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在波羅那魯瓦古城 追尋佛的足跡

文、攝影 ◎ 意文

人氣 100

【大紀元2月14日訊】穿越時空隧道,漫步在頹圮的波羅那魯瓦古城遺址中,看著一座座雕滿佛像花卉鳥獸等圖騰的佛殿建築,感懷曾經繁華如今古城滄桑,時空交錯令人如夢似幻,讓心靈沉醉在斯里蘭卡最輝煌的盛世中。

與印度一海之隔的斯里蘭卡,兩千多年來大多數居民信奉佛教,並依循釋迦牟尼佛教誨的修行方式,保存了許多佛教藝術精華。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斯里蘭卡的波羅那魯瓦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波羅那魯瓦古城的聖台區,以深受南印度藝術影響的冥想廳吐帕拉瑪亞(Thuparamaya)佛殿保存最為完好,佛殿於一零五五至一一一零年由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興建,其牆身厚達七英尺,殿內留有八尊以花崗岩石雕刻的佛像,其中一尊佛像頭部已損毀,在解說員手執火光照耀下,花崗岩佛像閃閃發光,非常美麗,佛像的歷史比佛殿還更悠久,據推測可能是由他處移送至此殿供奉的。考古學者推測此建築是波羅那魯瓦古城最完整且古老的建築物。


伽爾寺(Gal Vihara)臥佛。


土帕拉瑪亞冥想廳內布有八尊花崗岩雕佛像。

阿塔達格 第一座供奉佛牙的寺廟

聖台區東南側有一座較早建立的小佛塔阿塔達格(Atadage),是波羅那魯瓦第一座供奉佛牙的寺廟,是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於十一世紀所建的,「Ata」的意思是八,一般相信這座小佛塔是八天蓋好的。也有意謂「八件遺骸之屋」。

現今主建築體只剩五十四根花崗石柱,石柱上碑文有些是入侵的印度塔米爾人(Tamil)所刻的,寺廟的後方還留有一座三公尺高的佛像。

西塔達克(Hetadage)佛牙寺位於石書北側,當年由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興建,尼散迦摩羅王(Nissankamalla)重修,內尚保留部分殘破雕像。「Hetadage」這個字具有兩種意思:「heta」是六十,「da」是一天的意思,所以說這座廟是六十天蓋起來的,另一種意義是佛塔裡供奉了佛陀六十件遺物。

瓦他達格佛塔 展現高超藝術

佛牙捨利最初是安放在由尼散迦摩羅王於一一八七至一一九六年興建的瓦他達塔(Vatadage)佛塔中,後期才遷移到康堤現在的佛牙廟。

瓦他達格佛塔是波羅那魯瓦最早發現的古蹟,造型高雅的建築也是古斯里蘭卡少有的,直徑十八公尺的覆缽圓型建築和部分塔基已損壞,只餘最下層不完整的外牆和石柱,高聳的圓圍牆中央建築圍繞著中心佛塔,佛塔四方各有一尊坐佛,其中一尊已經毀損,剩餘的白玉石坐佛,安坐在塔前基石上保持完整形象莊嚴。


瓦他達塔千年佛像保存良好。

塔外的花崗石柱石階,入口處的守護神獸魔,塔外的牆壁精緻的浮雕石刻,門前半圓形月石(Moonstone)以及佛像型式,雕工均極精巧,都展現了當時登峰造極之藝術成就,值得細意觀賞。

我們在王宮的入口以及幾處佛殿前,都看見鋪設在門前地上的花岡巖半圓形月石的雕刻,「月石」是斯國建築特色,可發現輪迴的動物中少了「牛」,根據史學家的研究,這半月石出現在西元一千年之間,波羅那魯瓦皇朝時期,佛教與印度教是共存的,為表對印度教聖牛的尊重,不被踩在腳底而予以刪除,形成特有的波羅那魯瓦月石。

半月石有五層,各具有不同的意義,自外而內:第一層:火──出生為人遭受磨難艱辛;第二層:動物──馬獅牛象代表生老病死之意;第三層:天鵝(Swan) ──分辨是非善惡;第四層:月亮──代表涅盤;第五層:蓮花──純潔之意。象徵宇宙的運轉、生命的不可逆,希望入寺禮拜者能跟隨佛陀的教導,除滅貪瞋癡三毒,進入清淨境界。

