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不競爭 芬蘭教育核心價值

慧心
font print 人氣: 618
【字號】    
   標籤: tags: ,

芬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平等,強調的是一種不競爭教育。

芬蘭人認為每個孩子的起點、學習能力不同,在不一樣的基礎上排名、競爭是不公平的,也沒有意義,而且分數不能代表學生的全部。芬蘭教育的目標是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

「讓學生花較多的時間演練解題,可能提高數理成績,但很難提升閱讀、寫作及思考能力,而且還可能會抑制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赫爾辛基Metropolia應用科技大學、Haaga-Hella大學、漢肯經濟學院的教授們都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芬蘭學期短而假期長。學生沒有作業,芬蘭的父母從不送孩子去參加補習班,他們願意花時間與子女一起進行大量的閱讀,教導孩子自己發問、找答案。
一切都是為了學生 如此而已

赫爾辛基學校的校長說:「我們不會因為孩子的成績是最好的,而發獎學金給他。」「如果一個孩子的分數比別人低了一些,卻擁有其他人所沒有的合作能力、人緣等人格特質,老師會希望這位學生能得到實質的獎勵。」


芬蘭小學老師上課時,把尺分發給學生使用。(Getty Images)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芬蘭人不會替學生、老師、學校評比排名,學校不追求升學率,不對老師施壓,學生也沒有升學壓力。

芬蘭中學生被「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評價為整體表現全球第一。芬蘭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學生成績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芬蘭高等教育,幾乎每一屆世界經濟論壇都評為最佳。很多國家組團到芬蘭學習他們的教育經驗。

約瓦斯曲萊大學教育學院主管與院長表示,當他們知道芬蘭教育在國際評比中名列前茅時大吃一驚,因為他們壓根都沒想過去爭第一:「我們不過是盡己所能地去教導學生,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如此而已。」
自然學習法 興趣擺第一

芬蘭的教育主張,讓興趣成為永久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獲得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比如在芬蘭的基礎游泳班上,先讓孩子們輕鬆的玩水,克服對水的恐懼。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不但學會游泳而且愛上游泳。在各種學科中,芬蘭都採取這種自然學習法,真正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

芬蘭老師幾乎不批改作業,學生們會自己對照答案。老師也不會要家長在試卷上簽字,而是要求學生自己找出錯誤所在。老師會鼓勵學生和自己賽跑,當他們在某一科目中進步顯著時就得到獎勵。這些方法使得芬蘭學生從小就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孩子不太一樣也不放棄

一位台灣學者到芬蘭東部一所中學訪問,發現有個班級教室沒有學生,就詢問是怎麼回事。

這所中學的校長說,學生到花店、餐廳等不同商家實習了。他解釋,這班孩子不太一樣,他們比較坐不住,學習進度和別的學生不同,他們必須從務實方面去鼓勵,所以特別針對他們的興趣著手,製造更多讓他們喜歡上學的誘因。

校長口中「不太一樣」的學生,就是我們所謂的「落後生」。在芬蘭人的觀念中根本沒有「落後生」的想法。芬蘭教育和社會都不會放棄這些孩子,而是給予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老師會根據學生個別差異量身制訂教學計畫,包括選擇書籍、課程等,以期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國家的教育標準。老師甚至會主動替學生進行額外的免費補習。芬蘭人認為,如果不這樣做,是放棄這些學生,那麼失去了尊嚴的孩子很可能自暴自棄,甚至走向犯罪,屆時社會得付出更大的代價。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做而不求、無為而治,這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教育理念以及哲學觀,如今卻在芬蘭得以發揚光大。自然資源匱乏的芬蘭,完全靠著這樣的教育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國家,同時也是政治清廉、自然環境好、幸福指數高的國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8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聞慧多倫多編譯報導)9月返校將至,家長們給孩子的返校購物中,很多是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和USB等數字化產品,加拿大一些教育者們表示,拋棄活頁夾、打孔紙和蠟筆的時代不會太遙遠。

