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風徐徐夏日話說扇面畫

作者:紫翎
font print 人氣: 9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扇子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自上古時期出現,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扇子隨著朝代發展,由最初的障面、遮陽擋風、納涼,逐漸形成在扇面上題詩作畫,其雅緻精巧的構造與書畫藝術的結合,逐步匯入中國畫的發展大潮。

扇面畫」主要有團扇摺扇兩種,為便於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稱為扇面。「扇面畫」在唐代已經時興,宋元廣為流行。至明清以來,文人墨客莫不精於此道;及至清末民初,已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

書畫作品中,無論是中堂、橫幅,或是長卷、立軸,抑或精緻的冊頁、斗方,皆為方形。扇面畫卻以特殊的圓形、橢圓形、拱形等曲線構造為主要型制,產生迥然不同的審美品味,既活潑靈巧又精緻典雅。尺幅雖小,空間無限。

扇子的功能是多元的,不僅具有消暑驅熱的實際作用,也承載了文化上的內涵。在戲劇裡,它成為一種表明人物身分、地位、性格的重要飾物和道具: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手持的那把羽毛扇,已成為智慧、人品的特別象徵;風流、儒雅的小生手執摺扇;活潑、俏皮,輕撲流螢的小姐、丫鬟手執團扇;媒婆的手中不斷搖動著一把大蒲扇,強調了三姑六婆的形象特徵。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饋贈親友,始於三國魏晉。在素絹團扇上作畫的最早記錄,見諸於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主簿楊修為曹操畫扇,不小心滴下了墨點,就順勢畫成一隻蒼蠅。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是文獻記載中首位在扇子上題字的書法家,其子王獻之則是開畫家畫扇之風的重要人物。《太平廣記》記載,王獻之擅長繪畫,一次他為將軍桓溫畫扇,因為筆誤,畫成了烏駁牛,又書《駁牛賦》在扇子上,書畫一體,極為精妙。

宋代以前的扇畫皆指團扇畫,宋朝的扇畫也多是團扇形式。如:宋徽宗趙佶《琵琶山鳥圖》,梁楷《秋柳雙鴉圖》,夏圭《松溪泛月圖》,林椿《梅竹寒禽圖》,馬和之《月色秋聲圖》,李嵩《夜月看潮圖》,張茂《雙鴛鴦圖》等。此時團扇繪畫逐漸由宮廷流傳到民間,題材涵蓋了花鳥、山水、人物等畫科。

團扇畫幅比較小,畫法亦十分細膩,這種在團扇上畫畫的雅習,開啟了中國小品繪畫的先河。如趙伯驌的《風檐展卷》,描寫士大夫優雅清閒的生活形態,畫中還畫有端茶的茶童,畫旁還有清高宗乾隆的題字:「常言開卷胥有益,其益公私亦自殊。不識風簷沉思者,心於為己為人乎。」題得好,小得好,精緻之極。

團扇盛行於西漢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間,宋代以後又與摺扇齊名,深受妃嬪仕女、文人雅士的喜愛。團扇一般由面、框、柄和流蘇墜飾四大部分組成。扇墜是裝飾,而面、框和柄三者則是必要組件。團扇扇面採用絲織的絹素,可以分為素絹、金(銀)絹和色絹三類,稱為「紈扇」或「齊紈扇」。團扇的扇框與柄的材質也甚講究,有骨、玉、象牙等,一般以竹和木為主。扇框與柄的用料通常一致,框用竹,柄也用竹。框若加漆,柄也加漆。雕漆則比較精細貴重,有「體漆」和「剔紅」之分。

摺扇一名「摺疊扇」,又名「聚頭扇」;收則摺疊,用則撒開,故又稱「撒扇」。摺扇扇面中,紙本扇面是應用最廣的一種扇面,可隨身攜帶,可隨時拿出來展示、欣賞,所以又有「懷袖雅物」的別稱。

