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南海主權爭議一觸即發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針對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的主權爭議,美國《外交政策》雜誌6月7日發表Abraham M. Denmark專文指出,6月3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地區安全會議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掀起近2年來有關南中國海主權爭議的第三回合緊張局勢。

南中國海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全球貿易的海洋運輸有1/3必須經過這個水域;有蘊藏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重要性相當於第2個波斯灣;此外,它也是中、日、韓三國運輸中東石油的重要通道。

由於南中國海的戰略重要性,與其相鄰的部分國家如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等均主張擁有對此一水域的部分主權,特別是中共,主張擁有幾乎是全部的南中國海主權。也因此幾十年來,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起伏不定。

依本文作者之分析,自2009年開始,南中國海出現3回合的緊張情勢。第1回合及第2回合分別發生在2009年及2010年,前者的起因是中國漁船與中共潛艇在該海域與美國監測船及航空母艦發生衝突,中共因此宣布南中國海海域是其核心利益,聲稱其對該海域主權的重視,與其對台灣及新疆主權的重視相當。

2010年第2回合的重大爭議導因於中共在一次東盟區域論壇會議中,針對東南亞國家對南中國海主權的主張以及美國主張此一海域的自由航行的發言,中共外長楊潔篪嚴厲抨擊美國並明確表示,與其它東南亞國家相較,中國絕對是一個大國,因此對南中國海的主權,無可爭辯。

文章指出,中共在前2回合的激烈反應,就外交策略而言,並不恰當並因此付出代價。近來中共已逐漸放棄先前主張南中國海主權的過度發言。不過,美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多位專家認為,這只是中共的戰術,採取緩和的言論是為了避免招致他國的側目與抨擊,然而對於南中國海的主權,中共不改其雄心勃勃的主張,並且公然重新解釋國際法,以及持續運用騷擾和強制的政策工具。

據本文作者的觀察,6月3日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在新加坡召開的年度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有可能引爆2年來南中國海主權的第3回合緊張情勢。

文章指出,本次出席對話會議的人員包括東南亞國家及美國、俄羅斯的總理、國防部長或次長等,除了參加多邊會議外,亦利用機會舉行雙邊會談。有關南中國海的主權主張是本次對話多邊會議及雙邊會議的重大議題。

作者在文中簡要述及會議情形,指出即將卸任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會中表示,美國將持續維持其在南中國海的軍力,以及布署小型作戰艦艇加強與南中國海相接的沿海海域的巡邏,以遏阻中共。至於中共,雖然努力安撫東南亞國家對其野心勃勃企圖的關切,但對於南中國海主權的主張毫無退讓,呼籲以對話及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

諷刺的是,作者指出,中共在會中刻意的溫和姿態,與其會前在南中國海的行動有天壤之別。會議前數天,越南的調查船聲稱其在南中國海進行石油及天然氣探勘時,電纜遭到中國船舶切斷,數百名越南人到中共駐越南大使館抗議。菲律賓在會前數天指責中共在南中國海有主權爭議的島嶼上裝卸建築材料。

更令鄰國擔憂的是,中共持續加強海軍軍力,傳聞中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即將開始運作。部分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亞最近也宣布計劃加強海軍軍力,預料南中國海海域未來將十分擁擠。

作者認為,各國不斷增加海軍軍力雖然不是壞事,但國際海域如果過於擁擠,有可能增加潛水艇與艦船相撞的機率,以及危及船員的生命安全,並且對已不十分安定的南中國海海域,投下引發進一步戰事衝突的未爆彈。

因此,作者認為應將新興的海軍軍力,導入正向發展,並建議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南中國海爭議,并將各國增加的海軍軍力,轉為改善此一區域的人道救援及災後復原工作的實力,並且建立避免海上衝突及碰撞的多邊協議。

作者在文中最後指出,東南亞的軍備競賽已不可避免,對於此一局勢,美國應持鼓勵態度,以支持東南亞國家在軍備方面的自主性,但應要求此等國家不得限制在南中國海海域的自由航行或者威脅該海域的安定。

相關新聞
吳興:莫斯科驅趕 中南海十面埋伏
南海爭議 台外交部重申和平解決
釣魚島風波引南海爭端 中日美東盟多方角力
南海爭端 小國「合縱」與中共「連橫」對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