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畫派(四):開創者貝里尼(下)

周錦佩、鄭英男合編
font print 人氣: 119
【字號】    
   標籤: tags:

5、《羅雷丹總督》(Portrait of Doge Leonardo Loredan)

A、


作品檔案→1501年 油彩.木板,61.5 x 45 cm 國家畫廊,倫敦,英國(National Gallery, London)

B、評析:
羅雷丹是1501到1521的威尼斯總督。為統治者繪製正式肖像是威尼斯向來一貫的傳統。總督必須穿戴代表權位的長袍與帽子。貝里尼從羅馬雕刻的胸像得到靈感,以半身像呈現總督面貌,並在欄杆的小紙條附上拉丁文的簽名。由於此畫不僅細緻的描繪了服飾的華麗與光澤,也將羅雷丹的威勢適當的呈現出來,使得這類型的肖像畫此後在威尼斯特別普遍。

6、《草地上的聖母》(Madonna on the Meadow)

A、


作品檔案→1505年 油彩.木板 67 x 86 cm 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倫敦,英國

B、評析:
貝里尼流傳下來的重要畫作中有高達十四幅作品都是描繪聖母與聖子的題材,雖然這是個古老的宗教畫題材,卻因納入大量的風景而展現與前人不同的風貌。

畫中貝里尼運用柔和的線條、強烈的陽光與微妙的陰影使作品呈現些許的朦朧感。畫面的左方樹上棲息著一隻象徵死亡的烏鴉,樹下有一隻與蛇相鬥的白鷺鳥,象徵著善與惡的對抗,但前方的聖母子卻是神態安祥,不受影響,而且在畫家巧妙的安排下,聖母子成為隔開死亡陰影與紛爭的屏障,使右方的農人能安穩、從容的過著農耕生活,雲淡風清,一派自然。貝里尼結合真實與象徵的手法,利用加入的風景表達了恬淡自然的宗教觀。

7、《諸神的盛宴》(The Feast of the Gods)

A、


作品檔案→1514年 油彩.畫布 170 x 188 cm 國家藝廊,華盛頓,美國(National Gallery of Art at Washington,DC)

B、評析:
《眾神的盛宴》是貝里尼一生所畫的最後一幅傑作,尤其是畫在畫布上面,因為他以前所畫的作品大多是畫在木板上的。在木板上作畫需要能小心翼翼的控制顏料,這種工夫使他能夠在畫布上創造出十分精緻的畫面。在貝里尼的生涯末期,他已成為當時最偉大的風景畫畫家之一。貝里尼將一種起源於法蘭德斯的細部描繪和義式畫風相結合,這是以前從來沒有藝術家做到過的。他的描繪戶外光線的能力是如此高超、熟練,使得觀賞者不僅能分辨出是哪個季節,甚至還可看出是哪個時辰。

這幅色彩豐盛的畫取材於奧維德(Ovid,43 B.C.~A.D.17)的《盛宴》(Fasti)中的詩句,描述在一次酒神的盛宴中,生殖神普里阿普斯薩(Priapus)因為行為不檢,在宴會中出糗的事情。
  
畫面最右邊斜躺了一位仙女洛提絲(Lotis)。生殖神禁不起肉慾的誘惑想把仙女洛提絲的裙子掀起來,但是驢子的叫聲使他的企圖歸於失敗而被在座諸神取笑。普里阿普斯薩的尊嚴受傷,便下令每年須提供一隻驢子當成供品當作報復。這幅畫不僅表達了古羅馬風俗的起源,畫中人物的肌膚色調、如彩虹般的服飾,以及前景的小卵石,也充份展現了貝里尼細緻精美的繪畫特質。

《註》畫面中主要的諸神從左邊開始依序是:
塞立納斯﹝Silenus﹞:森林之神,祂帶了一頭驢子。
巴卡斯﹝Bacchus﹞:酒神,長相像一個小孩,戴著一頂葡萄葉頭冠。
佛恩烏斯﹝Faunus﹞:山林之神,戴著一頂松針葉頭冠。
默丘利﹝Mercury﹞:信使之神,祂帶著一根節杖。
朱比特﹝Jupiter﹞: 天神,萬神之王,祂帶了一隻老鷹。
一位不知名的女神,手裡拿著一種代表婚姻的果實。
潘恩﹝Pan﹞:一個半人半獸的神,戴著一頂葡萄頭冠,吹著一把牧笛。
尼普頓﹝Nepturne﹞:海神,祂帶著一根三叉戟。
洛提絲﹝Ceres﹞:農耕女神,祂帶了一穗麥子。
阿波羅﹝Apollo﹞:光明之神,祂頭戴桂冠,手持文藝復興時代的樂器七弦琴。
普里阿普斯薩﹝Priapus﹞:生殖之神。
洛提絲﹝Lotis﹞:水泉女神﹝naiad﹞之一,祂代表貞潔。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丁托列多的原名叫雅各.羅布斯迪(Jacopo Robusti),出生在威尼斯,因為父親開染坊為業,人們就叫他「丁托列多」(Tintoretto),即「小染匠」之意。丁托列多從小喜愛繪畫,常常在染坊的牆上、地上亂塗,於是他的父親將他送到提香(Titian)的畫室去學藝。提香是當時「威尼斯畫派」最傑出的畫家,可是丁托列多作畫時常有自己的主張,常常不遵守老師的指導,因此不受提香的喜愛,甚至將他趕出畫室。丁托列多並未因此氣餒,反而努力鞭策自己,立志要將「提香的色彩和米開朗基羅的形體」結合起來。後來,他果然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使作品兼有兩位大師的特長(註1)。
  • 丁托列多的原名叫雅各.羅布斯迪(Jacopo Robusti),出生在威尼斯,因為父親開染坊為業,人們就叫他「丁托列多」(Tintoretto),即「小染匠」之意。丁托列多從小喜愛繪畫,常常在染坊的牆上、地上亂塗,於是他的父親將他送到提香(Titian)的畫室去學藝。提香是當時「威尼斯畫派」最傑出的畫家,可是丁托列多作畫時常有自己的主張,常常不遵守老師的指導,因此不受提香的喜愛,甚至將他趕出畫室。丁托列多並未因此氣餒,反而努力鞭策自己,立志要將「提香的色彩和米開朗基羅的形體」結合起來。後來,他果然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使作品兼有兩位大師的特長。
  • 受到當時盛行的人文主義注重現世生活的影響,加上繪畫的贊助者或訂製者皆是王公貴族,使得威尼斯的畫家即使繪製宗教題材的畫作,也帶著濃郁的世俗化色彩,並喜歡借助神話故事來詮釋與描繪統治階級追求歡樂的豪華生活與宴會場景,促成歷史畫及裸體畫的興起。
  • 貝里尼是威尼斯十五世紀最著名的畫家,他奠定了「威尼斯畫派」的基礎,該畫派使威尼斯成為文藝復興後期的中心。他創新了許多新的題材,並且在繪畫形式和配色上帶給大眾新的感受。
  • 貝里尼詳盡精確描繪自然的一切,但仍不忘記適切地表達宗教性的寓意,例如岩石表面閃耀著意味神聖的光芒;山石的堅硬也象徵修行者堅定的意志;在畫面中心啃食樹葉的「白兔」其實才是真正的焦點:牠代表了聖潔,也影射了聖傑若姆的超然物外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愛硯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硯石各具風格,件件值值細細品味。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集結北院及法國、荷蘭、日本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呈現16世紀亞洲、歐洲、美洲經由航行所展開的交流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