中國古代的文人、藝術家喜歡在扇面上畫畫、寫字,既可用來美化、裝飾,又可抒發情感,在扇面上展示才氣,抒發情懷,或互贈扇畫留念,這都是古代儒雅文士的生活藝術。宋朝著名的畫家范寬、蘇東坡,明代的著名畫家仇英、唐伯虎,清代的吳昌碩、石濤,以及當代的徐悲鴻、齊白石等都曾在扇面上作畫。畫家在扇面小品畫裡多求直抒胸臆,心態輕鬆,簡潔而自然,因此,也可說是一種自娛的最佳形式。

摺扇有四個邊,一般由左右兩條直線和上下兩條弧線組成,扇面上寬下窄。在扇面上繪畫要考慮扇面的外形,構圖安排景物時,往往先在扇面上畫出淺淺的水平線,以免景物隨扇子弧線傾斜。但在特殊情況下,景物也會順著扇面弧線彎曲來布局。通常在作畫完畢之後,要提上詩詞或畫名、落款,再加鈐印。題字分橫豎題兩種,豎題依斜線斜寫;橫題則依弧線。文字書寫因扇面上寬下窄,為避免下方過度擁擠,大多一行多字、一行少字。

中國扇面畫,已逐漸發展為欣賞用的藝術品;以字畫入扇面,賞心悅目,帶給人美的感受。它是一種融合生活實用與美學欣賞價值的精美工藝品。炎炎夏日,緩緩欣賞扇畫之美,細細品味、咀嚼其中的意蘊與內涵;心靜了,蟬鳴滿耳間,薰風徐徐……。@#

責任編輯:鄭之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是唐朝最著名宮廷樂舞,也是一部影響很大的歌舞大曲。最初用於宴享,後用於祭祀,屬武舞類,與文舞相對。
  • 顧愷之多才多藝,善作詩詞、精於書法,尤其擅長繪畫。因為他的才華多元,當時的人稱他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他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
  • 美國是大中華和日本以外收藏中國書畫最多的地方,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則為其最重要的收藏地之一,藏品規模可用宏富形容,僅經《石渠寳笈》諸編著錄的珍品就多達24件。正在展出的中國書畫精品特展(第二期)是該館為慶祝亞洲部成立一百週年而策劃,側重五代宋元的呈現,將至10月11日結束。
  • 《匡廬圖》是一幅立軸,梁代(五代後梁)荊浩的作品。水墨畫,材質是絹,「絹本」就是畫在絹上的作品。是一幅尺寸很大的作品,稱得上是屏風式的「大中堂」。 荆浩畫像。(網絡圖片)荊浩在中國水墨、山水畫的演變史上是一個關鍵性人物,他的特色就是擅畫巨碑式的山水畫。就像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一樣,都是很標準的巨碑式山水。
  • 你以為「圖文部落客」是現代產物?走進中研院文哲所李豐楙研究員的收藏世界裡,你會發現老祖宗將「文字」化為「圖像」的功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被用來祭祀祈福,或作居家擺設的圖像,其中蘊含的文學與宗教意義,早已普及於古人的日常生活。
  • 中國畫藝術是要有深厚民族文化做積澱的,如同慢火烤地瓜,才能熟透,短時的猛火會燒成地瓜碳。
  • 好的畫,不是耗費時間磨、描出來的,但要有足夠的時間醞釀,這個過程是畫家在自我的世界裡惝徉,長時間的藝術構思習慣而成。
  • 唐寅是明朝人,「明四家」之一,又號稱「江南第一才子」。相傳唐寅年少時拜沈周為師,跟沈周學畫。
  • 唐寅的山水畫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使用的皴法不多,但卻能營造出豐富的質感。對岩塊的屬性與岩石本身的結構做靈活變化。在不斷地臨摹、試驗中,創造出一種金剛石般質地的山岩。
  • 北宋是一個藝術氣息非常濃厚的朝代,北宋的皇帝沒有一個不喜愛詩書繪畫的,宋徽宗趙佶在詩書繪畫上極具天賦,創出瘦金體的字體,獨有的「鐡畫銀鉤」譜出的曠古絕唱,不但已載入史冊,並留芳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