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臨渴掘井

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晏子(1)對曰:「不然(2)。夫愚者多悔,不肖(3)者自賢。溺(4)者不問隊(5),迷者不問路;溺而後問隊,迷而後問路,譬之猶(6)臨難而遽(7)鑄兵,臨噎(8)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9)已。」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批注】
(1)晏子:即晏嬰,春秋時代齊人,晏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
(2)然:如此。
(3)不肖:不賢。肖,音孝。
(4)溺:音逆,掉在水裡。
(5)隊:同隧,通路、要道。
(6)猶:音由,如同。
(7)遽:急忙。
(8)噎:音耶,喉嚨被食物塞住,透不過氣來。
(9)無及:來不及。

【故事闡述】
春秋時代,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離開自己的國家,逃往齊國。齊景公問他:「你還這麼年輕,就把國家丟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昭公回答說:「我年紀輕,有許多人愛護我,但我沒有禮遇親近他們;有許多人給我諫言,我也沒有聽從採用;所以演變成對內無人輔助,對外也無人支持,現在已經沒有人真心幫助和扶持我了,討好和奉承我的人倒是不少。這就如同秋天的蓬草,根部已經乾枯,但枝葉仍然美麗,可是一旦吹起秋風,就會連根都被拔起了。」

齊景公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告訴晏子,並說:「如果幫助昭公回到魯國,他會成為賢明愛民的君王嗎?」晏子回答說:「不會如此。愚昧的人常自滿,不賢的人自以為賢能。掉進水裡和迷路的人,原本就不曾去注意路徑方向,直到溺水了才知道探水路,迷路了才會向人問路。這就如同國家面臨危難時,才急忙去製造兵器,被食物塞住喉嚨了,才急著挖井取水來喝,雖然快速行動了,但還是來不及了。」

後來,人們就把晏子後面說的這段話,引申為「臨渴掘井」這句成語。比喻事到臨頭才急忙準備應付,但已經來不及了。

【討論】
(1)魯昭王認為是什麼原因讓他失去國家?
(2)晏子為什麼不認為魯昭王可以成為一個賢君?
(3)你自己或親友曾做過的「臨渴掘井」的事情嗎?請說一說自己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我們凡事都應該有備無患,千萬不要臨渴掘井,措手不及。
例:颱風來臨了才要治水防災,這無異是臨渴掘井、於事無補。

【相似成語】
渴而穿井;江心補漏;急時抱佛腳;臨陣磨槍;臨渴穿井;臨噎掘井

* * *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臨渴掘井→井( )( )理→理( )( )壯→壯( )( )雲→
雲( )( )輕→輕( )( )急→急( )( )火

參考答案:
臨渴掘井→井(井)(有)理→理(直)(氣)壯→壯(志)(凌)雲→雲(淡)(風)輕→輕(重)(緩)急→急(如)(星)火

─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列子》中有一則寓言故事:從前在杞國有個人,成天擔憂著天會下塌,地會崩裂,到那時他就無所寄托了,於是每天睡不著,也吃不下。
  • 范雎(1)曰:「汝罪有幾?」曰:「擢(2)賈(3)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1)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2)自辱焉。」 (《論語·顏淵第十二》)
  • 子曰:「三軍(1)可奪帥也,匹夫(2)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第九》)
  • 孔子說:「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的堅貞,在所有的草木中是最後凋謝的。」
  • 留侯張良,他的祖先是戰國時韓國人。在秦國滅了韓國後,張良就想用全部家產尋找謀刺秦王的勇士,為韓國報仇,甚至他的弟弟死了都不厚葬。這是因為從張良的祖父到父親,都當宰相,共輔佐過五個韓國國君。
  • 鄒忌(1)修(2)八尺有餘,身體昳麗(3)。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4)美?」
  • 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為他駕車。孔子說:「人口眾多呀!」冉有說:「人口已經夠多了,那還要再增加什麼?」孔子說:「使他們富起來。」冉有說:「富了以後,還要再增加什麼?」孔子說:「教化他們。」
  • 孔子以莊稼的生長、開花到結果來勉人精進不懈。不論在進德或修業之事上都該要有始有終,堅持到底。否則,半途而廢,功敗垂成,終究是人生的一大遺憾。
  • 智宣子將要立瑤為後嗣,智果說:「智瑤不如智宵。」宣子說:「智宵殘忍。」智果說:「智宵殘忍表現在外面,智瑤的殘忍在內心。心地殘忍能敗國,外表殘忍不害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