    據環球郵報報導,加拿大教育協會(Canadian Education Association)首席行政官米爾頓(Penny Milton )稱,孩子們用指尖獲取信息,這是他們以前從未做過的。將新技術融入課堂現在還沒有大量在全國範圍內推動,但是一些學校教育局和個別學校正在探索孩子渴望接受的新教學方式。

    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助教和數字化趨勢觀察者梅斯(Sidney Eve Matrix)稱,所有年齡段的許多學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熟悉了今天的科技,學校適應這個現實,使用任何技術手段是講得通的。

    她說,「現在所做的是增加下一代人的數字化讀寫能力,他們如魚得水般地使用這些裝置。年輕的孩子們拿起觸摸屏裝置,開始和它一起玩,他們似乎憑著直覺就做了。」

  • (大紀元記者樂原達拉斯報導)8月21日(星期六),「北德州音樂才藝學院」(Music Institute of North Texas)開業典禮在達拉斯北郊的費斯科(Frisco)市舉行﹐剪綵儀式由費斯科市商會主持﹐眾多佳賓、學院師生以及音樂愛好者家長和孩子們親臨現場祝賀。
  • 章凌嘉專欄 孩子們的未來,掌握與我們的手中 鄧穎萱
  • 美國不是所有的小學都設有音樂課,只有那些得到政府資助的學校才能開音樂課。除了一般性的音樂基礎課程外,一般到了四、五年級還會成立樂隊及弦樂團。
  • 和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中學生一樣,東東也踏上了留學加拿大之路。剛步出中國高中校園,便一頭撞入多倫多一家高中的東東,所感受到的變化就像來到天堂一樣。他說,在大陸他有做不完的功課,每天生活在壓力下;在多倫多,每天的功課可以輕鬆完成,有更多自我發揮的空間。
  • 【大紀元2010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來自大陸的余女士一家三口移民加拿大時,兒子讀一年級,因為完全不懂英文,學習跟不上。余女士花了8千多加元,把兒子送去私校一年便解決了問題。 余女士剛到多倫多時,兒子在公校讀一年級,因為英文跟不上,在家做作業有都有困難。丈夫忙於工作,余女士也幫不了兒子。一年後他們決定送孩子上私校,全家搬到萬錦市住,讓孩子到蒙台梭利(Montessori)上二年級。 一年的時間,孩子完全變了樣。余女士表示,私校每班學生少可能是個原因,老師能對每個學生給與足夠的關注,對每個小孩都了解得很清楚。老師是根據學生的程度因人施教,一切都在學校裡解決了。 讀3年級時,這孩子回到公校上學,英文已經沒問題,作業都能獨立完成,甚至在學校裡就把作業做完了。余女士說,私校老師能關注到每一個孩子,這點公校就做不到。
  • 我剛到日本的時候,對日本的許多地方都不適應,比如日本的「聲音」。
  • 大紀元記者劉凡迪菲利蒙報導)華語課本《生活華語》(Living Mandarin)以説唱揭開序幕,它是“在生活中學華語,在娛樂中學語言”為主綫,以第二語言角度設計。書中同時有正體字和簡體字,並有拼音和注音,減少許多老師和家長的困擾。不僅配有練習冊,音樂CD 和配有打字等功能。 爲了方便更多老師使用此教材,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全球中文聯誼會與台灣華語社合作,邀請「多倫多數位華語教學點」方舟中文學校蔡素娥校長介紹《生活華語》教案設計與授課流程,數位教學方法,現成教具的使用與新資訊等。在灣區於11月28-30日舉辦三場數位華語教學分享研習會,第一場為整體性數位生活華語研習,第2、3 場為進階數位生活華語研習。在南加州也舉辦2場研習會。
  • 《細語人生》主持人宇欣在臺灣一所公立學校採訪了郁青老師。郁青老師在其班級裡採用的品德教育方式效果明顯,受到學生、家長、學校其他老師的讚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