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成都女子自焚 抗議暴力徵地

人氣 1

【大紀元2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中國為了加速經濟發展,無所不用其極,地方上的土豪劣紳與不法商人相互勾結,仗著開路建設之名,非法強徵民宅,流風所及弊病叢生,輕則引起民怨,重則導致民眾家破人亡。

去年11月13日,在成都市金華村發生一起惡性拆遷事件,47歲的女主人唐福珍以死抗爭,仍未能阻止政府拆屋,最後唐女以汽油自焚於自家三樓樓頂天臺,其後送醫不治,於29日宣告身亡。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柯恩(Roger Cohen)日前對此撰文《一婦女自焚》(A Woman Burns)專論,以下是專論的摘要:

柯恩訪問唐福珍的姊姊,她是53歲的唐福英。前一陣子拆屋小組為開路拆屋,來勢洶洶,誰也不能阻擋。那些老房子在其前面都用紅字標示一個「拆」字。柯恩訪問她時,她精神受創,渾身發抖。她告訴柯恩:「他們一直打我,我妹妹在屋頂上尖叫,我聽得到她的聲音,但是我遍體鱗傷,喊不出聲來。」

唐福珍的房子就在唐福英的鄰近,現在已經淪為一堆瓦礫。唐福英剛從醫院回來,前額還留著一道疤痕。她很緊張,在中國把真相講出來可能性命不保。她站起來掀起襯衫,展現身上左側一條嚴重的淤傷。

去年11月13日唐福珍對那些拆房子的畜生怒吼,求他們別拆房子,不要毆打她姊姊。她三度在身上潑汽油,揚言如果他們一直毆打她的親人,她就焚火自殺。但是毆打並未停止,於是唐福珍引火自焚,成為中國躁進發展下的犧牲者。

中國在一系列的建設發展下,誰擁有房地產,誰就有錢賺;誰失去房地產,那些與中共黨工關係良好的建商,就仗著中國要大興土木,興建公共設施、商業大樓與住宅,賺進了大筆鈔票。

中國的經濟成長過程是無情的,其每年成長10%是中國共產黨掌權的保證,其他所有問題都必須為此犧牲。中國不必像美國;美國為了健保或阿富汗增兵,行政、立法乃至各個智庫必須苦苦辯論。在中國,那些黨工只要蠻幹就行了。

發展是迫使13億人民奔向現代化的基本原則。大家如今是站在引領風潮的尖端,在大時代中改寫歷史,因此這部開往未來的列車熱鬧滾滾,動人心弦;但是,它的陰暗面卻是蹂躪天下蒼生。

據地方媒體的報導,唐福珍她與丈夫在金華村奮鬥了十幾年,從事衣服批發業,是個事業成功的婦女。她以45萬美元蓋了一棟三層樓的工廠,一、二樓當工廠,三樓是住家。她有個兒子在英國讀書,還領養了一個女兒,已經十來歲了。

但是好久不常,2007年之後,房地產價格飆漲,官商勾結,衝突遍佈。由於不徵收房地產稅,地方當局不斷出售土地以求經濟持續發展。成都有30%的預算就是得自出售公有與軍方的土地,而腐敗的官員也就從中牟利。

經濟學者葛藝豪(Arthur Kroeber)告訴柯恩,2009一整年地方政府的稅收有一半是來自出售土地,「許多權豪的財路都是取決於房地產的繁榮」,房地產像是一部發橫財的腳踏車,想坐在車上就必須一直踩下去。

在發展建設的前提下,唐福珍的大房子自然受到地方當局的覬覦,然而政府的補償費與實際市場價格簡直不成比例,她自然嗤之以鼻。不過她的大房子既然擋住了政府既定興建新污水處理廠的通路,她再怎麼抗議也是枉然。

唐福珍的引火自焚被鄰居錄攝下來,公布在網路上流傳,於是抗議接踵而至。官方認為拆屋程序合法,但處理手段不當,因此一名市府官員被革職充數。北京大學的法律係教授致書人民代表大會,提出修法確保補償金之合理、拆屋前補償完畢、杜絕使用暴力等建議,而且屋主對徵收的規定可以提出質疑與訴訟。

這些改革建議有其急迫性,它們可以在個人的權利與發展建設之間取得平衡,減少暴利貪腐的發生,不過暴利徵收的背後具有龐大的既得利益,改革非易。

柯恩認為,所有中國人對中共操作房地產反感至極,許多興建中的工地窗戶上掛著十多副橫幅,其上寫著:「請支持我們農民弟兄,從建商手中拿回我們的血汗錢!」今日成都,有整個街區都標示著「拆」字,抗議的橫幅籲請政府當局從事土地改革,「考慮人民的需要」。

主其事者繼續大肆修路,成都市與金華村之間的道路塵土飛揚,碎石遍佈;海報橫幅與雜樹叢花相互輝映;現代化的鐵公路、辦公大樓與峨冠官員在破壞性的建設之中,交雜出一幅詼諧的畫面。

有個標語寫著:「今日不安,明日方便。」另一個標語是:「建設綠文化!」第三個標語:「做個文明人,建設文化城!」但是柯恩到處所看見的是破壞、混亂與貧窮。

柯恩問唐福英有何感受?她回答:「無可奈何。」柯恩步出房門時,警察自然已在外等待,他們要求查閱柯恩的證件。不遠的地方有一群工人正在修路,未來的歷史紀錄中,不知是否還有人記得那裡曾經有一間大房子,有個叫唐福珍的女人在屋頂上燒死了自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成都自焚定性暴力抗法 當局激民憤
華風:中共央媒為何集體「變臉」?
伍凡:暴力拆遷引發命案 官商勾結罪責難逃
繼唐福珍後  無錫再曝暴力強拆命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