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釋(42)

八、孔孟之道的「雙刃劍」
黃鶴昇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孔孟之道講人性講得太透徹了,而且他的「知天命」道德原理又不能一下子接得上。這就使得他的整套道德在中間執行中出現漏洞:在這「知人」的道德規範中,孔子就這麼一招:「行己有恥」,靠你自己檢點你自己的行為,你要作起惡來他也沒有辦法。這一點清朝儒者顧亭林看得最透徹。他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1(顧亭林:《日知錄卷十.廉恥條》)顧亭林是清初大儒,對明朝的滅亡有切膚之痛,他發出「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正好說明儒學的這個罩門。儒鼓勵人出來做事,獲取功名、光宗耀祖是儒的榮耀。一個人入世做事,最佳的年齡是二十至四十之間,而這個年齡正是他天不怕地不怕的精力旺盛時期,就是說他正處在不知「天命」的人生階段。我們拿什麼來抑制他人性的惡呢?孔子「行己有恥」的道德約束力未免太弱了。它比起基督教的人生下來就有罪的教義,比起佛教的作惡報應都柔弱。一個人在社會的生存競爭中,他為什麼要讓步?要輸給那個人?當他運用手段時他就考慮到這樣做是不是不道德的?夫子的規範是「行己有恥」,覺得這是可恥的行為不能做;而宗教的是不符合道德規範的事不能做,做了就會下地獄,不能上天堂。這種內心的阻嚇作用誰大誰小就見分曉了。孔孟之道在這一點上顯然柔弱了些。但在認識人的本性上他又非常積極,從小就教人如何做人,把人的本性都看透了。這樣好起來好得不得了;壞起來更加壞。就像一個熟悉電腦程序的人,好的來說他將電腦應用得更有效率,壞的來說他制作一個木馬病毒,把你們的電腦統統搞壞。

本來在周文王、武王時代,新的封建分封制初建立,靠禮來維持人的行為規則是很有效的。但當人的欲望膨脹以後,其內心已不把做此事當作羞恥,那麼禮這個外表功能就起不到匡正的作用了。反而變成是演戲:假惺惺做給別人看的一套禮數而已。

儒學的興衰,從孔夫子創業起已在中國上演二千多年,其興也勃,其敗也速,這全在夫子的「知人」功夫上。他把這人性看透、做透了。「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2一個人已做到沒有什麼人可以迷惑他,他治人的功夫可說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堯舜有德,又知人,故其治下的社會就成為「大同社會」。桀、紂、秦始皇無德,但知人,故其治下的社會就成為「暴政」。講到「知人」而無德的莫過於毛澤東了。他將人民群眾贊為「真正的英雄」,又把知識分子打為「臭老九」。他知道「上智」人士的弱點在那裡;知道「下愚」人喜歡什麼。他整人的手法,直倒你的心靈深處:「文革」時,那些知識分子被整得像狗兒一樣爬倒在地,斯文掃地。他就知道你心中所引以為傲的就那點知識、那點智能,他就偏偏把你這點驕傲踩了。他把你與豬狗為伍,奚落你連腳踏牛糞的無知農民都不如,讓你生不如死。這種透徹各階層人性的「知人」,可以說已到無與倫比的地步。有人說毛澤東是「混世魔王」,這一點也太不為過。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知人」學說威力實在太大了;而抑制這一非義行為的「行己有恥」的規範能力又太小了。而「知天命」的威懾力又不能與「知人」直接發生作用(毛澤東至死都還天不怕地不怕,就是不知天命),而且那個「君王」不是由你選擇的,他是封建世襲制,繼承人是阿斗,你拿他也沒辦法。所以孔子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實在太難了。

