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女 愛與教養

陳秀環(台灣/ 教師)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每個孩子就像是我自己的子女。我在班上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子女的影子,因此以老師的角度,更能理解子女老師的對待、處理方式,也對班上的孩子產生了同理心,所以在帶領、教導他們時,會採取更貼近這群可愛小人兒的方式,因此獲得班上所有家長的認同與支持。

每一次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常常觸動自己反省管教小孩的心境和作法。家長的反應,讓我看到自己擁有的,以及欠缺的,並且讓我能隨時做適當的修正。

而在親師溝通中,我總希望家長目光放長遠,不要只用分數去要求孩子,忽略了孩子應該擁有的能力、行為、態度。讓孩子輕鬆、快樂的學習,這樣學到的知識才是真正長久、屬於孩子的。

*他是個溫文儒雅的孩子,是家中唯一的小孩,爸媽都有工作,而媽媽分享教育的「撇步」是多陪伴。她說孩子一回家,她會放下手邊的工作,陪他聊聊一天的學校生活,談談發生的事情,並聽聽孩子對這些事情的看法、想法,再提出一點意見供他參考。平時也會陪他玩耍、陪他看書、寫作業,所以孩子沒到安親班、補習班成績一樣是一級棒,沒到才藝班直笛、口琴仍然呱呱叫,是因為有愛陪伴!愛啟發了孩子的才能,給予力量,這是每一個家長應該學習的!

*清秀瘦小、臉色蒼白的女孩,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想疼愛她。但是一次晤談後,得知她對以前老師的對待方式留有極深印象且帶著負面想法,讓我心中產生了許多疑問。慢慢的接觸越多,越發覺得她的行為在同齡孩子中,太社會化了。幾次和家長溝通教養方式後,發現她的母親對她嚴如法官,每次都是依法行事,忘了親情的溫暖。而在母親的眼中找不到她的任何優點,唯一能引起母親注意的就是「使壞」,然後討一頓打罵……。

*還有一位媽媽,好學不倦,從學習中反省,並能立即修正教養的方式。她很用心的協助子女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並且保有彈性的空間,讓孩子可以調整改進自己的行為,有這樣的媽媽真是幸福,也是身為人母的我該學習的。

*做父母的常常因為放不下而替孩子做太多,讓孩子認定那是理所當然的。班上有幾位孩子的家長就是這樣,對孩子的生活雜事,事事插手幫忙打點,因為他們認為孩子做的慢沒效果,乾脆自己來比較有效率,殊不知他們已經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更讓孩子不懂、不願承擔責任,這真是現代父母該好好面對的課題!

每位家長都很盡心,以他自認是疼愛孩子的方式教育著孩子。其中,有些家長眼光放的夠長遠,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用心與疼愛,可預見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心中將會充滿感謝和信任。不過,雖然家長的愛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但家長付出的,應該是讓孩子擁有能力的愛,而不是溺愛、寵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假日應該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出國旅遊見識,或者和很久才見一次面的爺爺奶奶互動等,也有家長說要多規定作業,因為他們沒時間沒能力陪小孩,或帶孩子消費購買人生經驗。
  • 找機會全心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是親子相互了解、增進感情的最好方法。
  • 一個約4、5歲的小男生,男孩較活潑坐不住,只見奶奶一直哄著孫子,卻有招架不住之勢。小男孩時而左右搖晃,時而爬到座椅底下,甚至拿起棒子,敲打起座位來。
  • 不忍之心,延伸出現代心理學中的「同理心」。因為同理心,所以願意去傾聽、去理解、去幫助,彼此也有了體諒、包容。父母在汲汲於培養孩子什麼樣的「才藝」時,是否更應該思索,怎樣激發下一代,擁有發自內在,能關照他人與自己的「不忍之心」呢?
  • 早上一位同事來找我,談到她的女兒國中第一次及第二次基測都沒考好,進不了理想的高中,問我該怎麼辦才好。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兒了?如今,走進百貨商店的玩具通道會讓你嚇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燈光向你閃爍著,預先錄製的聲效在空氣中噼啪作響。一切都過於張揚和誇張,到處都是醒目的商標。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兒了?孩子們對世界最初體驗的那些健康又美麗的玩具在哪裡?好在它們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往更少見到。這裡列出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清單,這些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想像力、樂趣、創造力以及與美好現實聯繫的體驗。
  • 「為什麼要生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給我們的人生與家庭帶來哪些快樂與好處,這些也許更真實一些。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