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古硯天下奇 古人與端硯

路聖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922
【字號】    
   標籤: tags:

端硯,在中國四大名硯中尤以稱著。端硯歷史悠久,據清代計楠《石隱硯談》記載:「東坡云,端溪石,始出於唐武德之世。」

端硯石出產在廣東肇慶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七星岩北面的北嶺山一帶,石質細膩、滋潤,發墨不損毫,呵氣能研墨,石品花紋豐富多彩,研出的墨汁油潤發亮,層次豐富,蟲蟻不蛀。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賦詩贊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硯始名

端硯界有一個婦孺皆知的「梁舉人」的故事。相傳唐代初年,一次科舉會試時京城大雪,應試者們研磨出來的墨汁很快就結成冰無法寫字,而一位來自端州的梁舉人,竟以自家寶硯「呵氣成墨」完成考試,皇帝得知,即將其列為貢品。於是「隆冬極寒,他硯常冰,而水岩獨否」的端硯開始名揚四海,成為文人雅士心儀之物。

唐太宗與端硯

開創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欣賞端硯。據《硯譜》記載,他曾將一方御用的端溪石渠硯賜給開國功臣、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

褚遂良如獲至寶,引以為耀,隨即刻上「潤比德、式以方、繞玉池、注天璜。永年保之,斯為良」的硯銘以珍藏。褚遂良經常用御賜的端硯臨寫王羲之的〈蘭亭序〉,可謂名人、名硯、臨名帖,被傳為佳話。

宋徽宗與端硯

宋紹聖二年,趙佶受封於端州為端王。元符三年,趙佶繼承皇位稱徽宗,重和元年宋徽宗用端硯御書「肇慶府」賜守臣,自此端州更名為肇慶,取「開始帶來吉祥喜慶」之意。宋徽宗對端硯視之如寶,明詔限定到肇慶任官者每人最多擁有兩方端硯。宋徽宗的「瘦金體」和許多繪畫作品都借助端硯流芳百世。

米芾與端硯

米芾(西元1051~1107年),字元章,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歷官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知淮陽軍等職。尤其擅長書法繪畫,得王獻之筆意,畫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其書法與蘇東坡、黃庭堅、蔡襄等齊名,合稱「宋四家」。

有一日,宋徽宗與蔡京論書法,宋徽宗召米芾來,令他「書一大屏」,並指定要用御案上的端硯。米芾接過文房四寶,一揮而就,字字珠璣,獲得滿堂喝彩。米芾趁機捧著端硯,跪著向宋徽宗請求道:「此硯已被臣下所汙,不能復為皇上所用。」

宋徽宗聽後,哈哈大笑,隨後便將這方珍貴的端硯作為獎賞賜給了米芾。米芾捧著端硯,高興萬分,手舞足蹈,「餘墨沾漬袍袖」也在所不惜。宋徽宗見狀,對蔡京說:「癲名不虛傳也。」米芾的「癲態」顯示出他對端硯的無比鍾愛。

米芾愛硯如命,對硯研究也頗深,他著有一本《硯史》,世稱「米史」,記載了硯材二十六種,對其石質、顏色、發墨等功能闡述精細、翔實,具有很高的鑒賞價值。

硯渚清風 包公與端硯

宋代名臣包拯在端州任知郡事三年(西元1040~1042年),鐵面無私,公正廉明。他聽說歷任地方官借進貢端硯為名,盤剝百姓,硯工苦不堪言。包公查處了經辦貢硯的書吏張考文,並出告示儆戒官員、士紳不得任意擴大貢硯數目,不准向硯工攤分工錢,減少貢硯,為端州百姓辦了許多好事。在《宋史列傳第七十五.包拯傳》中就記載著包公「不持一硯歸」的事蹟。

包拯離任時,船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事感蹺蹊,經查問得知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的敬仰,特意托人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名貴老坑端硯。包公便將這方端硯拋進西江,刹時,江上風平浪靜。

後來,那方硯化成了一塊陸洲,這就是肇慶廣利鎮的「硯洲島」。包硯的那塊黃布形成了一片黃色的沙灘,人稱「黃布沙」。後來人們在硯洲島上建起了包公祠,至今香火不斷,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硯渚清風」。

岳飛與端硯

宋代抗金名將岳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英雄。據清人梁紹壬所著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岳飛使用的端硯「硯色紫,體方而長,背鐫『持堅、安白、不磷、不淄』八字」,以此表明抗金衛國、還我河山的意志,和絕不與投降派同流合汙的決心。岳飛還曾用端硯寫就了氣壯山河的〈滿江紅〉。

在岳飛遇害一百年後,宋末愛國詩人謝枋得不知從何處得到了這方硯。他一看硯銘,發覺硯銘的字體很熟悉,於是找出了家藏的岳忠武(岳飛)的墨蹟,一對照,證實硯銘確是岳飛所書。謝枋得為了使後人能認識和妥為保藏岳飛這方硯,在硯背刻上一行字,「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蹟,和銘字相若,此蓋忠武故物也,枋得記。」

