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購物天堂梅西百貨(Macy’s)的故事

人氣 161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旭生報導)在美國,沒有人會不知道“梅西百貨”(Macy’s),大部分美國人曾在梅西百貨買過東西,包括華人。可是梅西百貨為何叫這個名字?如何發家?其規模到底多大?其經營特點是甚麼?能說出來其中一二的恐怕寥寥無幾。今天本文就為大家解開個中謎團,讓大家對這個美國銷售業的旗艦品牌有個更加清晰的概念,或許對本文的一些讀者有所啓示。

梅西百貨的發家史

顧名思義,梅西百貨當然是由梅西家族創立的。時間回溯到1858年10月28日,時年36歲的羅蘭·哈賽·梅西(Rowland Hussey Macy)在紐約曼哈頓的14街和6大道的交界開辦了一家百貨店,名為“R. H. Macy’s。開業第一天,他的總銷售額為$11.08美元(折合今天的$279.82美元)。

梅西家族並沒有掌控這家新公司很長時間。1877年梅西先生在法國去世,1895年梅西百貨被斯特勞斯兄弟(Isidor and Nathan Straus)併購。斯特勞斯家族買下梅西百貨之後,開始對其進行擴建。

1902年,梅西旗艦店遷入34街和百老滙街交口的希洛德廣場(Herald Square),後來幾經擴建,最終“鯨吞蠶食”了整個街區,位於34街和35街、百老滙和7大道之間。該店由知名建築師設計,採用派拉丁式的外觀(Palladian facade),並不斷進行小型外部裝飾,現已成為“國家歷史性地標”之一。店內有一部老式升降梯,是現存的仍在運行的少數幾個木製的升降梯之一。


梅西百貨位於希洛德廣場的旗艦店曾是全球最大的百貨商店。(EMMANUEL DUNAND/AFP/Getty Images)

該旗艦店佔地近20萬平方米,曾長期佔據“全世界最大商店”的寶座,目前這裡仍懸掛著巨幅標誌-“The World’s Largest Store”。該寶座於2009年讓位於韓國釜山的“新世界購物中心”。

梅西百貨的擴張之路

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梅西百貨開始向外地擴張,開始併購各地現有的百貨公司,首當其衝的是位於俄亥俄州托來多市的LaSalle & Koch(於1924年)。後又先後併購位於亞特蘭大、新澤西、舊金山和堪薩斯等地的百貨公司。

從1983起,梅西百貨開始在外州開設自己的分店,第一家開在邁阿密近郊的阿凡圖拉市(Aventura, Florida)。之後陸續在佛羅里達、休斯頓、新奧爾良、達拉斯等地開設新的梅西百貨分店。1986年當時的管理層雄心勃勃的想吞併當時規模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聯合百貨商店(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s),結果敗北。不料想六年之後,梅西百貨因擴張太快而經營跟不上,1992年申請破產,進行資產重組,將公司分為東部分公司和西部分公司。

1994年,富有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發展迅猛的聯合百貨將梅西百貨併入自己旗下,成為梅西的新主人。併購梅西百貨後,聯合百貨對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組,並繼續向外擴張。翌年購入中西部的百老滙百貨公司,壯大自己在加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地的實力。很快,梅西百貨成為加州舉足輕重的零售業巨頭。截止2005年七月,梅西百貨已經在美國擁有424家商店。

然後,梅西百貨又上了一個大台階。聯合百貨於同年2月宣布,以$11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另一百貨零售業巨子“梅氏百貨公司(May Department Stores Company)。收購以後,聯合百貨控股的商店超過1000家,年銷售額超過$300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大連鎖百貨公司(僅次於希爾斯百貨公司Sears Holdings)。

聯合百貨意識到統一品牌的重要性,並開始將麾下的部份分店改回梅西百貨的統一名稱。這一策略大受歡迎,銷售穩步上升。所以收購的300多家梅氏百貨全部更名為梅西百貨。2007年2月底,聯合百貨公司全面更名為梅西集團公司,旗下掌管梅西百貨和布魯明代爾(Bloomingdale’s)兩大品牌的百貨商場。


梅西百货公司在辛辛那提的总部。(Scott Olson/Getty Images)

梅西百貨目前的規模

截止到2010年,梅西百貨共開設800多家分店,總銷售額約$234億美元,純利潤約$3.5億美元。在2010年的財富500強排名中,梅西百貨名列第103位,較去年的第96位下降了7個名次。跟零售業的龍頭老大希爾斯百貨公司仍有很大差距(後者排名第48位),而且梅西百貨近年來受經濟影響較大。

即使如此,梅西百貨的實力仍不容小視。在中高檔商品的零售行業,梅西百貨仍高居榜首,凌駕於同檔次的Nordstrom、Dillard’s和J.C. Penny等連鎖商場之上。梅西的全美員工總數超過16.7萬,接近關島的總人口。如果將其視為一個主權國家,它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可排名全球第36位,約等同芬蘭全國的水平。

梅西總裁談經營

在全美經濟衰退,很多大型商場難以為繼的艱難時刻,梅西百貨是如何經營的呢?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執行官郎德格蘭先生(Terry Lundgren)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利用現代科技節約開支;二、在商場推行個性化服務;三、擴大商場的品牌效應。

郎德格蘭上任不久,就開始對各級人員的職能進行集中管理,積極的引進最新的電腦技術,對所有的顧客進行管理和服務。因為工作效能的提升,公司得以節約數億美元的開支。


梅西百貨永遠都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DON EMMERT/AFP/Getty Images)

與很多小巧的當地商場比較,大型連鎖商場往往很難給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因為規模太大而“尾大不掉”。郎德格蘭於2009年二月推出“我的梅西百貨”計劃(My Macy’s),率先在20個商場進行試點,讓商場當地化,盡量迎合當地顧客的特別需求。每個地方的梅西百貨都根據當地特色而進行個性化調整,而非採用集團公司的統一規定而“一刀切”。

“我的梅西百貨”大獲成功,郎德格蘭將這個本地化的策略迅速推廣到全美的所有都會區。這個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讓梅西百貨在經濟衰退期避免受到重創。因為這一成功,梅西百貨也獲得華爾街的首肯,花旗集團(Citigroup)的分析師去年對梅西百貨的信用評級給予升級。

另外,梅西百貨的全美品牌效應也被郎德格蘭用的淋漓盡致。對於普通顧客,“梅西百貨”的品牌就意味著品位和質量保證。另一方面,梅西百貨的全美架構也給那些需要開拓全國市場的品牌商品提供了絕佳的平台,所以他們可以跟很多頂級設計師和很多品牌簽訂獨家銷售協議。

郎德格蘭舉例說,知名服裝品牌湯米·希爾費格(Tommy Hilfiger)經談判後,將其商品撤出原先合作的商場,與梅西百貨簽署獨家經銷協議,後來其美國銷售額成長非常迅速,兩大品牌相得益彰。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著名的家居品牌瑪莎·史都华(Martha Stewart)也是其中之一。

正因為管理團隊的獨到眼光,經營商品的卓越品質,和工作人員的貼心服務,才使梅西百貨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品牌和美國人的購物天堂。

相關新聞
紐約大罷工 梅西百貨﹑網路購物熱鬧滾滾
費城第一家梅西百貨公司開張
組圖:紐約梅西百貨感恩節大遊行
【圖片新聞】梅西百貨燃煙火慶150週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