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森征服南極 挪威慶滿百年

font print 人氣: 8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12月14日報導】(中央社奧斯陸14日綜合外電報導)挪威總理與數百名科學家和冒險家今天聚集在南極,紀念探險家在100年前征服這塊大陸,也藉此凸顯氣候變遷問題。

1911年12月14日,在歐洲民族主義高漲,一次世界大戰還沒開打前,挪威探險家阿蒙森(Roald Amundsen)與他的4名隊友是抵達地球最南極點的第一批人,他們在南極插上挪威國旗,紀念在征服南極壯舉上擊敗英國冒險家史考特(Robert Scott),率先抵達南極端點。

挪威總理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紀念儀式上說:「我們在此紀念人類最了不起的壯舉之一。」

史托騰柏格成為繼紐西蘭總理克拉克(Helen Clark)之後,第二位踏上南極大陸的政府首長。克拉克於2007年抵達南極。

在簡短的紀念儀式中,史托騰柏格就像他的前人阿蒙森一樣,在冰地上插上挪威國旗,也揭幕了阿蒙森的冰雕。

不幸罹難的英國海軍軍官史考特與他的隊友,沒有被世人遺忘。

史托騰柏格說:「史考特與他的團隊付出了最慘重的代價…。他們的名字將永遠刻在極地歷史上,」史托騰柏格讚揚「他們有勇氣與決心,抵達地球最不適合居住的地點」。

1912年1月17日抵達南極,就在挪威探險隊抵達南極的一個多月後,史考特與他的4名同胞在回程死亡,不敵極寒、疲累與飢餓。

不過現代極地探險家卻發現,想及時趕赴這場阿蒙森征服南極百年的紀念活動,可不是容易的事。

許多探險隊滑雪橫越南極洲,希望能抵達南極,以參加今天的百年紀念活動,但是猛烈的冰風讓一些探險隊的行程延誤。探險隊部落格與挪威極地機構(Norwegian Polar Institute)表示,一些探險家必須中途放棄並改搭飛機,才能準時出席紀念活動。

挪威越野滑雪名人于爾旺(Vegard Ulvang)與探險家奧斯蘭(Boerge Ousland)等人,依舊希望靠滑雪跋涉抵達南極。

獨自在南極走了1150公里,昨天回到挪威的挪威探險家達爾(Steffen Dahl)說,最後一段旅程也是搭機完成。達爾說,探險時有時天氣惡劣,他疲累不堪,趕不上進度,加上有暴風雪,氣溫也降到攝氏零下50度。

他說:「我14天來只看到太陽兩次,就像在牛奶盒裡滑雪,什麼都看不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被喻為韓國的「蘇珊大嬸」的崔成奉在星期天韓國達人秀的決賽上再展才華…崔成奉年僅3歲時就被送到孤兒院,兩年後在遭受一次虐待後他逃出了孤兒院。其後他就生活在一個小城市的大街上依靠販賣口香糖和高能飲料謀生,直到14歲時一位作快餐車生意的女士幫助他進入夜校學習後才有老師們發現了他的歌唱天才。其後為了學習唱歌,他一邊作建築工人一邊掙錢攢出學費。…
  • 在世間榮譽的外衣之下,史懷哲擁有的大慈大悲的心,更是超越人間榮譽光環的有限性,閃耀著神覺者永恆的光輝。
  •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一直致力於宣揚中山精神和三民主義的孫中山先生孫女-孫穗芳女士,日前怒斥中共,不僅貶損國父孫中山,而且還出於政治目的,利用和篡改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從而實行愚民政策。
  • 喬布斯(Steve Jobs) 2005年6月12日受邀到史丹佛大學演講,他對史丹佛大學畢業生分享了三個影響他人生的故事。
  • 10月18日是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逝世80週年。他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被傳媒授予「門洛帕克的奇才」的稱號。當有人稱愛迪生是個「天才」時,他卻解釋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 塔瓦庫.卡曼表示將繼續為解決衝突而奮鬥。她說我們的使命不僅僅是葉門,我希望和獲得諾貝爾獎的活動者們一道,創建一個沒有鬥爭和衝突的世界。
  • 非洲首位女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旺加利.馬塔伊(Wangari Maathai)的葬禮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許多肯尼亞人趕來向她致敬。
  • 歷史上的今天,1512年11月1日,文藝復興時期藝檀三大巨匠之一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在意大利羅馬梵蒂岡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建築的天頂上繪製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天頂壁畫《創世紀》。
  • (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15年前的今天,1997年11月8日,中共當局舉行「長江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儀式」,三峽工程正式在巨大爭議聲中強行上馬。事實證明,中共宣傳的三峽工程「具有防洪抗旱、發電、航運、環保等巨大的綜合利用效益」並沒有在現實中真正實現,相反,由此引發的各種用途之間的矛盾、移民、生態環境遭破壞等諸多問題,卻證明三峽工程「弊大於利」。今年5月,中共首次承認三峽工程存在問題,但拒絕對此承擔責任。
  • (大紀元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今年是柏林牆倒塌22週年。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在強大的民意面前被迫開放柏林牆邊界,大批東德民眾蜂擁穿越柏林牆,投奔民主自由的西柏林。柏林牆的轟然倒塌加劇了東歐巨變的進程,也是自由戰勝暴政、共產專制倒台的又一次歷史見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