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張海連:恐龍滅絕和超功能

張海連

人氣 101
標籤:

【大紀元4月2日訊】編者按:就在各國科學家們分析種種理論證明,「恐龍大滅絕乃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之前,已經有宿命通功能者「看到」恐龍滅亡當下的情境,不僅描述恐龍滅絕的全過程,還一舉揭開小行星撞擊地球過程中,科學家至今無法求證的三大史實。

三月五日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發表了一份恐龍滅絕的研究報告稱,來自英國、美國、日本等十二個國家、多個領域的四十一名科學家綜合分析了過去二十年裡出現的各種理論和證據後,得出結論:約六千五百五十萬年前發生在白堊紀的恐龍大滅絕乃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與火山活動無關。

其實,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這方面的影視片也有不少,這一次不過是給公眾下個科學的權威結論罷了。

有趣的是,早前即有修煉有成者撰文,詳細描述了通過宿命通功能「看」到當年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驚人一幕。雖然在「撞擊」一事上,「實證科學」與「超科學」的功能觀察能夠相互佐證,可是憑佛法修煉而開發出的人體超能力似乎「看」得更深一步,不僅描述了恐龍滅絕的全過程,還一舉揭開小行星撞擊地球過程中,科學家至今無法求證的三大史實:地球被撞離原先的軌道,人類種族的被淘汰,青藏高原與珠穆朗瑪峰從海底崛起。

恐龍滅絕 天體撞擊或火山活動


科學家在墨西哥的尤加丹半島發現到類似衝撞後留下的痕跡——
希克蘇魯伯大隕石坑。(Getty Images)

天體撞擊的說法是諾貝爾獎得主阿爾瓦雷茲(Luis Alvarez)等人於一九八零年時提出的。一九九一年,科學家在墨西哥的尤加丹半島(Yucatan Peninsula)發現到類似衝撞後留下的痕跡——希克蘇魯伯大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契克蘇魯隕石坑寬達一百公里、深三十公里。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恐龍滅絕的原因是因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等的關係,看法呈現分歧。批評人士指出,這枚直徑達十五公里的巨大小行星是早於物種大滅絕約三十萬年前,撞擊在墨西哥的契克蘇魯地區,由於相隔太久遠,因此不可能造成恐龍滅絕,他們主張,印度德幹火山岩區的密集火山活動才是主因。

撞擊時間與滅絕開始時間吻合

這份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確信,契克蘇魯的小行星撞地球衝擊是白堊紀——第三紀(KT)界線間大滅絕的元兇。專家小組指出,小行星撞地球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十億枚廣島原子彈的威力,故難以從隕石坑的沉積物推斷出可信的撞擊時間,但從遠離撞擊處殘骸可清楚看出,撞擊時間與滅絕開始時間不謀而合。

研究結果得知,全世界約有三百五十個地點的白堊紀及古第三紀交界之間的地層含有小行星所帶來的稀有金屬銥,和撞擊後變質的石英,這些距離撞擊中心尤加丹半島愈遠,地層變得愈薄。這與生物大量滅絕的時期一致。

科學家推測指出,小行星直徑約十五公里,以每秒二十公里的速度撞擊到當時還是海洋的尤加丹半島。撞擊時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型原子彈爆炸的約十億倍,撞擊時發出撞擊波及熱量,引發規模十一級以上的大地震與大陸滑動,進而引發浪高約三百公尺的海嘯。同時爆炸物質衝入大氣讓地球籠罩在黑暗中,造成全球寒冬,許多無法適應這種地獄般環境的物種滅絕。

其他證據也顯示,德幹火山岩區的火山活動綿長達一百五十萬年,而在其最初的五十萬年間,地球生態繫在契克蘇魯事件突然發生前並未明顯改變,因此火山運動不可能是大滅絕之因。

科學與超科學交集相互佐證

二零零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大陸法輪大法修煉者,以筆名善勇在正見網發表題為〈歷史的天空:法緣〉文章,在敘述兩個生命跨越時空的神奇歷程中,順帶記錄下了那個改變人類的歷史瞬間:

「一個平靜的早晨,人們剛剛從沉睡中甦醒,天空中翼龍展開近十米的翅膀帶著刺耳的鳴叫撲向他的獵物。熱帶闊葉林中一隻劍龍帶著它的幼子在水邊安靜地喝著水,不遠處一隻霸王龍貪婪地盯著劍龍母子。

