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54)

上集-第三章:監獄歸宿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1960年1月26日下午兩點鐘,魯召叫我將行李收拾好,同他一起坐上了一輛公共汽車。來不及同朝夕相處的夥伴告別,他們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目送我上車,也不知該向我作怎樣的表態,因為實在不知道,這是臨時的調動或是分批離開南桐。他們不知道,我就此與他們分別了。

車剛開動,我便怯生生地向魯召問道:「把我調到哪裡去?」他看著我淡淡一笑,從那笑裡分明泛出了一絲可憐,只說了聲:「等一會兒你就明白了。」

我在晃動中昏昏睡去,不知走了多久,只聽見車窗外面有人在喊:「萬盛到了。」

萬盛的市容於我已無任何興趣,我拎起背包和行李,跟著他就像一隻拖著去屠宰的羔羊。當時,我根本沒有被逮捕的預兆,我想知道的是,我究竟調到什麼地方去。魯召看著我天真的模樣,好像是跟著老師去上學一般,所以一路上對我非常放心。

我跟著他來到一處綠茵覆蓋的土牆門口。

魯召獨自走進了辦公室,將我一個人留在哪裡。我將自己破爛的衣物和「行李」放在牆邊,呆呆地站在那裡等候了足足半個小時。

突然,監獄的邊門打開了。兩名警察吆喝著從門邊湧出來的十幾名光頭囚犯,他們一律穿青色囚衣。我猛然想到七年前,我在北碚看守所遠遠看見那壩子裡也是這般模樣的人。一個信號才迅速地閃過了我的大腦:「我被關進監獄中了。」由是我想到在那個年代不知有多少人,就這麼輕而易舉地下獄了!

倘若在兩年前我會驚得全身顫抖,但經過這兩年的磨難,似乎有一種久臨其間而不覺其險的感覺,腦子裡還浮動著大煉鋼鐵時種種恐懼,而今脫離那裡反而感到輕鬆,認為隨便往哪兒送,都比叢林的煉焦場好。(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按中國民俗,三十晚上是要通宵守歲的,所以我們大家都不準備睡覺。王大爺的精神特別好。也許,今晚上這熱鬧的氣氛打破了他長期獨居的沉悶,看得出他是一個地道的中國老式農民,兩杯白乾下肚,便打開了話匣
  • 我們是一九五九年四月初從界牌農村回到叢林煤礦,第二次回到這裡,第一景像是人流如海,熱鬧非凡。在那狹窄的叢林街旁,佈滿了臨時搭起的蓬帳,裡面擠住著從重慶、南桐各地調集來的「煉鋼大軍」。
  • 當時我們實在沒有興趣關注這些「設備」,我們只顧著吃飯和完成交給的勞動,我們只望著盡早回到學校的一天。
  • 我將要離開時,老漢走出門外,揀了一小指稻草,教我挫草繩,然後把挫好的草繩,套在腳跟上撓結打扣,便牢牢的捆在我的腳板上,護定我的腳跟踝骨,踏下腳覺得挺輕快。他告訴我:「這叫腳碼子,山裡人是從不穿鞋的,雨天路滑隨便在那個草樹上,挽上這腳碼,爬山利索又不容易滑倒。
  • 有一天,天下著大雨,白果山已無法上去,王懷壽決定扎雨班,同時派了四個人把郵件和報紙從南坪取回來。上午十點鐘左右,值班人發現臨時保管室的門關著,聽見派去南坪的四個人正小聲說話,側耳聽到說話的人楊治邦。
  • 洗練場僅用了不到一個月就完工了。我們這支勞動突擊隊接受了運送鐵礦石的任務,轉戰在通往煉鐵廠的馬路上。
  • 第二天,王懷壽一臉嚴肅向大家宣佈了一椿令所有人振奮的特大好消息:國慶節前由金校長親自率領的工作組,將來叢林檢查一年半以來對右派的思想改造工作。學校將根據在座的人所表現的好壞,考慮給接受改造的人摘掉帽子。
  • 國慶節過後,不知道是出於王懷壽進一步收縮監視圈,以加強管理,還是出自叢林煤礦的某一管理人員的建議,我們全體「右派」集中到煉焦場從事專門的出焦勞動。
  • 我們心裡發慌,又累又渴,滿身的毛細孔已被焦碳的灰塵粉末堵死,除了眼睛還能吃力的眨動,一身像被捆住一般,也罷,休息一下再作計議。
  • 兩個已在白天出焦時耗盡了體力的年青人,抬著滿筐煤炭,在昏暗不明的練焦場高一腳低一腳踉踉蹌蹌前進,稍不留神,兩人中只要有一人被路上的一塊石頭絆倒,那麼兩個人就會連帶那滿筐煤炭,跌倒在路上,最輕也要擦破表皮,跌傷韌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