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義輕利 助人善報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人的命運與禍福,都是有因有果,都是取決於自己行為的結果,唯有積德行善才會有好的際遇。人算不如天算巧,世上有些人只算小處,不算大處,只顧眼下,不顧終身,不肯積德行善,枉自折了福德。

因為天道對於善惡果報,絲毫不差,不過在遲早之間。正如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舉心動念,天地皆知」。以下為古籍中記載的「康友仁輕財重義得科名」的故事。

明代時江南常州府有兩個秀才,一個叫康友仁,一個叫丁國棟。兩人自幼同窗讀書,康友仁為人忠厚謙退,說話不是很伶俐,文才亦甚平平;丁國棟說話伶俐,又擅長寫文章,平時不免有幾分自負之意。

丁國棟家道稍落,尚能溫飽;康友仁則一貧如洗,處館糊口。應了幾回秋試,兩人俱不得中,康友仁只說自己文字不行,功夫未到;丁國棟每下第,則罵主考有眼無珠,不識有才學的人,叫冤稱屈不了。

那年又值秋試之期,兩人已二十來歲,立意俱要科舉,約作同行,雇一小船往金陵出發。船到鎮江遇逆風不能前進,只得停在江邊等候。兩人於是一同上岸散步,見有一所古廟,兩人走了進去。


明.仇英〈秋江待渡〉(臺北故宮)


康友仁走近佛座,見有一青布包在拜單左首地下,用手拾起,頗覺沉重,叫丁國棟道:「來看,這兒有件東西。」丁國棟拿過布包掂了掂,然後解開一看,足足的十封銀子,計有百兩,便以手拍康友仁肩道:「恭喜發財了!見者有份,快快回船去罷!」

康友仁道:「這銀子必定是過客所遺忘,肯定要來尋找,等在這裏還他才是。」 丁國棟道:「真正書呆子。我既拾了,便是我物。從來說,拾得拾得,皇帝奪不得。管他來尋不來尋。」

康友仁道:「不是這樣說。那失物的人,若是有餘的還好,若是一個窮人,或遇急難,千方百計弄來的,偶爾失落,走投無路,便有性命之憂。古人云:『臨財毋苟得。』正在此等意外之財上,須要守得定。等候在此,遇見失物的人交還他,方是我輩所為。」

丁國棟道:「你說等,等到幾時?倘他不來,難道呆呆的只管等去,把功名大事反錯過不成?」康友仁道:「這失物的人,只因匆忙之中,一時遺失,後來想起了,必趕來尋覓。況場期尚遠,在此等幾日也不妨。」丁國棟道:「我不耐煩等他。」

康友仁道:「兄既不耐煩,請兄先到南京,我獨在此等候。」丁國棟見他執意要等,便假意道:「等來還他,也是你的好意。但荒野孤廟中,你獨自一人,懷著百兩銀子住在此間,倘遇著小人,只怕連你的性命都要送掉了。你若必要等,不如我替你收著銀子,你在此等到人了,你與他到南京來取,萬無一失,不好麼?」

康友仁是忠厚人,聽見說得有理,哪裏疑他有別樣心腸,道:「這個最好了。」同到船來,恰好風色已順,船正要開,康友仁遂將銀子交代丁國棟,取了隨身鋪蓋,重到廟裏來。

正趕上看廟的老和尚出外方歸,康友仁便對和尚道:「我有一朋友約在此相會,此時不來,定然明日早到。我欲在此借宿一夜,飯錢房金,照例奉納,未識可否?」和尚答應。

第二天,康友仁一直在廟門口親等,不見有人進廟,他一步不敢走開。直到下午,只見一人汗流滿面,跑到佛殿上,東張西看,口中不住的說道:「怎麼辦?怎麼辦?」康友仁從旁看著,心內想道:「失落銀子的,想必就是他了。」遂上前問道:「朋友為何如此著急?」

