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創造性毀滅 衰退中見繁榮

人氣 39
標籤:

【大紀元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顧佳韻編譯報導)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對生意人來講,衰退時期,特別是急劇衰退時,也是開拓業務的絕佳時機。衰退使強者恆強、弱者凋零,並釋放潛藏的能量,摧毀舊的商業模式。衰退也讓資產價格大打折扣:天才可以廉價雇用,創意如空氣般便宜。

《經濟學人》認為,最明顯的例子是30年代的大蕭條。很多人都認為那是經濟的沙漠,到處充斥著法拍屋標誌和失業的隊伍。但是對少數精明的商人來說,這時卻看到了巨大的機會。

杜邦(Du Pont)當時在研究和發展方面投入巨額資金,並雇傭失業的科學家。到30年代末期,杜邦40%的銷售收入來自開發期不到十年的產品,其中包括改變世界的尼龍和合成橡膠等發明。

寶潔公司(P&G)當時也在廣播、廣告中大量投資,從而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肥皂劇。在大蕭條時起飛的公司還包括露華濃(Revlon)、惠普(Hewlett-Packard)、寶麗來(Polaroid)和培珀莉(Pepperidge Farms)。其中培珀莉的創始人是位上流社會的女士,他的丈夫則是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犧牲品。

最近的衰退也產生了類似的創造性毀滅。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兩項研究顯示,許多領域的公司排名都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產生長遠的影響:70%在以前的蕭條中獲得重大發展的公司,在其後的經濟復甦中保持了他們的營利,在蕭條中失去其地位的公司,只有不到30%的比例可以重新恢復過來。

那麼現在的蕭條造成了什麼局面呢?當然,局勢目前還不明朗。但是可能可以知道哪些公司做得好,他們正在運用什麼樣的策略。最大的贏家是那些已經站穩腳跟的經濟巨人:這些市場的領跑者手頭有大量的現金和穩固的管理經驗。他們更容易得到投資,成本因其龐大的購買力而降低。因此從競爭對手那奪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波士頓顧問集團(BCG)表示,58%在行業中處於前三位的公司在2008年持續營利,30%的公司則虧損。與之相比,排名在前三名之外的公司,只有21%持續營利,61%的公司虧損。

麥當勞正在加大力度吸引其核心客戶並開始向高端客戶發展。他們甚至引進了容許分店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調整其價格的電腦系統。英國第二大超市集團Asda正在準備開設14家新店並雇傭7000名職工。很多大公司都在利用起講價的力量來進行收購。這是明智之舉。據BCG研究顯示,在1985-2001年的衰退中進行收購的公司,比那些經濟繁榮時進行收購的公司,給股東帶來的回報要高出15%。

另外一組贏家是進行創新的公司。英特爾(Intel) 儘管上個季度的收入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23%,他們仍然繼續大幅度投資創新產品。寶潔公司近期績效雖然不好,但仍進行其創業170年歷史中最大的擴張。他們在世界各地增建了19座新廠產能。電腦巨擘IBM則開設「創新大會」(innovation jams),讓員工腦力激盪,給公司提供了無數的商業創意。

第三組贏家是利用衰退的機會重新定位的公司。Cisco正在利用其龐大的資金併購新領域的初創公司,增加公司產品線的廣度,加速使自己由網絡幕後的水電工變為全能的互聯網巨頭。芬蘭在1991年因蘇聯解體而導致經濟大衰退,諾基亞(Nokia)就出售90%的業務,轉而投入電信事業,特別是在手機業務上。

我們可以確信,現在的衰退會產生很多新的暴發戶。研究企業的Kauffman基金指出,世界500強企業大多是在經濟衰退時建立起來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蘇泰安:展望民國99年
化危機為轉機/正向學習 領災童向上
希臘債務危機爭議頻發 援助來源隱現
希臘債務轉機 歐元人氣升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