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手法與顧及尊嚴

順子
font print 人氣: 76
【字號】    
   標籤: tags: ,

看到電視報導大陸人士高調來台發放紅包,有人攔路跪求幫忙,美晴老師嘆了一口氣幽幽的說,真想不透為什麼有人積極尋求協助,可是阿正的母親卻拒絕申請額外補助呢?夫妻倆帶著智能不足又有情緒障礙的孩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她寧願找一份月入一萬塊的工作,讓自己能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每次美晴向她提哪個單位可以申請補助時,她總是說:「老師我們還過得去,這些留給更需要幫助的人。」

「其實接受捐助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凱文老師說,「為什麼?」美晴睜大眼睛問。凱文表示,多年前他在偏遠山區小學任教,有一次電視台到學校採訪,播出學校兩菜一湯的營養午餐畫面後,外界大量物資湧入學校,並累積了數十萬善款。

剛開始家長群情激憤,認為外界捐款侮辱了地方居民的尊嚴,後來校長決定利用這筆捐款讓弱勢學生免費享用午餐,其他學生則部分減免。實施一段時間後,有些家長抱怨不公平,認為應該全校學生都免費,雖然要求不太合理,但是校長迫於壓力,只好無奈地答應家長的要求。就這樣,缺乏規劃的大量捐助,雖然幫助了部分有需求的人,卻也勾起他人依賴的心理。

聽完凱文的敘述,我提出自己的看法,行善不只是幫助有需求的人,更重要的是改善需求本身。人的需求是什麼?如弱勢族群不僅要面對基本生計問題,更面臨缺乏謀生能力、生活方式與態度消極的問題。所以不僅要供給受贈者金錢,更應該教導他們謀生技能,輔導他們改變生活態度和方式,努力脫離弱勢。

而脫離弱勢的最大力量就是尊嚴,尊嚴會讓人對自己負責,避免去依賴別人,讓人有再生的力量。爆發戶式的粗糙行善手法,表面上好像照顧了他人的生計與需求,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慰藉,更糟的是金錢會消磨人的尊嚴,如果下跪就能獲取為數不少的捐助,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扼殺脫離弱勢的動力。幫助他人,不是給了錢就算,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更重要,有句話說得好,與其給他魚,不如給他釣桿!

阿旬的爸爸是植物人,媽媽獨立撫養他們兄妹,為減輕母親負擔,小學五年級時阿旬就決定讀軍校。後來申請到行善基金會每年一萬元的補助。這筆錢由我和阿旬共同管理,我用這筆錢支付他買參考書、考卷、牛奶的費用,讓他朝目標邁進。每當他貪玩懈怠時,我就提醒他母親的辛勞與期望,並適時給予鼓勵。當阿旬畢業升上國中後,聽到他依然保持優異的成績時,就覺得好像看到他迎向光明的身影。

美晴聽了以後有感而發,難怪她從沒看過阿正向她索取東西,原來他母親的態度培養了孩子的尊嚴,她認為阿正家庭目前雖然處於弱勢,但是將來定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阿古在讀後心得中寫到,「以前我想,別人有的東西,我也要有,所以我偷合作社的錢,偷家裡的錢去訂羊奶、買飲料、買自動鉛筆、請同學吃東西。我一直以為大家都不會知道東西是我偷的,結果還是被發現了。現在我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我不會再偷錢了。」
  • 學生行為問題輔導繁瑣卻有意義,真心與故事,讓人看到了孩子正向的轉變與他們美好的未來。
  • 近幾年來離婚率的攀升讓孩子們常得被迫提早適應大人世界的分離甚至願懟,小小年紀也可能要面對「選邊站」的無奈,信任與安全隨之被抽離,取而代之的是日益增多的焦慮與緊張。而他們也成為制式管教方法下黑名單的常見客了。這也成為許多行為偏差的青少年的兒童寫照。
  • 小強在類似單親的家庭中成長,母子離鄉背井到外地討生活,生活壓力不小,年紀小小的他懂得孝敬母親,勤做家事,功課也維持得很好,是個優點很多的孩子,不能以他在校的偏差行為來論斷全部。基於一顆柔軟的慈悲心,我願意花時間來導正他,慢慢找出他情緒缺口的來源,也希望自己不忘教育的熱情與初衷。
  • 拿起這張特別的考卷,看著孩子筆下美麗燦爛的蝴蝶,猶疑著是否要在考卷上打大紅叉,在分數欄內圈零,去否定一個天分在繪畫,不在國、英、數的孩子。
  • 彼得、小班、安迪是輔導室的常客,也是全校師長都熟識的問題學生。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來自破碎家庭,或是單親、隔代教養,或是住在寄養家庭。身為國小輔導主任的我,總覺得可以為孩子們的成長多做點事!
  • 悄然間,孩子們也變了,我不再為孩子們解惑答疑而勞累。瞧那一組組一對對,講得是那麼細緻耐心;作業的正確率越來越高;你看他苦口婆心的勸說那兩個楞小子,很快彼此擊掌合好;一片祥和安寧,學習、紀律、衛生、勞動無一不在變。到底緣何:還是愛心,是孩子們的愛心築就了我們這個安祥的大家庭。
  • 小芸一臉無辜到輔導室找我,說她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怎麼處理,覺得很煩。我請她坐下來說明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 忍字頭上一把刀,一時的衝動往往會帶來不可想像的後果。關鍵時刻,試著別讓那把刀掉下來......
  • 2011年1月25日晚上,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韓國大邱壽城阿特匹亞劇場(Suseong Artpia)上演最後一場,即第六場演出。演員謝幕時,觀眾席上爆發出如雷的掌聲與歡呼,為神韻在大邱的巡演畫上完美句點。遠自美國而來的布魯斯・林伯格(Bruce Lindberg),是一所百年名校的校長。熱愛中國文化的他,讚歎演出精采至極,「演出中展現的不同文化、優雅與尊嚴,皆令人深深讚歎折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