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鳶跋扈挾風鳴」漫談中國風箏

路聖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08
【字號】    
   標籤: tags:

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和休閒活動。放風箏的趣味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前人金聖歎曾說:「見人風箏斷,一樂也。」

風箏的歷史起源

風箏,中國古時南方稱為「鷂」,北方謂「鳶」,直至五代,才開始出現「風箏」一詞。據明代陳沂《詢芻錄》記載:「初,五代漢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俗名呼風箏。」

風箏的出現始於春秋時代,至今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了。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製作的。據《韓非子‧外儲說》載,春秋戰國時的哲人墨翟(公元前 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昇天空……」墨翟製造的這隻木鳶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

後來,墨翟把製作風箏的技能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他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

風箏在古代軍事上的用處

早期的風箏並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用在軍事和通訊上,因此留下了許多利用風箏進行軍事偵察、傳訊、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如《鴻書》上載:「公輸班製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202年,漢劉邦集中韓信、彭越、英布等四十萬大軍,把項羽圍困在現在的靈璧縣。當時項羽兵力已不過十萬,糧食也快吃完了。韓信為了瓦解項羽的軍心,就叫人用牛皮做了一個風箏,下置善笛之人,乘夜風飛到楚營上空吹奏思鄉之曲。韓信又命漢軍和著笛聲高唱楚歌,齊聲悲怨。項羽大驚,以為劉邦盡佔楚地,自己已窮途末路,只好醉酒軍營,慷慨悲歌,同虞姬訣別,他的八千子弟兵,盡皆散去,不戰而潰,留下了「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

據宋朝高承《事物原記》載,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蕭衍被叛將侯景圍困在台城(今南京附近),糧草斷絕, 形勢危急。城外雖有援軍,但城池受困,無法聯繫,手下將軍羊侃獻計將救駕密詔藏於風箏中,順風放到城外搬取救兵。可惜風箏放出,就被侯景發覺,命部下亂箭射下。羊侃和武帝遠遠望見,束手無策,後來,梁武帝蕭衍被活活餓死在台城。

唐宋開始 風箏成為民間活動

在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開始以紙做風箏,當時稱為「紙鳶」。

唐、宋時期,隨著社會安定、文化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中國傳統節日盛行,而節日的盛行促進了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發展。一直被用於軍事上的鳶隨著傳統節日清明的興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轉變,開始向民間娛樂用途轉化。

在唐代清明時節,朝野盛行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條等風俗,兒童放紙鳶始在民間流行。唐代詩人唐采在〈紙鳶賦〉中記載:「代有遊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像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唐代著名詩人高駢在〈風箏〉一詩中描述到:「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
 
風箏在宋代的流傳則更為廣泛。宋代城市文化經濟的繁榮和民間手工業的興起為風箏的發展和進入節日的娛樂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不僅市井小兒、布衣平民喜愛,甚至帝王將相、王公貴族也樂此不疲。這一時期民間放風箏已是一項民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也是文人墨士藝術創作中的一種題材。風箏在紮製和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製作風箏發展為一種專門的職業。

及至明、清兩代,風箏的發展和普及則達到了鼎盛時期。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風箏作為繪畫和寫詩的題材,留下了37首詠風箏的題畫詩,具形具象地反映了民間放風箏盛況。

傳統風箏設計

中國傳統的風箏一般分為硬翅、軟翅、板子、串子、立體(筒形)等幾類,按地域和風格又分為濰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風箏。傳統中國風箏的製作技藝概括起來有四個字:「紮、糊、繪、放」,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紮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實際上這四字的內涵要廣泛得多,幾乎包含了全部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內容。

其中「紮」包括:選、劈、彎、削、接。「糊」包括:選、裁、糊、邊、校。「繪」包括:色、底、描、染、 修。「放」包括:風、線、放、調、收。對這「四藝」的綜合運用體現了風箏設計者的創新水平。

在傳統的中國風箏設計上,隨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託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如:「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唐代時,風箏傳入朝鮮、日本等周邊國家;元代時,風箏傳入歐洲諸國,風箏的造型、材料和圖案也千變萬化且富有個性色彩和國家民族色彩,今天的風箏活動已成為具有國際性的一項民俗活動和體育運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代稱為「補服」。
  • 當天夜晚,他夢到縣城隍到省城南門,撤走隨從,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駕駛馬車,並告訴農夫說:「你暫且跟我去參加會議!」於是,農夫便跟隨他,來到一個省府縣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中,「和」一向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道德,是涵蓋自然、社會、內心等層面與各領域的基本原則,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質規定,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一種高尚的民族精神。
  • 古人學習始終以致用為綱,重在實踐,講求無倦與精進,學貴有恆,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對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看似一個簡單的「德」字,卻緊密聯繫著朝代的興衰。明君有德而國興,昏君無德而亡國。歷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見證德的價值何其威嚴。
  • 古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過遷善,所以他才偉大而英明。
  • 書生余某,浙江鄞縣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外祖父,夢見自己進入文昌宮,見文昌帝君親自送一位身材魁偉的男子走出殿閣,前有旌旗儀仗開路,後有節幢長隊護擁,真是威儀萬方,十分氣派。
  • 楊溥,明朝湖廣石首,授以翰林編修,後為當朝首輔,以有雅操、質直廉靜而出名,被後人譽為一代賢相。
  • 亭,有頂無牆,是中國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建築樣式。《園冶》中說,亭「造式無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橫圭、八角到十字,隨意合宜則制,惟地圖可略式也。」
  • 宋朝的趙康靖非常重視純淨心意,他曾用一個瓶子投放黑豆、白豆的方式,來檢查和提高自己的心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