忽然遠處天空傳來一種巨大、特別的聲音,林中所有恐龍都豎起了耳朵朝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人們驚愕地抬頭望向天邊:一個直徑二十五公里(如同中等城市大小)的小行星以每秒三十公里速度帶著與空氣摩擦發出的巨大的轟鳴聲撞向地球。不久傳來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整個地球都在顫抖。

地球被撞離原來的運行軌跡,遠離太陽而去。這顆小行星撞到地球後,隨著小行星的撞擊,幾塊大陸板塊立刻沉入海底。撞擊後蕩起的岩石碎粒、塵埃,加帶被氣化的海水形成一個巨大蘑菇雲不斷升高,不斷升高將地球表面覆蓋,遮蔽了陽光,地球陷入黑暗。

同時巨大的高達五公里的海嘯,席捲全球,接著就是連續幾天的滂沱大雨。更可怕的是由於小行星的撞擊引發地殼、大陸板塊大變動。一些陸地島嶼沉入海洋。一些海底大陸憑藉小行星撞擊力量衝出海面直刺天空。曾經的海洋變成陸地,曾經的大陸連同上面的一切生命、文明沉入深深海底。

由於大陸板塊不穩定,不斷遷移,撞擊引發無數大小火山持續噴發,地球整日煙塵滾滾,伸手不見五指。升騰起濃重的火山灰覆蓋在地球表面,這種情形持續了三十二年。由於地球上沒有充足陽光,動植物幾乎死光,恐龍也因此逐漸滅絕了,地球進入冰河時期。這一期人類就這樣結束了。殘存人類進入了下一期人類文明時期。」



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們藉由恐龍化石的挖掘,想找出一些關於恐龍年代的一些一些蛛絲馬跡。圖為中國挖掘恐龍化石的現場。(AFP)

對於撞擊過程中的災難,人體超能力所感知的大部分狀況和《科學》雜誌得出的結論相近,只是更為精確。比如:小行星直徑二十五公里,每秒三十公里;火山灰覆蓋在地球表面持續了三十二年不見天日;巨大海嘯高達五公里。

而最值得科學家關注的是,佛法開啟的宿命通領跑超前,一舉揭開了科學家至今未及求證的三大史實,且有人認為,每一個課題都是諾貝爾科學大獎的量級。

史實一:地球被撞離原先的軌道

人類剛剛見識智利八點八級大地震把地軸震歪的宇宙力量,可是科學家對引發規模十一以上地震的那次史前撞擊卻始終估計不足。

宿命通功能告之,那時「地球不是現在的運行軌跡,要離太陽近一些,地球一年中以高溫居多。年平均地表溫度在四十五攝氏度以上。」撞擊之後,「整個地球都在顫抖。地球被撞離原來的運行軌跡,遠離太陽而去。」

科學家至今還不敢想像這一事實,但那一擊太強有力了,猶如上帝之手,把地球推入了我們現今的最佳軌道,離太陽不近也不遠,地球成為最適合現代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科學家在報告中稱,「這起隕石墜落事件也為哺乳類動物成為地球主要物種鋪路。」從調整地球軌道來看,確實如此。

史實二:人類的大淘汰

對於幾千萬年前的那一撞,人們只認為是導致恐龍的毀滅,殊不知真正被毀滅的主體是人類。

宿命通功能揭開人類的史前面紗,「那時人類大多居住在巖洞或地穴中。大陸板塊也不是現在的樣子。那時地球北半球有二大主要大陸板塊,居住著巨人族,身高在三米左右。南半球多為中人,小人居住有四塊大陸板塊,在南北半球之間還有一些巨型島嶼、群島。雜居著巨人、中人、小人。」

「陸地上的動、植物與現在地球上存在著的動植物有巨大的差異。六千七百萬年前地球陸地上、天空中、海洋裡生活繁衍著各類型恐龍族群。陸地上植物多數以熱帶闊葉喬木、藻木為主。那時的地球曾是恐龍的樂園。」

「海洋中也有幾種人類。美人魚種族那時已存在於地球海洋中。海中還有一種人魚,性情兇殘。有著肺和鰓兩種呼吸系統,身體表面覆蓋著細密的鱗片,顏色藍灰色。頭部兩隻大眼睛占面部三分之一,鼻子是兩個孔,嘴如同鯉魚一樣,嘴中佈滿鋒利牙齒,身長近二米。手指、腳趾間有蹼。這種人魚經常成群爬上陸地掠食中人和陸地上各種恐龍。他們的武器是經過打磨的巨大動物遺骸的肋骨。」

