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什麼古人夏天也能吃到冰鎮食物?

作者:心語
font print 人氣: 10790
【字號】    
   標籤: tags:

炎炎夏日,酷熱的天氣使人食慾全無,此時若能吃到冰冰涼涼的東西,則暑意全消。當然,要想吃到冰鎮食物就得有冰,可是古代沒有冰箱,那麼為甚麼古人夏天也能吃到冰鎮食物呢?

對人類來說,冰的用途廣泛。人工製冰發明之前,人類都是利用天然冰。古籍中早有取用天然冰的記載,也因此得知,古人會將冬天下雪結成的冰塊,儲存起來留待夏天使用。

早在周朝,就設有專門機構管理和「冰」有關的事務工作。在《周禮》中古人對於「冰」的管理,有很清楚的記載。據《周禮‧天官‧凌人》上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鑑,凡外內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鑑,賓客共冰,大喪共夷槃冰。夏,頒冰掌事。秋,刷。」

這段記載大意是說,凌人掌理藏冰、出冰的政令,每年十二月命令屬下入山鑿冰,以預計用冰量的三倍藏入冰室。春天來臨時,要準備盛冰塊用作冷藏食物的冰鑑。凡是內、外饔所供的肴饌在二月後,都要放入冰鑑裏冷藏。凡是三酒、五齊、六飲等酒漿也是一樣。

祭祀時,要供應冷藏食物的冰鑑,贈送來賓的食物與祭品都要供應冰塊。天子、皇后及其世子的喪禮,要供給冰屍體夷盤所需的冰塊。夏天天子以冰頒賜群臣,要負責執行與處理。秋天時,要刷洗冰室預備冬天貯藏新冰。

由此可知,「凌人」是掌管冰政的官吏,主要工作就是在冬天時要派人鑿冰、藏冰,春天時要開冰、出冰,夏天頒冰,秋天清理冰室,隨著季節變換而調整藏冰事務。

另外,「鑑」同「鑒」,原意是古代用來盛水、冰的青銅大盆。如《說文解字》上載︰「鑑,大盆也。」漢朝經學家鄭玄對《周禮‧天官‧凌人》中「鑑」的注解︰「鑑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於中,以禦溫氣。」

古人將冰塊放入「鑑」容器內製成冰鑑,再把熟食或酒漿等物放入冰鑑中冷藏。所以,「冰鑑」是指置冰於其中,用來冷藏保存食物新鮮,其功能類似現代的冰箱。

由於「鑑」是古人用來盛水裝冰的容器,最初的「鑑」為陶製,盛水、冰後能夠照見形象,後來「鑑」都為銅鑄,也被用來當作鏡子使用。因此,古代的鏡子也叫作「鑑」,聲轉為「鏡」。如《廣雅》︰「鑑謂之鏡。」及《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傳》:「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現在人們將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稱為「借鑑」、「借鏡」;而以過去的經驗作為教訓,就稱為「引以為鑑」、「前車之鑑」、「鑑戒」等,都是由此引申而來。

古人藏冰的地方為凌陰、凌室。凌陰,藏冰的地窖。如清朝富察敦崇撰《燕京歲時記‧打冰》︰「周成王命凌人掌冰,歲十二月,敕令斬冰納於凌陰。凌陰者,今之冰窖也。」又《詩經‧豳風‧七月》:「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毛傳:「凌陰,冰室也。」

凌室,古代藏冰之室。如《漢書‧惠帝紀》︰「秋七月乙亥, 未央宮凌室災。」顏師古‧注:「凌室,藏冰之室也。」及《宋書‧禮志二》:「孝武帝大明六年五月,詔立凌室藏冰。」

古人為保證藏冰的質量,多在深山溪谷中鑿取冰塊,因為那裡低溫持久,冰塊質硬、乾淨。同時為了長期保存,對於冰塊尺寸也有規定,太小易融化。如《唐六典》中載︰「凡季冬藏冰,(每歲藏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所管州於山谷鑿而取之。)」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所撰《本草綱目‧夏冰》上載︰「傷寒陽毒,熱盛昏迷者,以冰一塊置於膻中,良,亦解燒酒毒。」可見將冰塊外敷於穴位或身體某部位用來降溫的方法,和現代醫學使用冰枕降溫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代雖沒有冰箱,舉凡食物保存、消暑、祭祀、醫療保健、屍體保存等,都源自於古人的藏冰制度——冬藏夏用,卻也充分的展現出先人的不凡智慧。@*#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上載:「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又《漢‧蔡邕‧陳實碑》載有:「及文書赦宥,時年已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四門備禮,閉心靜居。」另有《漢‧班固‧白虎通道德論‧卷四‧致仕》上說:「臣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去避賢者。」這些古文裏的「懸車」之年、「懸車」告老、「懸車」致仕,意思都是指年老﹙通常為七十歲﹚辭官退休。那麼,為甚麼用「懸車」來表示退休呢?
  • 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而官員戴烏紗帽則起源於東晉,但成為「官服」的一個組成部份,卻是開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在宋朝修改後加上了雙翅,一直到明朝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當官的代稱了。
  • 我們從報章雜誌或新聞媒體可以知道,近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採用「內閣」這一名稱,來稱呼各國的最高行政機關,而不管是內閣制或總統制,組閣、閣揆、閣員等稱呼也時有所聞。那麼,「內閣」這個稱呼是如何產生的呢?
  • 黃曆的三月初一被稱為「蝴蝶節」,主要是源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之一。在流傳的過程中,人們將他與民間的節日聯繫起來,使節日形成了獨特的情趣,也使故事的意境深刻。
  • 從史籍記載中,我們常會發現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因朝代不同而有縣令、縣長、縣尹等不同的稱呼。但到了明清時期,掌管一縣政事的長官被稱為知縣,如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蘇知縣羅衫再合》:「正說間,後堂又有幾個閒蕩的公人聽得了,走來幫興。」另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忽聽窗外鑼響,許多火把簇擁一乘官轎過去,後面馬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那麼,縣的長官為甚麼稱為「知縣」呢?
  • 在古籍史書的圖片或古裝戲劇節目中,我們常會看到皇帝或他的大臣們,身上所穿的官服總繪繡著許多精緻的圖案,不同的官階,官服上的圖紋或數量也不同。那麼,為甚麼官服上要繪繡這些圖紋呢?
  • 古代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於是,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
  • 端午節,是夏季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慶,當日有許多民間習俗活動,除了划龍舟、包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外,還有插艾葉、菖蒲,掛鍾馗像,戴香包,喝雄黃酒等驅邪避疫的民俗活動。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