那人一看康友仁是個斯文人,便道:「不瞞您說,我姓趙,鎮江人,有一樁急事。父親遇到困難,急需銀兩,我只得將舊房典賣,昨日帶得房價銀百兩救助父親,在此坐了片時,忘帶銀子,想是落掉在此,故急急趕來。卻尋不見,可怎麼辦?」說罷,痛哭起來。

康友仁道:「且不要哭。我問你,銀子是甚麼包的?」那人道:「是一方舊青布包的,用細麻繩結著,內面共十封,每封十兩,都是桑皮紙包的,放在鋪蓋內,不知如何落了出來。」康友仁道:「既如此,不要慌,我拾在此,還你便了。」

那人忙跪下叩謝道:「若如此,真救我父子性命了,此恩此德,何以報答?」和尚聽後對康友仁道:「您是真正讀書君子,今科必定高中。」那人更是感謝不盡。康友仁道:「還有一說,我雖拾得銀子,只因此處荒野,恐有他失,已託一朋友帶往南京,須到南京還你。」那人道:「我本要到南京,有人先帶了去,最好了。」兩人於是同行。

兩天後,兩人來到貢院,找到丁國棟寓所。丁國棟一見康友仁,便道:「你來了麼?」康友仁答聲「才到」,又問:「這位何人?」康友仁道:「就是失銀之人,故與他來拿銀子。」丁國棟道:「你既拾得,便該還他了,為何領到這裏來?」康友仁道:「兄不要作耍,他的銀子是救命的,急得不得了,快快拿來還他吧!」

丁國棟道:「倒也好笑,這銀子我見也不曾見過,如何向我討?你託我帶的不過箱子一只,就交還給你,餘事莫向我說。」說罷,穿好衣服,竟揚揚走開了。康友仁氣憤說道:「他人的銀子竟要白賴,豈有此理?」

那人跟康友仁來,只道銀子一到就有,今見此景,真是驚呆了,一雙眼只看著康友仁,說:「您須要救我。」急得掉下淚來。康友仁見他著急,便道:「有,不要慌。他縱不肯還,我賠也賠還你。」

便將箱子開了,內有幾兩盤纏取出交與他,道:「你先拿著,我也不住在此,我和你到對面旅社暫住,再想辦法還你,我看他賴了一百兩銀子怎樣發跡。」便一起到旅社中住了。

遇到一些朋友,康友仁便告以實情:「丁國棟昧心賴銀,此兄的銀子是救命的,我必想法還他。」有同情的,也給一兩、二兩,有的說丁國棟沒良心,也有的說:「康友仁太呆了,如今世上做好人總要吃虧。」康友仁又將自己行李一併當了,湊得五十餘兩。丁國棟反在人前到處說:「你們不要理他,別信他的話。」

當時,剛好一起住店的有徽州人汪好義,但不應試,聞知丁國棟賴銀不還,累及康友仁行李典盡,嘆道:「人之賢不肖,何相懸若此?」走來對康友仁道:「兄一介寒儒,為他人之事,不顧自己功名,可謂難得。但今日八月初六,入場不遠,銀子已賠過多少了?」康友仁道:「約有五十餘兩。但我此時想著還銀,入場也無益,打算回去賣房還他。」

汪好義道:「兄功名事大,還當料理場事。吾助兄白銀二十兩,以完此事。」又對那失銀人道:「其餘少的,你當自去打算,莫再累及康相公了。」那人道:「我見康相公東挪西湊,心上本自不安,今承相公為了康相公周濟小人,怎敢再去累他?康相公,你打點進場罷!若如丁相公行為,我命早已休了。」汪好義便取二十兩銀子給他,一總算來,已有七十多兩,遂千恩萬謝而去。

康友仁此時忙收拾考具,初八日隨眾入場,題目到手,隨手寫去,草草完了七篇文字。二場、三場皆如此,自料必不中。丁國棟得百兩銀子,喜出望外,便去街上買綢緞、氈貨,入場後,因自覺心情愉快,下筆寫文章益覺有興致,三場篇篇得意,自以為舉人必中無疑。

