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管理社會策略:尚書·周書·洪範

清雅
font print 人氣: 175
【字號】    
   標籤: tags:

《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像之;河出圖,雒出書,聖人則之。」劉歆以為虙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雒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漢書·五行志第七》)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鄉用五福,畏用六極。」凡此六十五字,皆《雒書》本文,所謂天乃錫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漢書·五行志第七》)

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尚書·周書·洪範》)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尚書·周書·洪範》)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尚書·周書·洪範》)

明白金、木、水、火、土五行奧秘。

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漢書·五行志第七》)

傳曰:「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以妻,則火不炎上。」(《漢書·五行志第七》)

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奪民農時,及有奸謀,則木不曲直。」(《漢書·五行志第七》)

傳曰:「好戰攻,輕百姓,飾城郭,侵邊境,則金不從革。」(《漢書·五行志第七》)

傳曰:「治宮室,飾台榭,內淫亂,犯親戚,侮父兄,則稼穡不成。」(《漢書·五行志第七》)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睿作聖。(《尚書·周書·洪範》)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賓,八曰師。(《尚書·周書·洪範》)

(四)五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尚書·周書·洪範》)

(五)皇極:皇建其有極。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尚書·周書·洪範》)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尚書·周書·洪範》)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尚書·周書·洪範》)

(八)庶征: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尚書·周書·洪範》)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尚書·周書·洪範》)

(十)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尚書·周書·洪範》)

一曰天官,掌邦治; 大宰,小宰等職;
二曰地官,掌邦教; 大司徒,小司徒等職;
三曰春官,掌邦禮; 大宗伯,小宗伯等職;
四曰夏官,掌邦政; 大司馬等職;
五曰秋官,掌邦刑; 大司寇,小司寇等職;
六曰冬官,掌邦事; 司空等職。《周禮》

一曰治職,以平邦國,以均萬民,以節財用;
二曰教職,以安邦國,以寧萬民,以懷賓客;
三曰禮職,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事鬼神;
四曰政職,以服邦國,以正萬民,以聚百物;
五曰刑職,以詰邦國,以糾萬民,以除盜賊;
六曰事職,以富邦國,以養萬民,以生百物。

(《周禮》)

轉載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道德經》告訴我們,我們人、萬物,都是由道派生出來的,當然他們就有道賦予他們的特性,我們就需要根據道賦予人的特性來管理社會、根據道賦予萬物的特性來管理自然。
  •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 」(《史記》樂書第二)
  •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明白事情的因果關係。
  •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 孔子講為政的原則就是講德,教化人民修身養德、保持人的善良本性,並且以《禮》作為行為標準,社會就能夠治理好,老百姓知道羞恥,不會做不該做的事情,這就是天下人嚮往的。
  • 齊桓公稱霸以後,又過了六年,賢相管仲生了重病,眼看不治。齊桓公很著急,親自去看望他。桓公問他:「大臣中誰可以繼承您的位置呢?」管仲說:「君主應該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臣子,您應該知道得很清楚。」
  • 在軍事上,秦始皇南征百越、北擊匈奴,基本奠定了後代中國的版圖,同時他修萬里長城,保住了中原地區不受到遊牧民族的侵襲,所以秦始皇的作為對後世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
  • 《東周列國志》在寫到六國滅亡時,最後有一首詩作為總結,這詩是這麼寫的:「卜世雖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綿延過歷緣忠厚,陵替隨波為倒顛,六國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東遷,總觀千古興亡局,盡在朝中用佞賢。」
  • 所以這段歷史,從軍事方面,它是一個軍事史上非常重要的時期;從政治方面,它是從世卿世祿到官僚制的轉變,從分封制到中央集權制的轉變;在文學史上散文的發達;哲學上是先秦諸子的出現。所以這段歷史,這個五百年的變局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一個非常大的,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變化的時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