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系列】

林輝:中共策劃「一二九」運動的目的何在?

林輝

人氣 37

【大紀元2011年04月20日訊】如今在中國大陸,每年12月9日,各高校乃至部份中學都會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根據中共黨史所言,「一二九」運動是中共領導下的一次大規模的學生愛國運動。黨史是如此描述的: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在中共的領導下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從而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史稱「一二•九」運動。問題是:此前從未喊過抗日,此後也甚少與日軍作戰的中共挑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真的是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嗎?

其實,看看當時蘇聯和中共所處的國際國內處境,就不難理解中共此舉的目的所在。

1931年9月18日,日軍入侵東北後,中華民國政府軍與日軍已然處於敵對狀態。民國政府深感對日抗戰實已無可避免,於是全國建設以充實國力,進行軍事備戰為主。而此時中共卻不斷擴大,進行武裝叛變,處處牽制政府抗戰方針。為了集中精力抗日,蔣介石遂擬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併發動了對中共的五次圍剿。在第五次圍剿中,中共遭到了致命的打擊,被迫逃亡,並最終逃到陝西一隅立足。

當時國民政府為了剿滅中共,特別任命蔣介石任西北剿匪總司令,東北軍的張學良、第十七路(西北軍)總指揮楊虎城為副總司令,共同擔任剿共任務。

而此時的蘇聯正面臨著德國入侵的危險。為了避免在東線同日本作戰,蘇聯要求中共與蔣介石政府建立反對法西斯的「民族統一戰線」,以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繼續「保衛蘇聯」和「武裝保衛蘇聯」。不過,蘇聯希冀的是通過建立統一戰線,來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面臨著國民黨數倍於己軍力的包圍,中共為了求得生存空間並根據蘇聯的指示,中共於1935年8月1日發表了「八一宣言」,一方面慷慨激昂地宣稱願意與國民政府合作,另一方面又要「大家起來,衝破日寇蔣賊的萬重壓迫,勇敢地與蘇維埃政府和東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組織全中國統一的國防政府……」,以取代正在積極抗日和正在積極準備全面抗日的中華民國政府。

為此,中共採取了如下策略:一是在政治上打起「聯蔣抗日」旗號,但實質上卻是暗地裡反蔣不抗日;二是向駐守在陝西,負責剿共的東北軍和西北軍進行宣傳;三是在國統區利用民眾抗日情緒,策劃抗日救亡運動,「一二九」運動就是具體體現。

據中共現代史教材稱,中共中央瓦窯堡會議之後,「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先策劃成立了北平學生聯合會,後又與北平學聯多次舉行秘密會議,經過反覆研究,決定以請願的方式發動和組織一次抗日救亡運動。」 這就是「一二九」學生運動的政治背景,策劃者正是中共。同時,中共又策動它的中華全國總工會致書全國工人,號召工人組織起來,聲援北平學生抗日救亡運動。企圖利用人民的愛國反日情緒,將救中共之存亡的運動推向全國。

1935年8月前從沒有提過抗日、也沒有發動過任何抗日救國或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共,就這樣打著「抗日」的旗號,打著「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口號,煽動民眾的熱情,以此為己謀「圖存」,並達到了預想的目的。

「一二九」運動對中共的歷史作用是重大的。它挑起了民眾對國民政府的不滿,並成為西安軍事叛變的間接推手;它使得無數年輕人被利用,並相信了中共的謊言,從而走上了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不歸之路;它亦破壞了國民政府的備戰計劃,使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提前;而中共亦由此獲得了喘息的空間。毫無疑問,這場運動是中共利用學生為達到一己私利而策劃的,根本與抗戰無關。看看中共在抗日戰爭前後的所為就知道此言不虛了。

@*

相關新聞
林輝:「你有權保持沉默」背後的故事
林輝:美國政府面臨著關門的危險,中共呢?
林輝:上帝在照管著我們!
林輝:她為何請求取消諾貝爾獎典禮宴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