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週:中國新保護主義 官媒喊打外商

人氣 2

【大紀元2011年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對外商來說,今年在中國經商很辛苦。四月份,英荷消費品巨擘聯合利華(Unilever)因公開宣布提高售價,當局指其慫恿民眾屯貨居奇而被罰款308,000美元。

七月份,速食連鎖店肯德州炸雞(KFC)被中共國營媒體嘲笑,說他們在上海和廣州的連鎖店使用粉狀豆奶,而不用新鮮豆奶。十月份,意大利奢侈品牌古馳(Gucci)被指控深圳專賣店虐待員工。為此,所有的外商都公開道歉,古馳還開除了兩位店經理。

《彭博商週》近日報導,新保護主義的重頭戲是打擊沃爾瑪與家樂福。元月份,這兩家外商的19家零售商店都因標價誤導被罰款。本月稍早,他們也因長沙門市店賣過期的產品而被罰款。之後,重慶當局指控沃爾瑪用一般的豬肉混充有機豬肉出售,沃爾瑪因此暫時關閉13家連鎖店,還被罰款573,000美元,37名員工被拘留。最後,兩名中國高管離職,該公司還公開道歉。

越來越多的商業觀察家認為,一連串對外商企業的打擊是中共當局新保護主義的象徵,這些動作通常由地方政府帶頭,目的是打擊中國全境的外國投資者。他們還說,導火線是國內經濟遲緩,廠商陷入割喉殺價競爭,本土品牌深受其害,官員希望打擊那些讓本土企業落後的外商。

顧問公司Access Asia的共同創辦人法蘭奇(Paul French)說:「超市是一個外商將本土廠商徹底擊垮的產業」,「(中共的)態度是:為什麼要在這場競賽中辛苦拉抬自己的人,而不去整垮外商呢?」

重慶市工商局執法局一處處長唐川辯稱:「我們不是針對沃爾瑪。」指出自2006年該公司在重慶已有21次出售過期或不符標準的食品,以及廣告不實的記錄,「我們希望警告其他零售商,淨化整個產業。任何違反法令的商家,不論外商或本地商,規模不論大小,都會被處罰。」

美國商會2011年調查發現,在中國境內,近1/4的美國企業指出「中國保護主義增加」是他們所面臨的最大風險。上海諮詢公司中國市場研究集團 (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創辦人雷小山(Shaun Rein) 認為:「這些外商要取得執照許可越來越困難,他們不像以前那麼受到歡迎。」「因為他們的資金已不像過去那樣被需要了。」

在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前,中國的零售業、銀行業與保險業都禁止外商經營。今日,這樣的禁令不復存在,但取而代之的是更狡猾的保護主義。官方掌控的媒體往往會將外商的「小違規」擴大報導為國內「重大事件」。指控零售商違反品質標準是很常見的戰術,此外還有「價格詐欺」或標價不清楚等指控。這就是為何沃爾瑪與家樂福會在今年被中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控的原因。

官方掌控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網絡上說:「詐欺的行為,例如操弄原始標價,以及用混淆的標價誤導消費者,都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Access Asia公司另一位創辦人和總經理克拉比說:「他們(中共當局)對外資零售商真的很嚴厲。說這個產業曾是公平的競技場並非事實。」

零售業成為中共新保護主義戰場的一個原因是,中國每年700億美元商機的大型零售市場還有搶食的空間。據統計,到2015年該市場規模將可望倍增,增幅遠超歐美各國。目前中國雖有30家大型超市廠商,但多數都沒有全國的知名度,反觀美商沃爾瑪在中國市占率達11.2%,法商歐尚(Auchan)市占率12%,都比本土第一品牌華潤創業的9.8%高。

雷小山還說:「透過打擊高知名度的外資零售商,他們(中共當局)的訊息已傳遍全中國的消費者與供應商。」「他們了解,他們拘留幾個沃爾瑪員工可達到全國打擊外商的效果。」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歐盟:中國不開放投資 歐洲將加強保護主義
美國商務部長敦促中國遏止保護主義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中國產品遭圍堵
言行不一 中國大搞地方保護主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