七層塔 如中國寺院的七級浮圖

西塔達克佛牙寺右邊的七層塔(Sathmahal Pasada),是棟柬埔寨風格、逐步減小像階梯狀金字塔的七層樓塔,可以看到每一層的四面凹處皆設有壁龕及佛雕像,極像中國寺院的七級浮圖。在斯國不常見,可能只有波羅那露瓦才有,學者目前也不知道它的來源。

在西塔達克佛牙寺西北側,目前斯里蘭卡所發現最大的石雕碑文,這塊長二十七尺、寬四尺、厚二點二尺的大石塊,是十二世紀時由尼散迦摩羅王國王所建造,石塊雕刻成與棕櫚葉手稿相似形狀。以當年的交通運輸工具,如何運送大石塊到此地來,的確令人費解。

碑文的內容描述:石塊是從數百公里遠的聖山密亨塔勒(Mihintale)運過來的,歌誦尼散迦摩羅王的英偉家世,石柱兩旁刻有兩隻噴水的大象環繞著幸運女神(Goddess Gajalakshmi)。

石書南邊是曼迪帕亞(Lata Mandapaya),亦是尼散迦摩羅王建造,用於欣賞梵音聖讚之亭台,現今只能看見剩下彎彎曲曲,模仿蓮花莖及蓮蓬頭造型,別具美態的花崗石柱子。


曼迪帕亞由尼山卡馬拉國王建造用來欣賞梵音的亭台。

蘭卡之寶佛殿 呈現新佛教藝術風貌

蘭卡之寶(Lankatilaka Vihara)佛殿由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於西元一一二零至一二七二年修建,佛殿高十六點八公尺,是斯里蘭卡現存最高佛殿之一,面積有一零九二平方公尺建築物,圓形的屋頂已崩塌,但外壁還保留著當時的樣式。大塊的石材雕刻著細緻的圖案,外形十分宏偉。


蘭卡之寶佛殿高十六點八公尺,是斯里蘭卡現存最高佛殿之一,面積有一零九二平方公尺建築物。


 
殿內中央有一尊以磚砌塑,高達十三米的巨大佛陀雕像,但是頭部、雙手均已破損,現僅存殘破的身軀。

說他與一般亞洲廟宇設計不同,倒像是一座古堡。因受到南印度的Chola王朝的藝術工匠協助興建,注入了新的藝術風貌,可說是斯里蘭卡佛教藝術的文藝復興時期。

伽爾寺 仰望佛像心生嚮往

斯里蘭卡的佛像雕刻,以波羅那魯瓦王朝為一個分界點,在此之前,佛像多直接在巖壁或巨岩上雕刻,莊嚴樸實,到了康堤王朝時代,就改以黏土泥塑,立體而顏色鮮豔。

在斯里蘭卡發行的郵票、紙幣,以及風景明信片中常可見伽爾寺(Gal Vihara)的佛像,大型群雕佛像成於九世紀,佛像一坐、一立、一臥,都是從同一面花崗岩石牆中雕刻出的,是古代刻藝術傑作之一,更使得伽爾寺名聞遐邇。

來到古城區的最北端的伽爾寺,擁有坐、立、臥不同姿勢的三尊石雕佛像。坐佛是將釋迦牟尼悟道成佛得形象再現。立佛(一說是阿難)高達六點九三公尺,立像雙手叉於胸前,雙眼微閉,是祈福的姿勢,也有證據指出在康堤(Kandy)時期的壁畫中,也曾發現相同姿勢的釋佛,傳神地表達了慈悲,袈裟衣物紋路以雙道線雕刻,精準而流暢。

臥佛長達十四點一二公尺,造型罕見,也最為壯觀。臥佛石雕相當精緻,除了刻劃出衣紋外,連枕頭都表現出因重量而微微下陷的感覺。臥佛如何區分佛陀涅槃還是休息呢?如果腳掌並列但相錯,而且腿稍彎曲便是休息,腳掌整齊並列且腿直則為涅槃。

穿越了時空隧道,懷著一股欣賞藝術的心靈,及一顆虔敬的心,漫步在這頹圮的波羅那魯瓦古城遺址中,看著一座座雕滿佛像花卉鳥獸等圖騰的佛殿建築,感懷曾經繁華,如今古城滄桑,時空交錯令人如夢似幻,讓心靈沉醉在斯里蘭卡最輝煌的盛世中。◇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58期【世界風情】欄目 (2010/01/21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b5/160/7520.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領略世界遺產】婆羅浮圖佛塔
【領略世界遺產】四川都江堰
【領略世界遺產】奇琴伊察遺址 訴說特異文明
【領略世界遺產】觀賞阿格拉古堡 回顧王朝更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