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轉彎處慢活 張錫塒守護溪流

font print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高義琪台北28日電)「堅持自己想做的,帶著熱情來,帶著熱情回去,就沒有所謂的損失。」談起河川熱情洋溢,張錫塒致力河川保育,將大自然連結創作與生命,在河流轉彎的地方慢活。

源源不絕的熱情,來自於對土地的關愛和執著的傻勁,守護著溪流與自己心中那條象徵生命泉源的河。張錫塒說,環保這字眼太嚴肅,最重要的是「和這塊土地有聯結」。

大坑溪地處台北市南港區和台北縣汐止市交界,張錫塒成立的「大坑溪巡守隊」,最初以認真深入玩賞一條河為號召。隊員們「從做中學」,以河岸生態風貌作為巡守重點,觀察上中下游生態的改變,細心探究污染源,還溪流清白。

巡守隊員以各自的觀察,配合資料查詢,辨識沿途原生種魚類與植栽,共同分享,2004年至今未曾懈怠,還創下半年超過100次的河川巡守。6名成員之中沒有人具備相關背景,但如今人人都能導覽大坑溪沿途河川地貌與人文生態。

一路走來,也曾因觀念不同而爭執。某次分段巡守中河流出現倒樹,張錫塒認為會造成水流堵塞應移除,成員中的大姊卻認為河中倒樹腐朽後生蟲,可引來鳥類,持反面意見。沒多久後,台灣藍鵲出現在倒樹水域。

尊重、分享與耐心化解爭執。巡守隊成員多年近半百,培養出如家人般的感情,隊中大姊還常向人說,「來河邊撿到一個兒子」,足見成員間感情深厚。

張錫塒形容,巡守員像父親,移除壞的、有害河川的;導覽員則像母親,分享溪流沿途美好的、感動的生態風景與人文。他和成員抱著讓河川流域保有它原本的清淨與生態樣貌,持續守護溪流。

巡守之初,為了揪出河川污染源四處尋訪,也曾受當地住戶及工廠不友善的對待,甚至接到威脅電話要他「少管閒事」,讓他感到委屈與無奈,但父親對他說「做你覺得對的事,不要受傷就好」。

他坦言看到髒汙的河川與冷漠的臉孔,無奈與無力感時時浮現,於是他自創平復心情的妙招,就是沿著基隆河上游最乾淨的流域「平溪」一路旅行,他笑言這是專屬的「療傷路線」。

「在河流轉彎處,聽聽風聲、溪流聲,沉澱情緒,會找回被消磨的熱情。」問他為什麼選擇河流轉彎處,他想了想說,因為那是河川「變慢的地方」;在倉促不得閒的日常生活裡,能找到讓人「變慢的地方」,極其幸福。

熱忱支撐著張錫塒與隊友,不僅巡守河川,更自發至鄰近舊庄國小為學童作生態教育;帶孩子走訪受廢水、重金屬污染發臭變色的河流,住在下游的孩子們,回家會告訴父母親,這條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河流生病了」。

張錫塒對河川的愛,不僅展現在護溪巡守,也轉化為詩作,採訪時,他更即興創作:「…發呆,是讓思緒變慢還是讓節奏更快;沉澱,是否能讓自己更閒,還是對生命有更多看見。我們該向前,但為何要有這麼多改變;我們該向前,只是我對過去越來越不再懷念;我不能疲倦,因為人們對環境的愛還不完全;我不該疲倦,或許人們已學會在生活中不再埋怨」。

問他是否想曾心灰意冷欲放棄,他堅定地說,「我不能疲倦,因為人們對環境的愛還不完全」,對這塊土地的熱情燃燒殆盡之前,張錫塒沒有停下來的理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