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三監管機構換人 面臨爛攤子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最近,頗受市場關注的中國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高層人事變動終於「塵埃落定」。中組部新聞發言人10月29日表示,尚福林已任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已任證監會主席,項俊波已任保監會主席。有學者認為,這三個機構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新上任者面臨的都是一個「爛攤子」。

「銀行業實際上也並不規範。」

對於尚福林調任銀監會主席,經濟學家綦彥臣頗感意外,他說,尚福林此前任證監會主席,關於他貪腐的傳聞很多。

綦彥臣說,中國許多大型銀行包括工、農、建、中四大銀行都已經上市,銀行業表面上看起來很規範,但實際上也並不規範。目前銀行業與信託、高利貸等混在一起,銀行業人員資金尋租造成了高利貸市場的高漲,很難治理,而且銀行的錢能通過一些「渠道」被投入到股市,這些最能說明銀行業的問題。

綦彥臣表示,中國目前的高利貸市場雖然以民間主體面目出現,但是銀行信貸資金在其中所起的推助作用不容小覷。粗略估計,高利貸市場上三分之一的資金來自銀行,即通過全部合法手續倒出的銀行信貸資金,經由銀行尋租人員與社會高利貸經營人員放進民間市場。其中利差高於銀行基準利率二到五倍。也正是銀行信貸資金的變相注入,使得銀根緊縮的效應在高利貸市場表現特別明顯。

綦彥臣認為,目前銀行業還處於中共政府壟斷之下,金融壟斷作為經濟法西斯的重要特徵,也是中國不具有市場經濟地位的最重大因素之一。

綦彥臣還表示,銀行詐騙存款人的行為,最近也有許多案例不斷曝出,很多存款人的存款忽然就沒了。

綦彥臣認為,這些都是銀監會面臨的問題。

證券業黑幕重重

對於證監會,綦彥臣說,目前證監會比較濫,各種內幕交易比較多,而證券業高層也常常利用內幕信息賺錢。

對於中國證券業黑幕,網上有著眾多報導,有證券公司私賣股民股票的,有合夥坐莊炒作虧損股連續漲停數十次的,有上市公司高管透露內幕消息的,也有基金經理操作「老鼠倉」的,更有證監會、證券公司高層涉入內幕交易的。

此前著名的黃光裕案,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王益案,均涉及股市黑幕問題。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黑幕和賄賂是把普通投資者當作羊羔來宰殺,是直接從普通投資者腰包裡掏銀子。股市裡黑幕重重、利益輸送等賄賂氾濫,徹底失掉公平、公開和公正的三公原則,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成為黑幕製造者的犧牲品。

根據《鳳凰網》隨機調查,今年來賬戶發生虧損的股民佔到95.8%,其中虧損超過70%的股民達到15.2%。經濟學家朗鹹平更指,中國股市只跌不漲,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綦彥臣說,尚福林在證監會搞得亂七八糟,郭樹清任證監會主席,面臨的更是一個「爛攤子」。

「中國保險業整個就是官辦的傳銷,一個詐騙機構。」

對於中國保險業亂象,綦彥臣認為,項俊波根本無能為力。

綦彥臣說,中國保險業整個就是官辦的傳銷,一個詐騙機構。從保單推銷上可以看出,一單保單給業務人員的提成可高達30%,「這筆費用如何能輕易通過投資賺出來?投資高鐵?投資證券都不會輕易賺到這麼高的利潤。」

綦彥臣表示,這些費用最終都是通過詐騙保險人來均攤,本身中國老百姓就缺乏保險知識,在簽訂條款時不一定能搞懂那些條款裡說的是啥,即使獲賠時也會被東折西扣的,甚至最終獲賠的錢還沒有自己投保時投入的錢多。

大紀元記者用「保險公司騙人」做關鍵詞在谷歌搜索,找到約7,150,000條結果,排名靠前的都是揭露中國的保險公司騙人內幕的文章。

綦彥臣透露,新華保險公司曾想與外國保險公司合作,引進外國保險管理經驗,但遭到眾多反對,其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保險公司背後有眾多的黑帳與財務漏洞,一旦與外方合作,就難以遮掩。

「我相信,項俊波調去後,還會曝出大的腐敗案件。」

綦彥臣說,甚至一些銀行也並不喜歡保險公司在銀行裡兜售保險理財產品,一但客戶虧損,甚至會連累銀行的名譽。

他表示,中國的保險公司處於盲目擴張亂局,機構甚至比公共廁所還多。「我所在的是15萬人的小城市,公共廁所也就最多十個,但各個保險公司的代理機構足有幾十家。」

根據相關資料,中國現有各類保險公司近120家,包括人壽保險公司、財產險公司、農業險公司、信用保險公司、養老險公司、健康險公司等;在人壽險公司中,有國企大公司如中國人壽、人保壽險;有在1996年成立的第一批市場化的保險公司,如泰康人壽、新華人壽;有合資公司如中意人壽、信誠人壽;財產險公司中,有人保財險、太平洋財險,還有外資獨資公司如安聯保險等。保險公司之間,保險公司內部股權等,關係都非常複雜。

綦彥臣認為,中國金融業非常不健康,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高層換人,每人都面臨不同的問題,碰到的都是「爛攤子」。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中國股市暴跌 股民自發組成維權組織
中國央企海外衍生產品市場遭受虧損
中國銀監會:部份房地產商資金鏈斷裂
中國銀行系統面臨哪些風險隱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