謝枋得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同榜進士,兩人意氣相投,交情甚篤。謝枋得對文天祥的品德深為敬重,就在文天祥起兵抗敵的前兩年,他不惜割愛,將珍藏的岳飛硯贈給文天祥,文天祥在硯背上鐫銘以記此事:「岳忠武端州石硯,向為君直(即謝枋得)同年所藏,咸淳九年(即1273年)十二月十有三日,寄贈天祥。」

文天祥還寫了一首硯銘同時刻在硯背以明其志:「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全。」據《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岳飛那八個字是行書,謝枋得寫的是真書,文天祥的是草書,三人的書法「皆遒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房四寶中的硯,以廣東的端硯和安徽的激硯名列前茅。歙硯原料產於婺源龍尾山、仙霞嶺一帶,綿延數百里。尤以龍尾山西麓武溪鄉產高檔的硯石料。龍尾山高二百仞週三十里,幽谷謀潭,草木蔥貧,溪流湍湍,怪石兀立,素有「現山」之譽。從《婺源縣誌》上看,產石之佳者,不盡在龍尾山,尚有驢濟,洗泥坑、洞靈巖等處。統稱歙石,或婺源石。
  • 徽墨的生產始於南唐。創製人是奚超、奚廷父子。唐中葉至唐未,由於藩鎮之亂,連年征戰,大量的人口和經濟重心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縣)南遷,為黃山白岳之奇和練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時得皖南的古松為原料,又改進了搗松、和膠等技術,終於創製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經久不褪,香味濃郁的佳墨。南唐後主李煜,酷愛書法繪畫,召奚廷擔任墨務官,並賜給「國姓」。於是,奚氏全家一變而為李氏。李廷成為古今墨家的宗師。宋宣和年間,就出現了「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局面。
  • 關於宣紙的由來,迄今尚無可靠的文字供考證。倒是生產宣紙的涇縣,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東漢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年),蔡論的弟子扎丹在皖南造紙,他很想造出一種世上最好的紙為老師畫像,以表緬懷之惰。年復一年,終未如願。一天,孔丹徘徊於峽谷溪邊,偶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橫臥溪上,由於流水終年沖洗,樹皮腐爛變白,露出一縷縷修長而潔淨的纖維。 孔丹取以造紙,經過反覆試驗,終於大功告成。這就是後來的宣紙。還有一說,宋末天下戰亂,有個叫曹大三的人,從太平縣徒遷經縣避難,見峽谷水清檀肥,逐定居於此,以察論本為生業,世代相傳。如今小嶺紙廠的曹運聲、曹慈源、曹於南三位老藝人,均系曾氏後裔。可以說,宣紙的生產如紙的發明一樣,絕非成於一旦,功就一手,也是無數能工巧匠經過長期苦心研製的結果。
  • 宣筆的產地涇縣青戈江上游的花林,是個青山疊嶂、碧水如帶、翠竹壁合、幽逸秀麗的地方。涇縣產筆,歷史久遠。相傳古代自有書契以來,中國便開始有筆,不過早期的毛筆很簡易,也不叫筆。戰國時期楚稱筆為聿,吳稱不律,燕稱弗,到了秦代始稱為筆。據記載,公元前二二三年,秦將蒙恬南伐楚國,路過中山(即現在宣城、涇縣一帶),得到毛純質佳的兔毫,遂製造出第一批改良的秦筆。後人因稱豪恬為筆工之祖師,那麼,這種以中山之毫所制的親筆,應該說就是宣筆的祖先了。
  • 歙硯和端硯並稱,而端硯又較歙硯更佳,據說歷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主時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採用次之的歙。
  •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經為歷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著功勳。即使在機制紙盛行的今天,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
  • 毛筆雖然是書寫的工具,但隨著毛筆的製作工藝不斷改進,使毛筆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漸也成為收藏,鑑賞的珍玩古物。但毛筆不易保存,筆毫易壞,所以毛筆的鑑賞更著眼於裝飾意濃厚,色彩艷麗的筆管上。
  • 硯和筆,墨的誕生好比是孿生兄弟,幾乎是同時出生,互相聯繫,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它們發端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成形於商周,成長發展於秦漢,興盛於唐宋,明清為其鼎盛時期,並一直沿用至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正漸漸地成為實用而精美的藝術品,在各個不同時代表現出不同特色,並產生了一些光耀古今的代表人物及藝術作品。
  • 您知道過去中國北方在冬天為了防止墨水冰凍,發明一種可以在硯台底下注入溫水的「暖硯」嗎?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即日起,至三月二十日止,將展出唐朝起至民初及日據時期,共五百多件古色古香的文房四寶及讓你意想不到的有趣文房珍玩,歡迎民眾在黃曆新年期間參觀。
  • 您知道過去中國北方在冬天為了防止墨水冰凍,發明一種可以在硯台底下注入溫水的「暖硯」嗎?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即日起,至三月二十日止,將展出唐朝起至民初及日據時期,共五百多件古色古香的文房四寶及讓你意想不到的有趣文房珍玩,歡迎民眾在新年期間參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