從孔子的「知禮、知人、知天命」三大學問來看儒學,我們就看出其中間環節的一個弱項:這個「行己有恥」沒有宗教的神來保證,實在太弱了。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幾百年,唐朝突然興起佛教不是沒有道理的,以鬼神來威懾人心實在比儒教容易和作用重大。儒靠「自覺」的修煉實在難以阻擋世俗的利欲,這是儒「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知人」雙刃劍。宋儒排佛,朱熹們已發展到「存天理,滅人欲」的地步,但能有幾人知道天理的存在呢?人欲不僅滅不了,而且在儒的「知人」認識下,變得更加虛偽和醜陋。演變到清末民國初的五四運動,則把禮教視為「吃人」的東西。

當今的現代社會,那個稍微能框住人外在行為的禮已不存在,而對「知人」的學問越來越豐富,人的本性越來越偏向禽獸化發展。這個儒學「知人」的兩面刃,就更加突出和尖銳了。翻開當今各路檢討傳統文化的文章,基本上都持兩分法看問題,實則都是「知人」惹得禍。你無禮而立,又不知天命,拿個「知言」左右開弓,好壞由人任說了。可見孔孟的道德說教,他們強調人的性本善來為其道德體系做腳本雖行得通,但上升到「知人」(知言)階段時,其道德感召力就會進一步弱化。後儒,如漢朝董仲舒講天道五行的災變,說他有心或無心插柳也好,他這個天象預警多多少少是對「知人」道德規範的補償。天降災異,對皇帝是一種預警,皇帝要如何修德,布施於民,才能避免災難,這就近似於宗教神明的威懾作用。宋明的儒學,表面很排佛,但其天道,多多少少既摻入一些佛家報應的思想。儒從西漢的「獨尊」發展到宋明時期,中間有唐朝的興佛,他們不可能不知道「知人」的利害。沒有宗教鬼神的威懾,靠自我良心的發現,靠行義來駕駛「知人」,可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後儒否認他們儒教是宗教,也反映出他們的尷尬:他們的天道,已發展成具有宗教神的性質,而又否認儒有宗教儀式的崇拜。這是儒教理論的一個缺陷。以我看來,孔子的學說,作為個人修身養性的道德法則是很有用的,但作為普遍的道德規範,極易走出偏差。(待續)@

1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市中國書店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57頁。
2《大學、中庸》,華語教學出版社,1966年第一版,91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孔子何以不「打開天窗說亮話」,將天命攤開來說?實則是不可為也。「天何言哉?」所以「夫子以仁發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
  • (shown)孔子以「知天命」作為最高理念,以禮作為實踐行為,以知人之辯作知識論來鞏固禮的實踐行為。
  • (shown)《論語》記載孔子說「仁」很多,據統計,仁字出現109次。其對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我們試舉幾個例子......
  • (shown)孔子這個「仁」,確是有些含糊其辭,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則與道德倫理相聯結,其上,則與天命相連繫。
  • (shown)如果我們將孟子「自得」之道與牟宗三先生說聖人無體,不可言且無可訓來看,孟子這個「仁」,還是「有執的存有論」。如依莊子說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來看,這三者孟子都未能達到。
  • (shown)後儒把孔子的仁說成是「惻隱之心」,又說「仁也者,人也」,把仁同等於「愛人」、「博愛」等等,都是一種意為的構造,這對孔子的仁,只能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 (shown)《易.繫辭傳下》說「天地設位,聖人成能」就是這個意思。聖人與仁人是劃等號的:能做到聖人也就是仁人,能做到仁人也就是聖人了。
  • (shown)如果說,仁是儒家君子所要達到至善的最高理念,那麼要實現這個最高理念的路子就是義。「人路」,也就是人應該的行為方式。
  • (shown)孟子以「集義」來實行他的人生目的。他的這個「義」,有點類似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的「道德律令」。這個道德律令是義不容辭的純粹實踐理性,即「義務」。
  • (shown)父子之義是親情關係,君臣之義是尊等關係。父子是父子,君臣是君臣,這兩者是不能等同的。這種君臣關係等於父子關係,就如同現代的「我把黨來比作母親」、「祖國啊,我的母親!」是一樣的。實則這義不是那義,是不能亂點鴛鴦譜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