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十八大前為中共官員開「藥方」

人氣 1

【大紀元2011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11月8日,中共官方媒體發表社論《以「平常心」積極迎接十八大》,值得注意的是,此社論發表的背景正是中國正處於兩起公民運動方興未艾之時。評論認為,這篇社論是當局針對各級官員開出的一劑「藥方」,但此時正是中共高層不安的「癥結」所在。

《環球時報》對各級官員開出「藥方」

《環球時報》在這篇社論中說,由於十八大前後會涉及並帶動一系列人事安排,黨內外普遍有一旦某個地方「出事」會帶來相關人事影響的看法。社論說,不同群體、不同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也越來越不拘一格,採用「倒逼」等極端方式的在增多。這種環境下如果國家和社會存在明顯的「敏感期」和「確保不出事」的期待,這在客觀上會造成極端訴求甚至對抗行為的增多。

社論認為,要保持中國全境的「絕對祥和」已無可能,互聯網能瞬間把一個地方的小事放大成全國性事件。社論最後強調說:「我們對環境的要求過高,一個小事就有可能擁有了破壞大氣氛的輿論能量。應該剝奪它們的這種能量,讓小事回歸小事的本位。」

對此,國際時事評論員文昭認為,社論中所指的「平常心」,誰在十八大召開前心裏會感到不平常呢?不是中國大眾,而是中共各級官員。此社論正是針對中共各界黨政官員的,因為此時越接近十八大這個敏感時期,各級官員就越擔心在自己所管轄區域會出現大的事件,從而揹負政治責任並遭到「處理」。

文昭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此社論既強調十八大的重要性,涉及了眾多中共人士安排,同時又擔心各級官員『過於緊張』,患得患失,或『捂蓋子』採取更強硬的壓制手段,反而激化矛盾引起更大反彈。此社論開出的『藥方』就是保持一個『平常心』,說明白些,以前怎樣的維穩方式還保持,不要緊張的『超常』。其實這種矛盾的心態也正是此時中共內心的寫照,同時這也正是導致中共高層此時不安的『癥結』所在。」

社論背景恐影響「十八大」權利卡位

在中共官方的社論中對各級官員開出了這劑「藥方」的同時,正是中國公民運動如火如荼在進行的時期。

在成千上萬的支持者通過各種途徑捐款表示支持艾未未之後,11月7日,《環球時報》發表署名評論,稱艾未未如此向支持者借款,「這樣做涉嫌非法集資。」

據艾未未在網絡上公佈的最新信息顯示,截止2011年11月9日24:00,艾未未借債總額6,725,139元,交易24,801筆。其中支付寶18,633筆2,412,387元,建行卡3,710筆2,585,068元,paypal收792 筆290,522元,現金290筆802,019元,郵局匯款1,376筆635,144元。

著名時事評論員伍凡認為,這篇社論的背景與近期陳光誠和艾未未事件不斷受到國內外關注有關。此時正處中共十八大權利更迭時期,中共當局不希望期間發生重大事件影響既定的人士安排。

伍凡對大紀元說:「社論中提到『互聯網能瞬間把一個地方的小事放大成全國性事件』,其實在一個地區所發生的事件無論多麼慘烈,在沒有輿論媒體監督之下,它都局限在地區性事件中。而此時網絡的發達,打破了中共的『一言堂』,再小事件也會演化成大事件。陳光誠事件如沒有網絡傳播所起的作用,中國甚至國際社會都無從得知他所遭受迫害的實情,所以中共一直視網絡如芒在背,但想完全制止已不可能。」

伍凡最後還表示,就環球這篇社論的根本目的,說明白了就是中共一切皆從政權穩定角度考慮,與專制維穩聯繫著,它不會考慮人心是否相背、道德如何下滑,維持少數集團利益才是其根本。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香港特首選舉 上演中共權鬥鬧劇
中共和網民在微博管控上展開拉鋸戰
十八大前學者籲黨內分權制衡 專家解讀
微博管控凸顯中共恐懼 官民拉鋸大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