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河在呻吟(39)中國最大的土地糾紛案

──雅長伐木場與當地農戶的衝突
韋登忠等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二、罰 款

砍掉桐林為了占土地,占土地為了能從土地上賺錢,倘若不用這樣轉彎抹角,既省力省事又省時。罰款分兩類:一類是以「牛馬進入林區」罰款,另一類是以「進入林區開荒」罰款。要是嚴格按照「他們都屬於林區內的農民集體」,甚至菜地、宅基地都屬於林場的土地。只是一類罰款通常是以牛馬進入林場已雇人開墾的那些區域,罰款的數額不是很大,但要討價還價,否則,有時罰款的金額比牛馬的價格還要高,也有時是只要牛馬離村子遠一些就被某些人拉到場部,至於牛馬是否已經進入已開墾的區域,失主從不去勘查也不問個究竟。

一類罰款是一陣風,是「運動」,是「嚴打」,林場組織一組隊員不定期下到各村屯去抓捕,張貼公告要失主交錢贖回。二類罰款情況較為複雜,「四固定」「自留山證」界定范圍攻全屬於林區,劃給那一點「生產生活用地」貧瘠面積又小,有些農戶在上面根本就沒有耕地,政府也沒人組織把那些土地平均重新分配。別無選擇,只有冒險,種了變罰,罰了又種,你抓我就跑,你走我又種,其實林場暗地裏也希望村民去耕種,否則罰款從何而來。可為了證明「罰」的合法性,為了借助司法文書、檔案的進一步確證「這是林區」,也為了體現國營林場的權力,偶爾還是要抓幾個村民去坐監獄甚至判刑。

第一次下村瞭解時因時間倉促,第二次去時沒有人提起罰款,直到幾天後才猛然想起,又去訊問村民,只收錄了以下幾個村屯的部分情況。並且這裏記錄的是事件,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評判是非,不想費筆墨去討論對錯,每一個個案都有其具體的細枝末節,不容易一言以撇之。

「牛馬進入林區」被罰部分的統計

種地被罰林木損失賠償款部分統計



以上資料有些是村民記錄,有些是口述,有些沒有發票,有些有林場開的罰款收據。牛馬「進入林區」被罰款,村民要發票,所罰的數額就大,不要發票時還能討價還價。村民要的是牛馬,那些錢進了誰的腰包無關緊要。

種地被罰的數額大,不開票也可以討價還價,即使開票,發票上的數額不一定就是被罰款的數額。如那成屯的王志忍,2002年1月4日桂NO.1649035收據上(經手人黃家古,收款人王橋永)「因毀林開荒交來損失賠償費2000元」,事實上王志忍當時交給他們的是10,000元,「只要交10,000元就不抓你」,本來不給發票,王擔心他們說話不算數,再三請求才得到那張2千元收據。一萬元對一個農民是個龐大的數字,不過與同村的岑亞傑、岑細可(女)、李氏烈(女)相比,他算是很明智的,因為這三人後來的花銷都超過萬元,並且還被投入監獄好幾個月。

在那混沌的世界裏,林場小幹部們和幹警們有什麼必要廉潔奉公呢?倘若想潔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不是蠢蛋就是要被人笑掉牙齒。那些抱著大西瓜的大幹部們壓根兒就不在乎這些小芝麻。

然而,那些不給百康村想里屯、賴林屯、偉蘭屯開「牛馬進入林區」罰款收據的小幹部們差一點受批評。2002年某月,樂業縣檢察院趕集日到雅長鄉作關於怎樣揭發檢舉的普法宣傳。三個屯的村民們在檢察院當場表態幫他們申冤後把統計材料(表中所列)寫成訴狀交到縣檢察院,「我們還以為這天底下還會有好人,結果呢!他們在臺上說得那麼好聽只是哄哄我們農民而已。」

罰款是林場與周邊村民糾紛的一種結果,罰款給林場倒是帶來一點小利,塑造了一種權威,但不足以體現其合法性,只有通過公安機關,司法機關以「保護合法財產」去罰款甚至逮捕判刑,國營雅長林場的利益才能得到永久的保證。(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紅水河在呻吟》記錄的是紅水河——珠江水系主幹流沿岸農民的一些現狀,正如戰爭是49年前中國的特徵,階級鬥爭是毛時代的特徵,計劃生育是鄧、江時代的特徵,《呻吟》也許算是我們時代的一個特徵吧。
  • 《紅水河在呻吟》不是小說,不是文學,也很少評論,她只是一堆堆材料,是紅水河及南、北盤江流域農民生活的一些片段,是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這一帶農民的某些歷史記錄;從某一角度,她即是當代中國農民的一些生活現狀,興許也是當代中國農村的縮影。
  • 「農村移民補償」第一大項是徵用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費,共有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塘地、宅基地。在中國,有很多很多 「國家機密」不讓農民知道,天生橋一、二級電站貴州、廣西移民們的家園被淹究竟有多少畝? 按上級規定單價究竟應得多少補償?
  • 2008年8月23日,巴結鎮中心村村民代表王利珍、黃亨興等向市政府又遞交「遺漏項目報告」,共16項,其中第12項、第15項前有敍述,還有一些項目他們不瞭解,我將作一些補充。
  • 房屋屬於個人補償部分,每家每戶房屋大小不一,結構也不盡相同,許多村民並不知道自己房屋面積有多少,兩棟幾乎一樣的房屋,一棟給你180 平米,另一棟給你150平米,「雙胞胎都有大小,何況房屋呢」,即使你請村組幹部實地丈量,「你們丈量的方法不對」!
  • 巴結鎮中心村共12個村民組,搬遷人口約3,000人,是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貴州、廣西淹沒最為嚴重的村寨。中心村歷史悠久,文化較為發達,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不少,為了移民補償,中心村先有13人代表(因與移民部門關係緊密而被村民罷黜)以及後來又有王利珍、黃亨興等移民代表數年來不懈努力…
  • 阿哩組與壩達章鄉際山林村五組、米斗村五組情況相同,他們有些二次搬遷,有些三次搬遷。第一次搬遷到移民工作隊測量確定的後靠點,建房後又被水淹;第二次搬遷到指定的後靠點,又因山體滑坡或是後備資源不足等第三次外遷或繼續後靠。
  • 際山林村有5個組,一、四、五組被淹,主要是淹田地不淹房屋,屬於單淹戶。房屋得不到翻新,田地卻沒了,只有少數農戶因房子距江邊太近,按照風險區搬遷,房子被強行拆除,無論大小,每人補助6,325元。
  • 2005年底,當我準備著手去瞭解天生橋移民狀況時,一位原巴結移民同事說:「移民的錢被剋扣,告了近十年也告不翻,原因是當時州裏的某些領導拿移民款去廣西北海炒房地產,虧本後以至於現在即使想補也沒錢發給移民」。
  • 自古以來,中國農民都處在社會最底層,他們深知這一點,因此,只要是非農民,無論屬於哪一個階層,農民們都沒有想到要同他們爭高低,沒有想到要與他們比貧富,農民們參照的對象也就是農民那一階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