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明陽:問何日君再來

諸葛明陽

人氣 3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07日訊】時間飛逝如煙,轉眼鄧麗君離我們而去已16年了。突聞噩耗時的情景和感受依然歷歷在目,彷彿昨日。

「再見,我的愛人」

那天,我正和太太在音像店裡為即將出世的寶寶選購胎教音樂,商店的廣播裡突然傳出鄧麗君在泰國病逝的消息,令幾乎所有的人都愕然而立,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那隻傳出噩耗的音箱。太太傻傻地愣在那裡,嘴裡不住地叨咕著:「怎麼可能?怎麼會呢?」「小城故事」、「千言萬語」、「我只在乎你」、「但願人長久」、「何日君再來」……,一首首經典之作伴著鄧麗君的音容笑貌飛速地從腦中閃過。我突然意識到,已經好久沒聽鄧麗君了,但又何曾忘記?原以為有一天會在大陸親臨她的演唱會,但這一切突然間變成了永遠的不可能。

商店的音響裡傳出了鄧麗君的「再見,我的愛人」,瞬間,整個歌曲充滿了無限悲情。才從錯愕中反應過來的人們一下湧到鄧麗君的專架前,挑選自己喜愛的專輯或影碟留作紀念。聽著「Goodbye,My love,我的愛人,再見」,思緒倒轉從前,不覺淚水侵濕雙眼。

「雨中的點點滴滴」

第一次知道鄧麗君是上大二的時候。那時大陸的國門剛打開不久,率先衝擊年輕人的就是迪斯可,學校的大食堂到了週末晚上就變成了迪斯可舞廳。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一天,室友拿來一捲鄧麗君的錄音帶。當「甜蜜蜜」歡快柔情地從黑色的大磚頭(當時流行的一款SONY錄音機)裡飄出來的時候,室友們都驚呆了:世界上居然還有如此美妙的歌曲!對於在充滿血腥的革命歌曲裡泡大的國人來說,鄧麗君的「小資情調」宛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喚醒了人性中本該有的東西。

在年級裡,誰要擁有鄧麗君的帶子,誰就成了眾人巴結的對象。其貌不揚的友春是全年級最早擁有「鄧麗君」的人。那些從不拿正眼看他的女生,忽然變得「一見他就笑」,經常小恩小惠地換他的帶子聽。一天班花小梅央求他借她帶子聽一天,大膽的友春居然要求用一個吻交換。要在以前,輕者會挨頓臭罵,重者就報到輔導員那裡去了。可為了「鄧麗君」,小梅居然臉紅答應了,但她很會做「生意」:友春可以親她臉一下,但「鄧麗君」歸她一個星期。因為一個星期聽不到鄧麗君,氣得我們幾個室友天天罵他,連友春自己也直說「虧了」。

沒多久,鄧麗君就被禁了,理由是這種「靡靡之音」腐蝕人的靈魂。學校宣布聽鄧麗君者按違反校規處理。為此,大家只能晚上偷偷在被窩裡聽了。一天,友春突然被年級輔導員找了去,他非常嚴肅地說友春違反校規,繃著臉要友春交出錄音帶。友春又急又怕,都快哭出來了。他讓友春偷偷把新的「鄧麗君」送到他宿舍去,說聽兩天就還給他。弄得友春那幾天心神不寧,直到3天後帶子回到他手裡,一塊石頭才落了地。再後來,有了雙卡錄音機,人們可以自己複製卡帶了,友春的優越地位也慢慢消失了。

「人生境界真善美」

對於藝人,中國人向來有嚴格的要求,要「德藝雙全」,這兩點鄧麗君都做到了。她善良剛正的品格、清純甜美的相貌、平和婉約的歌喉以及唱情不煽情的特質,至今無人超越。她的歌與其說是唱出來的,不如說是她美麗心靈的自然流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鄧麗君的人生也是如此。然而她卻從未把個人的傷痛帶進歌曲,她的歌永遠那麼甜美,那麼乾淨。鄧麗君對樂曲的理解、對歌詞的詮釋,近乎完美,令整個一代華人,不分地域、不分階層、不分年齡性別,永遠不能忘懷。她的一首「在水一方」,把瓊瑤那如幻如夢的超現實境界表現得如此超凡脫俗,不能不令人叫絕。據說瓊瑤曾堅持她的作品必要由鄧麗君來唱,但好像終未如願。

在鄧麗君的眾多經典歌曲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小城故事」,其中那句「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全包括」似乎正是她一生的追求和展現。有人說鄧麗君是上蒼送給所有華人的一份禮物。也許是這樣吧,要不她怎會如此真誠、如此善良、如此美麗?

「梅花梅花滿天下」

說實話,真正了解鄧麗君還是在來到海外以後。當我坐在紐約的新居裡第一次在網路上看鄧麗君為抗議「六•四」屠城在香港獻歌「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時,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其和輕柔地唱著「月亮代表我的心」的甜美麗君合在一起。然而這才是真正的鄧麗君,才是她那高尚人格的體現。她那「三民主義」不實現絕不回大陸的鮮明立場,誰人能比?!

「梅花梅花滿天下,越冷她越開花,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看那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她,冰雪風雨她都不怕,她是我的國花。」歲月的蹉跎,世事的變遷,使我越來越喜歡鄧麗君的這首「梅花」,也越來越理解為什麼古往今來梅花始終是畫家、詩人和藝術家的永恆主題。而鄧麗君所擁有的也正是這梅花般的品格。

鄧麗君的嗓音獨特,演唱技法特殊,很難模仿。原以為不會有誰能完全模仿她的音色和特質,然而在去年台灣紀念鄧麗君逝世十五週年的活動報導中我才知道,還真有人下心在模仿鄧麗君。被冠有「小鄧麗君」之稱的台灣歌手劉家妏和大陸歌手王靜不論其音色還是韻味的相似度都達到90%,受到許多鄧麗君迷的追捧。特別令我感動的還是街頭藝人張玉霞,這位被台灣媒體稱為「像鄧麗君神似到讓人起雞皮疙瘩」的盲人藝人,猛一聽還真以為是播放的鄧麗君專輯。顯然,鄧麗君的演唱風格已經形成了一個流派。

然而,在欣慰鄧麗君「後繼有人」之餘,仍感到些許遺憾。不管當今的藝人對鄧麗君模仿的如何像,但細聽她們的歌,要麼缺少某種內在的氣質,要麼加進了自己的經歷,與鄧麗君的只詮釋歌曲的本身而非演繹自己的「純粹」境界仍有一定差距。

鄧麗君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永遠清純陽光、永遠積極向上、永遠笑對痛苦、永遠不向邪惡低頭的偉大精神。她就像那梅花一樣,永遠高貴美麗。鄧麗君是永恆的,她是人們心目中永遠的歌壇大姐大。

問遍大海與高山,
何時有緣相見?
日月輪轉十六春,
君在他鄉可安?
再臨小城聽明月,
來客淚打衣衫。

相關新聞
鄧麗君逝世15年  5/8筠園追思
德永英明《男聲4》終章 翻唱鄧麗君歌曲
北京台灣街將啟用 鄧麗君五桂樓掀「台風」
許景淳週六獻唱 重現鄧麗君美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