「在北半球主要巨人聚居的二塊大陸板塊,有十三個王國國家,那時我生活在最東部的巨人族王國中。因為最早見到太陽,所以這個國家被稱為太陽之國,十三個國家有四種宗教信仰。常因信仰不同而發生宗教戰爭。」

在撞擊中,人類和恐龍不可倖免地一起被毀滅了。但相對來講適合利用地球自然資源的中人在之後的地球環境中發展起來,歷盡魔難走到了今天。嚴格來說,撞擊淘汰了小人和巨人,選擇保留了中人。被淘汰的人有些藏到了地下,不與人類接觸。

宿命通揭示,「我們居住的地球大陸板塊的地下也有人類,只是形象大小與我們人類有差異。我們腳下的陸地地表下面有密如蛛網的地下通道,歷代西藏大喇嘛們掌握著在喜馬拉雅山脈通向地下世界的門。在古代地下人經常和喇嘛們定期在山脈中通往地下世界的通道口會面,有時地下人會向喇嘛索要食物,地下人尤其喜食犛牛肉,作為回報,地下人會贈送喇嘛們一袋天然金塊,有時重達百斤以上,這是他們在地下發現的,金塊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地下人大多數過著靠血緣關係維繫的氏族生活。近代這種接觸幾乎很少了。」

「地下有湖泊、河流,古老的溫血獸類,地下植物等。在影視傳媒中有些人類地區湖泊河流中出現怪獸。大多數是因為這些湖泊、河流與地下河流湖泊相通。會有地下獸類通過相通水道上到地表,有時上來時被人類發現。」

為什麼水怪看得到卻抓不著?為什麼有傳說中的地下世界?海裡有人嗎?恐龍就是大人種的家畜嗎?幾個大人能搬動金字塔的石塊嗎?

看來史前的這一撞牽動著當今多少世紀之謎。不管怎樣,當前的中人能夠主持世界,看來確實來自於神意,那麼他們的使命又是什麼呢?

史實三:撞出了青藏高原與珠穆朗瑪峰

在報告中,科學家計算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地球在當時被撞出一個超級大坑,坑的深度相當於喜馬拉雅山的高度。

顯而易見,地球不是海綿,撞進去個坑,就得鼓起一個包。這一切被宿命通功能看得明明白白。

那次撞擊引發了板塊變動,「在大陸板塊大變動中有一座靠近海灘的海底山峰突出海面八千多米,那片海灘連同陸地突出海平面幾千米。我們這一期人類把那座高峰叫做珠穆朗瑪,那片海灘形成的高原叫青藏高原。」


科學家研究,小行星撞擊地球不僅讓地球上的生物毀滅,也撞擊出珠穆朗瑪峰。(AFP)

其實,在青藏高原的藏教典籍中,記載著青藏高原的神祕來歷,說的是原來的高地是一片海灘,周圍居住著大人種。

解開貝殼梁的謎團

青海省海西地區的諾木洪戈壁灘,有一處貝殼梁地質遺址,長約兩公里,寬約八十米,高約三十多米,全由小貝殼形成,十分奇特,大約銅錢,小約拇指,數以億計的貝殼,同含有鹽鹼的泥沙凝結在一起,層層疊疊,千姿百態。這是柴達木古海的見證,世界範圍內十分罕見的地質遺存。

科學家認為貝殼梁不可能是由於海洋的消失而產生的。根據古地磁磁性年齡來看,貝殼梁的形成是在距今約十五萬年前,而如果貝殼是從上億年前逐漸升高的造山運動中被推到這一高度的話,貝殼現在應該已經成為化石了,可是這些貝殼與現代的貝殼沒有很大區別,還沒有石化。

科學家試圖描繪貝殼梁的形成過程:柴達木某個時候由海變成了湖,在無數次旱風與乾燥的交替演變中,湖水水面逐年縮小,泱泱大湖漸漸乾涸露底,旱風挾著飛沙威脅水族。貝類為求得生存轉向中心水窪。諾木洪北面一帶是盆地最低窪處,貝類們成群結隊地湧來,在古河道上越積越多。不知何時,河水改道,旱象加劇。風沙狂戾之下,貝殼們全部滅絕,只留下貝殼的堤牆。

這裡的關鍵是,是什麼時候柴達木像一個大碗一樣舀起了一湖海水呢?科學家沒有答案,事實是小行星的那一撞成全了一切。◇

本文轉自第165期《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b5/167/7739.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恐龍化石留羽毛 驗出橘紅色
諸城三千恐龍腳印 踩出壯觀「化石牆」
四川發現罕見「奇石」 與恐龍同時代
發現古老祖先 恐龍稱霸地球時期可能更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