一到家中,便寫出文字,讓人觀看,人人認為必中。康友仁歸家,想著怎樣再湊三十兩銀子償還失主才好,把中舉人的事倒撇在九霄雲外了。

哪知揭曉後,同縣中了四人,第三十六名卻是康友仁。一中之後,親友多來賀喜,幫助銀子,打發報子,康友仁忙了數日,起身便到南京尋找失銀之人,又送還三十兩銀子,那人叩謝而去。丁國棟自己不中,又聽見中了康友仁,內心益發不服,大罵主考瞎眼。

康友仁隨後進謁座師(主考),叩謝提拔之意。座師見了,向康友仁道:「不知年兄平生積何陰德?」康友仁道:「門生一介窮儒,有何陰德?」

座師道:「你能中舉,是因場中得一夢,夢見一朱衣人對我說:『第三十六名姓丁的做了虧心事,天榜上已除他名字,換了姓康的。』說也奇怪,足下卷子已看過並不見好,所以不取。丁生卷子早已中定,但自做此夢後,再拿丁生文章來看,越看越不好,於是棄去。隨手取過一本,正是尊卷,越看越有精神,後來補上了。及填榜時,拆開來看,果然就是足下名姓。則棄落之卷,一定姓丁無疑了,也拆開來看時,果叫丁國棟。此中轉換,真有神明。年兄若非有陰德,何能至此?你可說與我知道。」康友仁只推沒有。

其時同縣中亦有因進謁座師,共在座間,便道:「康年兄事,門生也曉得。」便將丁國棟如何賴銀不還,康友仁如何典貸賠償,一一訴說一遍。主考拱拱手道:「可敬,可敬!天道果然不爽也。」自此更加看重康友仁。

後來康友仁進京會試,主考便留在署中讀書,遂成進士。丁國棟遭此挫折,因康友仁中舉之後,此事人人傳說,更覺無顏,但後悔已遲,不久生病而死。可見占便宜者反吃大虧,肯吃虧者反得便宜。

當時有人說丁國棟貪了百兩銀子,分明賣去一個舉人,又送了性命。為人切莫欺心,觀此者可不令人猛省嗎?為善莫遲疑。冥冥之中,神目如電,只有遵循天理而為善才是人生正路,才能使真正的自我生命有美好的未來。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文明是以水治為開端的。從原始先民虔誠的海河崇拜、奇異的神話傳說,到先秦諸子以水喻道的洞見,以及外師造化,終得心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無一不浸透著流水的神韻和大道的空靈。
  • 古今中外的無數先賢、學者對「水」的體悟,都和老子的理論大體一致。如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據說泰勒斯曾向埃及人學習觀察洪水,很有心得。
  • 楊萬里,南宋傑出的詩人。他自幼讀書勤奮,博學廣聞。他為官清正廉潔,人們稱讚他「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這正是他清貧一生的真實寫照。
  • 當天夜晚,他夢到縣城隍到省城南門,撤走隨從,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駕駛馬車,並告訴農夫說:「你暫且跟我去參加會議!」於是,農夫便跟隨他,來到一個省府縣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中,「和」一向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道德,是涵蓋自然、社會、內心等層面與各領域的基本原則,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質規定,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一種高尚的民族精神。
  • 君子是人們所追求的一種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在《論語》一書中多次提出「君子」,並對其道德內涵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闡釋。
  • 古人學習始終以致用為綱,重在實踐,講求無倦與精進,學貴有恆,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對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看似一個簡單的「德」字,卻緊密聯繫著朝代的興衰。明君有德而國興,昏君無德而亡國。歷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見證德的價值何其威嚴。
  • 古人所謂「和」,是「異」中之「和」,無「異」就無「和」,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同與否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一個標準。
  •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桓榮被任命為議郎,教授太子讀書。桓榮博學敦厚,光武帝對他十分滿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