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 空巢老人 倍淒涼

人氣 10
標籤: ,

【大紀元3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思源報導)中國城鄉至少有2340萬老人獨守空巢,對他們來說,全家一起吃湯圓、看花燈,熱熱鬧鬧地過元宵佳節已是很遙遠的事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三五天的闔家團聚,兒女們又匆忙上路,天南海北地打拼去了。

據民政部統計,目前中國老齡人口約有1.69億,其中 40%是空巢老人,個別老城區空巢老人家庭已達到70%,預計2010年將達到80%以上。


網絡圖片


尹大爺和尹大娘是黑龍江農民。尹大爺說,大兒子初四就回北京工作,買不起房,38歲還沒結婚。大兒學習最好,全縣唯一考上重點大學的,沒想到在城裡這麼難。小兒子到大連工地蓋樓,工錢只討回來一半,兒媳在飯店幫廚,倆口子出去打工,他和老伴幫著帶孫子,在家種地。

尹大娘嘆道:“孩子們都不容易,不能不幫,只是老了,力不從心。盼著過年,才回來幾天啊,又都走了……”尹大娘用襖袖抹了抹眼角的淚。

在農村,像尹大爺、尹大娘這樣留守老人比比皆是,既要承擔重體力的田間勞動,又要照顧孫子孫女。缺醫少藥,身體不適也硬撐著,不捨得花錢。兒女不常來電話,尤其是過年不回家,對老人的打擊更大。

上海的沈老先生六年前死了老伴,女兒在澳洲,兒子在美國。年過八旬的沈老先生患有糖尿病,平時由保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還專門請了個護理員經常來給他測血壓,注射胰島素。雖生活富足,卻難遣孤單,沈老先生常常對著牆上的全家福照片發呆,一坐就是一下午。冷冷清清、空空落落是他的生活常態。沒有親人的正月十五,他也習慣了。
在廣東中山市,6旬老人死家中,7年無人知, 發現時已成一堆白骨。在上海浦東新區也有類似事件發生。


網絡圖片


養兒不能防老

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張雄說:“由現代化帶來的家庭親情關係的弱化,老人接受“空巢”的折磨已是普遍的事實。經濟全球化導致的國際分工,使得老人多數只能靠有線的或無線的通訊設備來進行親情關係的聯絡。老人備感親情資源的稀缺,使得“養兒防老”的預期破滅。”

自90年代中國的生育率降低至替代線以下,一胎化的惡果之一,使中國家庭養兒防老的體系崩潰。夫妻要承擔養雙方父母以及年幼子女的重擔,不勝負荷者大有人在。逢年過節,該去婆家還是娘家?必有一家忍受節日型空巢的寂寞。
中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袁新立2月發布最新數據:中國 65歲以上老年人已超過9千萬,其中有960萬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目前,養老服務業發展滯後,養老院供不應求。
據調查,“子女無力照料”和“在養老院比在家好”是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的主要原因,分別達到44%和39%,還有16%的老年人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而選擇入住養老服務機構。

欠缺親情的關懷和慰籍

查詢幾家養老院,除了過年被兒女接回家吃團圓飯的人數多一點外,其他節假日,元宵節、中秋節,接老人回家的並不多見。
西安百歲愛心老年公寓漢城老年服務中心裡住了近百位老人,據該老年服務中心院長劉洪義說,回家過年者只有十幾人,其余老年人均在老年公寓裡過的年。
“在敬老院再好也不如家好,打心眼裡還是想回家過年。”67歲的張阿姨說,“心裡的那個難受勁兒真的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甚至有一種自己被拋棄了的感覺。”
盼兒孫來,卻一次次夢碎。萬家燈火中,自己獨對孤燈,別人兒孫繞膝時,自己形單影只。不少老人怕過節,孤獨淒涼最難捱,鬱悶難消。他們最欠缺的是親情的關懷和慰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嬰兒潮世代趨老化 極缺護士安養成問題
台灣會館老人中心三百耆老度佳節
動線差、無新意 中市燈會被批沒看頭
大紐約客家會喜慶新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