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星與出雲洞

翔龍
font print 人氣: 122
【字號】    
   標籤: tags:

在安徽的明光市西北有石門山,此山中有洞名叫出雲洞,相傳這出雲洞曾是太白金星的修煉之所。

這太白金星本名叫李長庚。很久以前,李長庚就在現在這山中石門口西北的山坡的一個不大的山洞處,帶著四名弟子修煉,每天打坐、煉丹。因為需要煉丹,所以在洞口外用石頭搭建了一個煉丹房,每當煉丹時丹爐就不能停火,因此四個弟子便輪流在煉丹房裏,日夜不停地往丹爐裏添柴。

李長庚煉的丹有兩種:一種叫「銀丹」,煉一爐需要七七四十九個晝夜烈火燒煉,這種丹煉成後能助人得道,早日成仙;還有一種叫「金丹」,需要煉九九八十一天,這種丹能使人長生不老,百病不侵。

在四個弟子中最大的叫青牛,雖然他每日只輪一班,但一有時間他就往丹房跑,督促並幫著其他師弟劈柴、抱柴、加柴。李長庚對勤奮的青牛很是滿意,讓他負責丹房一切大小事務,而青牛更是努力地帶領小師弟一起打坐、煉丹。

就這樣,經過多次嘗試和幾年的努力,李長庚終於煉成了兩爐丹,「銀丹」和「金丹」各五十粒是準備給王母娘娘在天界召開的蟠桃大會用的。

李長庚看著兩隻寶葫蘆裏裝滿的丹丸非常高興,對幾個弟子許願說:「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獻了銀丹和金丹,回來後再教你們上乘的修煉功法,你們再勤加修煉一定會修成正果的。」青牛等弟子跪在地上連連給師父叩頭、千恩萬謝。

李長庚辭別幾位弟子,帶著兩只寶葫蘆駕雲來到瑤池聖地趕赴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會上各方神仙也都帶著寶物來參與盛會。李長庚將自己的「銀丹」和「金丹」獻給王母,蓋子打開後兩隻葫蘆口中便放射出耀眼的金光和銀光,眾位大仙發出一片喝彩之聲,王母娘娘十分高興,立即讓貼身仙子董雙成將「銀丹」和「金丹」分別盛在兩隻玉盤中,用來招待各方仙人。

「銀丹」和「金丹」盛在玉盤中更是燦爛奪目,然而李長庚卻暗叫:「不好。」原來兩隻玉盤中各有一粒不發光的黑丹,掐指一算知道了原因,便趕忙悄悄喚來董雙成,自己先取用了這兩粒黑丹。

原來,勤奮的青牛在往寶葫蘆中裝丹時,禁不住誘惑各用兩粒大小相同的石子替換下兩隻仙丹,想偷偷吃下早日修煉成仙。

蟠桃會後李長庚急忙往回趕,李長庚煉出的仙丹是為了修煉人在煉功關鍵時刻,通脈開穴、提升層次所用,所以服用時還要掌握好時辰。那青牛哪能知道仙丹的使用方法,一旦胡亂服用了要出事情的。

待李長庚趕回時,青牛已經先後把兩粒仙丹都服用了。當青牛偷偷服用銀丹後,便覺渾身暖流湧動、精力陡漲、力量猛增,一高興又把金丹偷偷服用了,這一下青牛只覺得全身的血都在沸騰了,渾身燥熱、頭腦發昏,正急著拖著冒煙的身體往山中的溪水跳。

此時李長庚趕到這裏,不明原因的三位師弟急忙跪在師父面前,求師父救青牛,李長庚對這位欺師盜丹、自作自受的弟子真是又急又氣。這時水中的青牛口中也大叫著:「弟子知錯了,求師父救助。」

李長庚念這青牛平時還算不錯,只是得道心切而犯下錯誤,長歎一口氣對青牛說:「現在你只能變成一條大青牛才能救得你的性命,今後要勤勤懇懇、誠實悟道、千年後天宮再見吧!」於是,李長庚手中的拂塵一甩,自己的大弟子就變成了一條臥在水中的大青牛。據說,這青牛日後就成為了老子的坐騎。

不久,李長庚被王母娘娘招上天宮,成了專門煉製仙丹的太白金星,三個弟子也一同進入了天宮。李長庚走後煉丹房很快就倒塌了,只留下一個不時冒出陣陣黑煙的洞口,遠遠望去猶如一團團黑雲從洞中湧出,當地百姓就把它叫做「出雲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有一次他從縣衙回來,看到有一隻拐腳鴨,正在溪邊從水裡啄起一隻白螺,他便趕走鴨子,把白螺帶回家..............
  • (shown)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後果,都得自己承擔、自己負責;不止現世,連死後都要為自己生前的作為付出代價,所有的一切都追查到身後的冥府去了,所以我們能不戒慎恐懼嗎?
  • (shown)張拉塔獨自進行規劃,收集大量的大麥桿兒,說是「留著搓繩拉塔」。人家聽了,更感到他的行為荒謬與怪異。
  • (shown)相傳十方院,從前也是一座大禪林,是一位道行很高的老住持經手造成.............
  • (shown)一日,忽然來了一個遊方和尚,強要家人給他通報員外。家人從頭到腳把他仔細打量了一番..............
  • (shown)殷王親自登門拜問道術,彭祖一個字都沒有透露...
  • 舜帝是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堯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領職位,並把兩個女兒給他作妻室。舜為首領時,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面。
  • 史書記載,張果老確有其人。唐代的時候居住在恆州中條山,自稱已經有好幾百歲了。
  • 傳說中,內黃西南一帶有個黃水怪,經常口吐黃水淹沒農田、沖毀房屋。顓頊聽說後就決心降服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