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伴侶的陪伴

蘇絢慧

人氣: 162
【字號】    
   標籤: tags:

無法陪伴的情況最常在夫妻、伴侶間發生。當各自疲累一天,各自承擔一天的重擔壓力,有些心情感受都需要有人支持,有人陪伴。

以為回到兩人關係時,便能獲得舒緩與支持。

但在兩人相見時,彼此都滿滿期待對方能聆聽、能了解,卻往往在兩人都無法再承受、再聆聽的情況下,演變成以評價與判斷的方式互動,然後再變成誰也不讓誰,誰也不服輸的脣槍舌戰。

當關係有所挫折時,便會演變成攻擊,或是一種拒絕。

當然,也有人問過我,當兩人都無法照顧對方時,到底要怎麼相互陪伴?

如果兩人都無法承接,無法淨空,無法擱置自己的情緒感受或想法,那麼就先各自向後退,各自找尋其他的照顧者,抒發與整理自己的狀況。當各自都獲得照顧時,也許也就較能回到關係中對話。

又如果,就真的只有彼此可以陪伴,那麼還有一點能量與能力的人,就暫且將自己的部分擱置,先照顧對方的需要,聆聽、了解與回應對方的感受,當對方在陪伴中獲得滿足後,再邀請對方的陪伴與關懷。

常常有人將伴侶之間的陪伴關係比喻成跳雙人舞,需要磨合,需要培養默契,也要掌握住進與退的時機。在共舞的過程,都有互為主體的時刻。

沒有誰是唯一重要的,也沒有誰是誰的附屬品。在伴侶關係中,我們都需要對方的陪伴,也需要陪伴對方。

所以,若總是一方要照顧另一方,一方要不斷的為另一方付出,總有一天會失衡,也會因為無法再付出、再陪伴,而使關係破裂。

在伴侶關係中,要特別注意的是,陪伴,不等於控制,不是為了試探對方的心意,再把自己所認為的灌輸在當中,希望對方照著我意思做。

伴侶的陪伴關係,很容易因為關係太近,而拿捏不準適當距離來維護彼此的自主與獨立性,更容易剝奪對方的感受與意願,將自己認為對的、好的,強加於對方身上,而認為是為對方好。

當有強迫性存在,真實的陪伴,就無法在兩人之間發生。

我常常聽見伴侶向我傾吐,不再能夠感受到對方的陪伴,反而感受到壓力與無法放鬆的責任與義務。

兩人的心越來越遠,不再向對方表達感受,與敘說心事,也不再分享生活經驗與感受。即使兩人同桌吃飯,四目相望,也無言以對。

長久以來的經驗告訴我,若兩人之間不是建立健康的心理關係,彼此情感無法連結,無法互動,即使身體有所接觸,關係也是若即若離,或是隨時可能破滅。

健康的心理關係,必須建立在成熟而獨立的人格,擁有完整的自我,卻不是自我中心,不僅能夠體察自己的感受,也能體會體諒他人的感受。

在不損害自己權益的原則下,也不損害他人的權益,能達成互惠,也能相互分享。

陪伴的過程,伴侶之間也需要留意,誤把自己認為好的陪伴方式強加在對方身上;不把自己要的陪伴方式,一股腦的用在對方身上,忽略對方要的陪伴方式可能是另一種方式。

我們都有一種傾向,以為自己要的,就是別人要的。以為自己在乎的,就是別人在乎的。若沒有詢問、了解與澄清,我們可能就理所當然認定如此。

但其實對方需要的陪伴方式不是我們想要的那一種。例如:我們可能以為自己害怕孤獨,總希望有人隨侍在側,就以為伴侶也想要這樣的陪伴方式,但其實,伴侶想要一個人靜靜,只在自己覺得需要時,希望對方陪伴。

或是,當我們需要陪伴時,是需要有人與我們談談感受,讓我們抒發情感,但對另一半而言,也許需要的是靜靜陪伴的方式,而不是一直和他談感受,要他表達情緒。

若伴侶之間失去對彼此的尊重,與自由選擇的權利,伴侶之間,仍是無法有親近而舒適的陪伴關係。

好好的聆聽彼此的需要與想要被陪伴的方式,需要伴侶開放心胸討論及分享。並且需要彼此承諾必定給予尊重,才能使關係趨近兩人的需要與渴望,而不是為誰犧牲,為誰委屈。@(本文結束)

摘編自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