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一丘之貉

(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人有上書告長樂(1)非所宜言,事下廷尉(2)。長樂疑惲(3)教人告之,亦上書告惲罪:「……惲聞匈奴(4)降者(5)道單于(6)見殺(7),惲曰:「得不肖(8)君,大臣為畫(9)善計不用,自令身無處所(10)。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11)親任大臣,即至今(12)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惲妄引亡國以誹謗當世(13),無人臣禮。……」上不忍加誅,有詔皆免惲、長樂為庶人。(《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

【註解】
(1) 長樂:戴長樂,為漢宣帝寵臣。
(2) 廷尉:職官名。
(3) 惲:音「運」。楊惲,為司馬遷外孫,楊敞之子。
(4) 匈奴:古代時北方的遊牧民族。
(5) 降者:投降的人。
(6) 單于:單,音「禪」。於,音「魚」。漢時匈奴君王的稱號。
(7) 見殺:被殺。
(8) 不肖:沒有才能。
(9) 畫:設計、籌謀。
(10) 身無處所:沒有可容身之處,意指死亡。
(11) 令:假使。
(12) 至今:延續到今天。
(13) 當世:指當朝的漢宣帝。

【故事闡述】

漢朝有一個叫楊惲的人,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官封為丞相的楊敞,母親則是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千金。且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在未成年之時就成了朝中要人,被封為平通侯。

當時朝廷中賄賂之風盛行,有錢的人往往可以用錢行賄,而且經常在外玩樂,不做正事;沒有錢行賄的人,整天忙碌,甚至整年都得不到休息。可是自從楊惲擔任中山郎這個官位後,便以身作則,把這些弊病全部都革除了,滿朝官員無不稱讚他的廉潔。

楊惲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勞,不久便驕傲自滿了起來,結果與長樂(長樂是宣帝寵臣)發生了爭執。此事長樂一直積怨在心中。

有一次,長樂被人告了一狀,他懷疑是楊惲指使的,於是他也上書控告楊惲誹謗當朝的皇帝。其中一條罪狀是:楊惲聽見降漢的匈奴人說匈奴的領袖單于被人殺了,楊惲便感觸良深的說:「像單于這樣的君王,他的大臣們為他擬定好治國的策略卻不被採納,最後自己白白送了命,這不就像我國秦朝時的君王一樣?專門聽信小人的話,殺害忠臣良將,結果國家滅亡了。如果秦王當年不如此,肯採納別人的意見,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著呢!從古到今的君王都喜歡聽信小人的話,他們真像在同一山丘上的貉一樣,毫無差別呀!」就這樣,楊惲被免職了。

後來的人把它濃縮成「一丘之貉」一句成語,來此喻同類之間一樣低劣、沒有差別,就像在同一個山丘裡的貉一樣。

【討論】
(1)楊惲革除了當朝中的什麼弊病,獲得文武百官的讚賞?
(2)楊惲和長樂產生心結,長樂上書控告楊惲,是導因於哪一件事呢?
(3)你覺得楊惲認為「自古君王都喜歡聽信於小人」的一番話,是否過於偏激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分享一下。

【造句練習】
例:這些壞人全都是一丘之貉,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例:一個是利用職權欺負人,一個是利用職權辦自己的私事,你們這樣做,分明都是一丘之貉啊!

【相似成語】
全無分別

【課後時間】
漢字的「貉」和「貂」,外形看似差別不大,但卻是不同的兩種動物,請你查一查它們上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也可以找找圖片和同學分享喔!

【參考解答】
貉:一種形似狐狸的動物。
貂:食肉類動物,屬於鼬科。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漢朝的魏其侯竇嬰,是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堂兄的兒子,為人十分好客,漢景帝剛即位時,他就擔任詹士的官職。
  • 朋友死了,沒有親屬宗親打理葬事,無可歸葬,孔子說:「喪事由我來料理吧。」 朋友饋贈物品,即使是車馬之類貴重的東西,除非是祭肉,否則也是不拜的。
  •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1)。」 朋友之饋(2),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論語‧鄉黨第十》)
  • 戰國時代,有一次楚頃襄王到蘭台去遊玩,宋玉、景差兩位有名的辭賦家陪侍在側。這時有一陣風吹來,頃襄王情不不禁敞開衣襟,讚歎地說:「這風真是涼快,是我和百姓一起共享的吧?」宋玉不以為然,因為頃襄王近來沉溺享樂,荒廢國政,又聽信小人讒言,放逐他的老師屈原,正想找機會勸諫他,於是借題發揮說:
  • 子路使(1)子羔(2)為費宰(3)。子曰:「賊(4)夫人之子(5)。」子路曰:「有民人(6)焉,有社稷(7)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8)夫佞(9)者。」 (《論語‧先進第十一》)
  • 齋戒沐浴的時候,要穿明潔的衣服,用布做的。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改變日常生活的居處。
  • 違背自己的良心活著,對古人而言,是生不如死的,與其這樣,還不如隱居,但隱居對於道德修養不高的人也非易事,因為隱居對他而言,並非怡然自得,而是無盡的寂寞和饑寒。而現代人,也可不必隱居,很多人懂得拒看惡質的電視、報紙、電影、書籍等,它亂它自敗,我自清不跟它亂......
  • 孔子說:「我施教的對象,沒有貴賤貧富等的分別。」孔子將禮樂教化向所有人敞開,配合「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學有專精的有孔門四科十哲、七十二賢人,開中國古代私學、平民教育的先河,也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思想。
  • 孔子說:「說話大言不慚,那麼要做到也就困難。」
  • 闕裡有個童子,奉命給孔子傳話。有人問孔子:「這是個求上進的孩子嗎?」孔子說:「我看見他和長者一同坐在成人的位子上,又看見他和長輩並行。他不是個求上進的人,只是個急於求成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