得賦詩道:「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綱常在此行。天下豈無龔勝潔,人間何獨伯夷清。義高便覺身堪捨,禮重方知死甚輕。南八男兒終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謝枋得以詩言志,用伯夷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的典故,以及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後,龔勝拒絕做官,叫人買好棺材後,絕飲食、絕言語十四天而卒的典故,以示自己寧死不屈、矢志不移的節氣。

他的朋友張叔仁對其氣節非常讚賞,和詩道:「打硬修行三十年,如今證驗作儒仙。人皆屈膝甘為下,公獨高聲罵向前。此去好憑三寸舌,再來不值半文錢。到頭畢竟全清潔,留取芳名萬古傳。」

臨行時,朋友劉洞齊、華父給他送來寒衣,謝枋得沒有接受,答詩曰:「平生愛讀龔勝傳,進退存亡斷得明。范叔綈袍雖見意,大顛衣服莫留行。此時要看英雄樣,好漢應無兒女情。只願諸賢扶世教,餓夫含笑死猶生。」

早在謝枋得率軍抗元時,其母親便被元軍俘虜,當時元軍想讓其勸降謝枋得,其母親大義凜然道:「誰讓我教兒子讀詩書、識禮義,懂得綱常倫理呢!如果他是個不知書明理,不懂綱常倫理的人,今天也就沒有這些事了。我甘願早死。」無奈之下,元軍只好將其母親釋放。

謝枋得自北上便開始只吃點蔬菜和水果,他希望在死前,能祭拜去世的南宋謝太后和見一見被俘的恭帝。到了京城後,他詢問謝太后靈柩停放的地方,以及恭帝在哪裏,拜了兩拜便開始哭泣。然後便生病了,住到憫忠寺(今法源寺)中,看到牆上的〈曹娥碑〉,哭著說:「小小女子尚且還能如此,我難道不如你嗎!」

這裏的〈曹娥碑〉是指紀念東漢曹娥節孝感天的碑文,曹娥的父親溺於江中,多日不見屍體,曹娥當時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哭尋父親。七天後,她也投江,三天後抱著父親的屍體破水而出。後來,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對曹娥加封賜匾。

謝枋得自此拒絕飲食,絕食二十多天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四歲。明景泰七年九月,謝枋得與文天祥同賜謚,文天祥賜「忠烈」,謝枋得賜「文節」,名留青史,為後人垂範,受人瞻仰。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梅花詩的作者是北宋易學家邵雍,他字堯夫,謚號康節..............
  • 李白他的名號「青蓮居士」,還是自稱「謫仙」,都表示他的生命來源非同一般。他媽媽生他之時夢見太白金星..............
  • 中華大地被稱之為神州,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伏羲、神農三位神人的出現,神也將陶器製造傳給了人。陶瓷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凝聚著歷史的真實;各個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製作工藝以及裝飾,其工藝水準和藝術品味以及獨特的韻味和魅力,都無不體現出不同朝代之特點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
  • 製陶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手工業,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 漢代時期的陶製品無論在質地、品種、工藝以及裝飾手法等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余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
  • 唐代手工業產業的空前繁榮,這與當時朝廷對手工業發展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管理。
  •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業大有進步,宋代陶瓷清麗高雅,色澤柔美自然,造型簡練,挺拔秀麗。
  • 元朝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但出現了青花、釉裡紅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種。自明朝開始,景德鎮已成為「天下窯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瓷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