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釋(44)

九、孔子與孟子之學同異
黃鶴昇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二、由於孔子為己而做學問,故他的學說是很實在的。整部《論語》記載孔子所說的話,都很實在,沒有言過其實,也沒有譁眾取寵。孔子說過一句後人經常引用的話,叫做「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1(《論語.述而》)他就老老實實承認人的認識能力有限性,他不是天生就什麼都懂,是他好古敏求而知之的。樊遲問學種莊稼,他就說他不如老農。「衛靈公問陣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2(《論語.衛靈公》)孔子不談「怪力亂神」,也說明孔子的實在性。不好說明的東西,孔子是不願意去說的。孔子不是絕對主義者,像孟子所說的生與義必取其一而「捨生取義」的比喻在孔子那裡是沒有的。我稱孔子為「圓融主義者」,有人問到死,他就說:「不知生,焉知死?」有很多事他不正面回答你。如他的「仁」,他就不給你一個明確的概念,什麼叫「仁」?宰我就是一個專門給孔子出難題的學生。《論語》記載,宰我至少給孔子出過二個難題:一是說假如「井有仁焉」,你就跟著跳進去嗎?二是說你孔子不是很博學嗎?我就問問你比周朝還遙遠的「帝顓頊」的事,看你知道不知道?第一問題,孔子對宰我這個不倫不類的假設很生氣,說:「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3(《論語.雍也》)對於第二個問題,孔子則說他太過急了(「躁哉予也」)。總的來說,孔子認為宰我提這二個問題是不實際的,是有悖常理的。我認為,孔子是個實在主義者,對於超出常理、常情的事情,他不直接對你這個問題作出否定或肯定,他用一種很智慧的語言來融合你的問題,實際上他已解答了你的問題。孔子是個很高明的教師。我們從孔子與孟子對「殺無道」問題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倆人的不同:「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4(《論語.顏淵》)而孟子在回答周武王殺紂是否是殺君時,就直接為周武王辯護,說周武王殺紂是殺一夫,不是殺君。孟子還對《尚書.武成》記載武王伐紂的「血流漂杵」進行否認。他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5(《孟子.盡心下》)要知道,《尚書》是國家歷史檔案的記載,連周王朝本身都沒有否認,記錄在檔。你孟子出來否認,是否有些過於生硬?我們將孔子與孟子對比起來,就會看到,孔子很圓融,沒有絕對,他不會把一件事說是非此即彼。他也不會有孟子「捨生取義」的絕對比喻。所以陸象山說「夫子以仁發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是對的。孟子將孔子的學說用「義」攤開來說(即陸象山說的「十字打開」)就使夫子的學說有些變味了。他少了夫子的圓融性,多了點陽剛性。我前面已分析過,孟子的學說,破壞了孔子的天命觀,把孔子罕言天命與性的「渾無」打破了。也可以說,孟子是將孔子的「為己之學」變為「為人之學」的始作俑者。「為己之學」與「為人之學」有什麼不同?為己之學,是自己的思想、行為真實寫照;為人之學,是要照顧到別人怎麼想和怎麼做。孟子要把孔子的學說建立為道德說教,就必須立起一個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法則。這樣,他就必然顯現出非此即彼的剛性一面。(待續)@

1《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38頁。
2《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302頁。
3《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19頁。
4《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235頁。
5《孟子》,臺灣智揚出版社,民國83年版,389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論語》記載孔子說「仁」很多,據統計,仁字出現109次。其對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我們試舉幾個例子......
  • (shown)孔子這個「仁」,確是有些含糊其辭,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則與道德倫理相聯結,其上,則與天命相連繫。
  • (shown)如果我們將孟子「自得」之道與牟宗三先生說聖人無體,不可言且無可訓來看,孟子這個「仁」,還是「有執的存有論」。如依莊子說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來看,這三者孟子都未能達到。
  • (shown)後儒把孔子的仁說成是「惻隱之心」,又說「仁也者,人也」,把仁同等於「愛人」、「博愛」等等,都是一種意為的構造,這對孔子的仁,只能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 (shown)《易.繫辭傳下》說「天地設位,聖人成能」就是這個意思。聖人與仁人是劃等號的:能做到聖人也就是仁人,能做到仁人也就是聖人了。
  • (shown)如果說,仁是儒家君子所要達到至善的最高理念,那麼要實現這個最高理念的路子就是義。「人路」,也就是人應該的行為方式。
  • (shown)孟子以「集義」來實行他的人生目的。他的這個「義」,有點類似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的「道德律令」。這個道德律令是義不容辭的純粹實踐理性,即「義務」。
  • (shown)父子之義是親情關係,君臣之義是尊等關係。父子是父子,君臣是君臣,這兩者是不能等同的。這種君臣關係等於父子關係,就如同現代的「我把黨來比作母親」、「祖國啊,我的母親!」是一樣的。實則這義不是那義,是不能亂點鴛鴦譜的。
  • (shown)仁者一定能愛人,但愛人不一定就是仁者;智可以辯言,但智者不一定就是知人。
  • (shown)孔子是以「仁」來貫徹其整個道德形而上學的。其他義、禮、智、信等都是圍繞這個「仁」而闡述。後儒如此排列,好像孔子的學說變成了五個命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