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悟傳統武德

中國大陸法輪功學員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傳統武德並非只是精神上的表現,而是行為上的實踐;他蘊含著修武者實際遵行的內容,構成一個以德為基礎並有體系的身心教育。

傳統的武術經常將「儒、釋、道」的道理,作為入門習武者的最初規範。教拳的師傅將這些道理應用在拳理中,並用來衡量徒弟的「心性」。從授徒之日起,早已在學藝的人當中,尋找一個能符合這些倫理道德要求的徒弟了。

在傳統武德的規範上,舉一例:有一學詠春拳的人從學佛修行中悟到「練武從真、練功由善、功高向忍」的道理,與其他習武者共勉。看起來這很像一般個人的自勉心得,其實他正是以宇宙特性--「真、善、忍」作為己身的武德基點。

從真説起,「真」,表現在行為上就是不欺,師傳徒承的倫理就是以「先信後見」為原則,能迷信師所教也就成為徒所必然的,「真」來學藝之態度與要求了。有一部武德文章中寫道:「不可不真,不真則外狂師友,內狂心性,心亂氣躁,武不成術」。

也就是説,身為徒如果在師面前都不真誠了,往後如何信師所教、信所學之理呢?這句話也道出不真如何能信?故也反映出「迷信」一詞並非貶意,不迷信師長者如何能見真學呢?

「善」,由同門中來講,可指敬師、友愛師兄弟,此處的善反映出的是一種輩分關係,也反映出社會上鄰里之間的和睦敦厚。

在師門中與師兄弟相處要善心以待,勿英雄主義過強或自認技高者而趾高氣揚、耀武揚威。甚者,欺他人之弱,鄙視之下自樹一格 ,暗地欺師引發同室操戈之危。因此,首先做到同門中守善相扶才能師門和睦,以至發揚己門之武術於天下。

「忍」,可由謙與忠來認識,在中華傳統道德裏以此作為一個人涵養的思想中心,若説何謂君子,則實際上是謙與忠的力行者是也;即能做到生活中所言所思在隱忍己私下達到身體力行。

傳統武德應用其理教示恭謙為本,同門中相見以至武林中相會,皆首先抱拳一表恭謙、切磋中,這是先禮後兵之義。當個人獨自練武時,在四下無人之際也能做到先對天地恭敬抱拳之舉,久之其人心態必能養出謙和之氣。

「忠」若由武術的道理來詮釋,表現於習武的領域,上師在整個授拳過程中所賦予的意義。故有師曰:「習武之道,原始於忠字能繋於心,能忠方能一心集中,一心集中尤為初入門生所必要,百家爭鳴派宗擾緒,如何跳脫其擾唯一心向一道斷除雜念,安緒集中一門,持忠治之,此時便能入門學藝精進向前了。」

又曰:「出拳運行思忠字,方可卸念,不想入非非,自能真循師求,於出拳分寸知乘軌,達速遊行也。」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