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美國感威脅 一再拒絕華為

華為身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之一,但是在打擊網絡間諜這個問題上  對美國微不足道毫無助益。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上星期五華為科技公司公開呼籲美國政府對其進入美國電信市場要諒解並公平對待,華為從被拒到向奧巴馬求助而後再退出,華為一連串舉動引發關注。華盛頓對於中國這家電信業巨頭試圖進軍利潤豐厚的美國市場為什麼一再拒絕?28日《華爾街日報》的伯希(John Bussey)和康斯泰伯(Simon Constable)進行了討論。

從這些事件中有兩個教訓: 首先,這個劇本不僅僅針對請願的華為公司,而是攸關中國企業公司和美國的網絡安全。正因為如此,華為不可能大張旗鼓地快速進入美國市場。

其次,華為身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之一,但是在打擊網絡間諜這個問題上,對美國微不足道毫無助益。

華為最近的挫敗是在加州的一起小小交易。它向從事雲端運算的3Leaf Systems買下一些專利,並僱用一些員工。五角大樓要求華為向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追溯尋求批准。外國投資委員會依據國家安全考量來審查外國投資。

華為喊冤,並表示這筆交易不值得審查,因為這不是直接收購。韋伯(Jim Webb)和凱爾(Jon Kyl)等美國國會議員反擊,將華為比作中國共產黨意圖竊取美國機密的危險部門。外國投資委員會二月下令華為取消收購。

上週五,華為公開要求美國調查該公司並澄清事實。

外國投資委員會的一些情報機構對華為此舉卻有不同的想法。一名熟悉內情人士聲稱,華為的呼籲似乎缺乏誠意。「為什麼這樣公開呼籲?我們多年來一直要求該公司要透明化。」

問題在於華為的背景。其創始人曾任職於解放軍。公司在中國市場非常成功,而且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全球巨擘。雖然華為堅稱它完全獨立於中共政府,在一個專制國家內這樣大規模成功的公司通常會被仔細觀察,並被謹慎規範。北京對電信和科技的興趣非常高,因此在這兩個領域都建立了全國性的最大企業。

無論對錯與否,很多華盛頓的人士認為華為是中共的檯面公司。他們擔心該公司的設備可能含有程式,可以竊取美國的產業機密,在戰爭期間關閉通訊,或使網絡容易被入侵。華為則說這是無稽之談。

由於有這個重要的背景,一名前情報官員說:「華盛頓的高級官員每週上班時,助理告訴他們,『中國又侵入您的系統並閱讀您的電子郵件。我們正在清理。先不要用電腦。』當我們對此提出抱怨時,中共的反應很不屑,這可能加深了對華為的反應。」

華盛頓也知道,華為只是更多值得憂心問題中的一小點。幾乎每一家科技公司都進入全球供應鏈並從多種來源獲取產品。一個消費或工業電子產品在進入美國之前的設計、編碼和裝配可能越境幾十次。問題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也許是中國,也許是蓋上印度的標誌但是在中國預先裝配的設備。

先前在財政部處理外國投資委員會事務的戴利(Nova Daly)表示,「政府和國會要有明確的網路政策。」因此,對源產地的『信任』變得更加重要。 這也是華為的問題。

華為的公關漏洞:老闆神祕

華為的神祕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任正非仍然是華為公關策略中的大洞。

在華為最近向外發展的過程中,其首席執行官仍然是一個謎。66歲的任正非是華為受到質疑的中心點,他於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解放軍工作是重要原因。華為似乎很清楚這一點,副董事長胡厚崑於公司網站上的公開信中稱:關於「與PLA有密切聯繫」的質疑,引用的主要根據是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先生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

不過,任並沒有對這個問題作出任何公開評論。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從來沒有接受任何一家國際新聞機構的採訪,因此他的背景仍然相當神秘。

中國的華為科技是網絡安全的威脅嗎?西方政府的關注是有一些正當的理由。以下是資訊科技安全分析師卡爾(Jeffrey Carr)對華為試圖進軍美國電信市場的看法。

華為最近在公司網站上對收購3Leaf以及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反對向美國政府發表了一封公開信。

華為信中所言並非特別,不過沒有提到的卻引人注目。根據華為的年度財務報告(2009年),它是中國聯通WCDMA網絡和中國電信CDMA2000 EV – DO網絡 的最大設備供應商,而且提供中國移動TD – SCDMA網絡30%以上的設備。

簡單看看華為2010年年度報告(根據中國科技新聞)證實華為持續獲得中國三大電信系統的支持。由於用於實現電信功能的所有無線頻率,衛星軌道,電信網號碼,IP地址及互聯網域名的管理和監控是由中國的法律規定,而且由於華為提供中國電信和其姊妹公司大部分的硬件,西方政府懷疑華為把符合中共政府審查要求的技術用在中國之外不是很合理嗎?

相關新聞
華時﹕華為借美國公司探路 引諜報憂慮
安全考慮 美通信設備採購 華為中興出局
華為併購美公司未經審查 觸安全地雷
電腦公司售華為 美議員憂國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