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動人心弦之美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法國大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如果能夠時時留心,處處在意,那麼,我們的感官,自然會日漸的細膩、敏銳,我們的眼睛就會成為能發現美的眼睛,我們的心靈就會成為能認知美的心靈。

日前,報紙上有一則新聞,讀來頗令人振奮,倍感與有榮焉。內容報導的大約是:荷蘭籍頂尖攝影師戴娜.黎生博(Dana Lixenberg),於今年四月來台灣拍照,匆忙中,不慎將裝著護照、現金的貼身皮包,掉在計程車上,當下發現後心急如焚,奈何遍尋不著,已打算放棄。沒想到隔天晚上,竟有人默默的將失物送回她下榻的飯店。失而復得,驚喜萬分,戴娜直呼──太不可思議了!多年來,她走遍全球各大城市,包括紐約、倫敦,只有這裏是如此的美好!相信這位異國女子所說的美好,不是風景名勝,亦非佳餚美饌,而是醇厚善良的人情吧,這種美,深刻、悠遠,必然永生難忘!

透過戴娜的提醒,原來,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竟是如此的美好,長久以來,被習焉不察的粗糙與輕率,給白白蹧蹋、辜負了,怎不汗顏、慚愧?而美是無所不在的,何妨暫時停駐,仔細的觀察顧盼身邊的人事物,只要心能夠沉靜下來,就會有所斬獲,深得「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之趣。

教室裏、迴廊間,振筆疾書的沙沙聲、童稚嬉戲的歡笑聲,認真而專注,這種美,簡單純粹,會讓與聞者怦然心動;公園裡、巷弄間,父母襁褓呵護著嬰幼兒的神情、子女關懷照料著長輩的心意,細膩而體貼,這種美,無私、真摰,莫不叫旁觀者歡喜感動;職場裡、工作間,勞動者揮汗如雨的身影、決策人精心擘劃的姿態,努力而堅韌,這種美,強勁、果決,怎不令人佩服稱道!

娑婆世界、有情天地,除了人情之美外,還有藝術之美與自然之美,皆展現得繽紛燦爛,令人目不暇給。屬藝術之美者,洋洋灑灑,不勝枚舉,諸如:中國特有的詩詞、歌賦、書墨、丹青;西方傳來的小說、戲劇、油畫、電影,凡名山之作、傳世之品,大致上都能贏得共鳴、引發迴響,成為滋潤人心、撫慰性靈的養分補給。而自然之美,更是上天的恩賜,春花、秋月、夏風、冬雪,莫不成為騷人墨客歌頌吟誦的素材;山川、丘壑、流泉、飛瀑,無一不是哲人畫家讚嘆激賞的原料。而這些美的發現,端賴一雙「美的眼睛」與一番「美的心靈」。

俯觀仰察森然羅列的世間萬象、千姿百態,不論是人情之美、藝術之美或者自然之美,凡是能夠動人心弦的,都不外來自於純真與純善的內蘊和意涵,然後,才傳遞出純美的形像與訊息。置身當下這樣一個複雜、紛擾的時代,有機會做如此一番對美的檢視與反思,就像是給日漸麻木、變異的感官,一記當頭棒喝,但願能有如智者萬中取一的清明、靈慧,足以去領受宇宙中無所不在的大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世間十里洋場、百丈紅塵,奔波忙碌於其間的我們,儘管早已滿面風霜,然而留白就是給自己洗滌潔淨的契機,再重新出發。留白,是一種休閒,一種停頓,更是一種修煉,有了它,生命更精采!
  • (shown)往往自以為是在捍衛著不容挑戰的崇高無上的至道至理,因此在扞格、拂逆時,處處顯露出咄咄逼人、不留餘地的氣勢,儼然像個充滿正義、威武不屈的英勇戰士。其實靜下心來推敲思索,這些只是緊抓著自己的偏見執著不放的表象罷了,哪裡是在維護道德真理呢?
  • (shown)「情」關難以參透,才會落得詞人慨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為情所迷、所障,無法跳脫、不能超越,注定要在無邊苦海中載浮載沉,隨波逐流而永無寧日。
  • (shown)主動的、被動的,自覺的或不自覺的,很少有人不沉迷、耽溺於這個數字遊戲之中…
  • (shown)每個選擇都是在愛和恐懼之間作選擇。除非先承認恐懼的存在,否則我們無法開始接近自己的愛…
  • (shown)這忽忽悠悠的許多年,走過成家立業的艱難歲月,如今,都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吧?!可喜的是還留有美好的回憶,讓彼此得以傾訴對話。
  • (shown)我們是否該回過頭來,向那個質樸、認真、美好的「古早年代」低眉、欠身;並且虛心的請益和學習呢?或許,極有可能在那當中獲得啟示,進而找到解答吧!
  • 自己有多久不曾──閒看花開花落、靜聽鳥叫蟲鳴或者細品粗茶淡飯了呢...
  • (shown)匹夫匹婦的尋常快樂、簡單幸福,各有因緣,也別有風貌。在漫漫悠悠的歲月裡,他們已經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能夠洞察、領會世間的聚合離散;也修得了一番清明睿智,足以回應、善解人生的苦樂悲歡。
  • (shown)自由與閒暇是一種心靈的開放狀態,無涉金錢,也非關物質,它讓我們有餘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發展生命的熱情、真實和意義,而這些正是學校沒有設計的課程,但是,你將在沒有教室的生活中接觸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