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銳中之精銳 岳家背嵬軍

路聖石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劉錡、吳階)中,岳飛的岳家軍是最為強大的,而他手下的「背嵬軍」則是精銳中的精銳,毫不誇張的講,這支部隊代表「岳家軍」的精華所在。

世人對「背嵬軍」名稱的理解頗多。「背嵬」亦作「背峞」,南宋范成大云:「燕中謂酒缾曰峞。其大將酒缾皆令親隨人員負之,故號背峞。」引申為親信。另一說是「背嵬」的稱呼為韓世忠首先使用,後來被岳飛借鑑。

韓世忠原為北宋西軍(駐守陝西的部隊,長期與西夏作戰)軍官,「背嵬」一詞是西夏語的音譯,用以指驍勇軍士,由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始創。「背嵬」還有一說是指盾牌的一種。

據《雲麓漫鈔》記載:「韓、岳兵尤精,常時於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戰術多變 緊密配合

據考證,岳飛的岳家軍鼎盛時期約有十萬人,分為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游奕軍、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水軍和背嵬軍等十二軍。

背嵬軍有騎兵八千和步兵數千,步兵由岳雲統領,騎兵由王剛統領,兩支部隊由岳雲統一節制。其中,背嵬騎兵主要裝備有長、短刀,約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圍盔,鐵葉片革甲。

背嵬軍戰術多變,常常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緊密配合。與敵人作戰,往往距離敵人一百餘步時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馬,然後長刀對劈,迅速衝鋒、集結、再衝鋒,從而大量殺傷敵兵。可以說,這支強悍的背嵬軍就是岳飛的親軍衛隊。憑藉著這支強悍的部隊,岳飛百戰百勝。

背嵬軍雖以騎兵為主,但開創了「步兵在平原擊潰金人精銳騎兵」的經典戰例。在潁昌、郾城的一系列與金軍的戰鬥中,背嵬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背嵬軍馬戰無儔 壓盡當年幾列侯

南宋紹興十年(西元一一四O年)七月,岳飛的背嵬軍在郾城大敗金兀朮的精騎一萬五千人。岳飛首令兒子岳雲出戰,曰:「必勝而後返,如不用命,吾先斬汝矣!」岳雲率背嵬軍步兵每人持麻紮刀、提刀和大斧,衝入敵陣,上砍敵人,下砍馬足,大破金軍精銳「拐子馬」。

楊再興單槍匹馬入敵陣,殺敵數百,身上多處受傷,仍殺出敵陣。此戰後,金軍精銳受到沉重打擊,金兀朮歎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岳飛的奏摺稱:「殺死賊兵滿野。」

金兀朮不甘失敗,集結三萬騎兵再攻穎昌,岳雲率背嵬軍騎兵八百首先馳擊金軍,步兵也展開嚴整的佇列繼進,掩護騎兵,與敵軍「拐子馬」搏戰,直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仍無一人肯回顧。大部隊隨後跟進,「殺兀朮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朮遁去」。

潁昌大捷後,岳飛率軍乘勝追擊,於距開封僅20多公里的朱仙鎮,再以五百背嵬精兵大破十餘萬金軍。

無怪乎南宋名臣袁甫在《蒙齋集》讚背嵬軍道:「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侯,先輩有聞多散佚,後生誰識發潛幽。」

宋金作戰,岳飛的部隊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十年對金作戰中,岳飛的軍隊以犧牲一萬五千人、傷殘兩萬人的代價,殺死戰鬥力強悍的金兵約十五萬人,殺傷至少五萬人。金人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歎息,對岳家軍是又怕又恨,對背嵬軍更是聞風喪膽。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古代教育主要就是儒家教育。孔子杏壇講學,門徒三千,開創儒家教育的先河,奠定了儒學的基礎。
  • 英明的君主都有三怕:一怕身居尊位而不知道自己的過失,二怕得意時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三怕聽到了至理金言而不能踐行。
  • 中國古代的教育分為民辦和官辦,或稱公學、私學。民辦主要是指私塾,一些落第秀才,開科講學、授課教徒。興辦教育成為讀書人的一條重要出路,既解決生計,又培養人才,更促進教育的發展。
  • 中國歷代聖賢明君無不恪守天道,以道德教化人民,使國泰民安。
  • 「匏」也叫葫蘆,早在遠古時代中國人的祖先就開始用葫蘆製作樂器,用這種樂器演奏的音樂稱為「匏樂」,亦稱「葫蘆樂」
  • 蕭意辛與妯娌們在一起,大家在爭論用甚麼方法可以得到丈夫的寵愛。蕭意辛說:「用邪法不如用禮法。」
  • 陸玉珍家中有兩個婢女,有一天,準備吃午飯時,婢女來喜端著湯送進來,結果一不小心將碗摔到地上,熱湯撒在陸玉珍的手上、衣服上,來喜害怕受到責罵而哭了起來....
  • 許容,是清朝浙江人,文章很出名,為人寬厚謙虛,有一次考試,許容的一個朋友盜用他的一篇文章,結果考了第一....
  • 古人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以寬宏大度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是一種美德、風度、仁愛無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寬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寬以待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