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

【京劇欣賞】通天犀

青面虎許世英有張貓科動物的臉譜
榮易袁
font print 人氣: 290
【字號】    
   標籤: tags:

京劇的「淨」行,一般大家知道的有正淨(銅錘花臉、黑頭)、副淨(架子花臉)、武淨(武二花、摔打花臉)。其實還有一種毛淨(油花),他「毛手毛腳」如過動兒一刻不得閒,動作繁多、身段複雜。今天我們介紹《通天犀》這齣戲,主角許世英,綽號「青面虎」,舉止毛躁,即以毛淨來應工。


《通天犀》青面虎以袖掩臉出場,其實是引起觀眾好奇,反而期待看到他的臉。

毛淨是崑曲的叫法(京劇稱油花),他造型奇特-聳肩、雞胸、翹臀,最代表性的人物有鍾馗,再者如陰間各種判官,還有《鬧天宮》的巨靈神、《瓊林宴》的煞神、《青石山》的周倉等,通常他們都要會「耍牙」或「噴火」,形成奇觀效果,給人神秘離奇的感覺。「噴火」在舞台上現在又漸漸恢復,「耍牙」則少見或失傳了。然而台灣民間迎神賽會有所謂「八家將」(屬於武判性質),猶存「耍牙」技術,有些東西在民間還繼續流傳著。


《通天犀》青面虎(杜智傑飾演)的一個程式動作「射雁」。

以上舉的這些毛淨,屬於神話一類,他們來自另外空間。《通天犀》中的青面虎許世英,卻純粹是一個人。但他的臉譜像極了貓科動物,就順水推舟把他放大、誇張成卡通人物。貓或虎,平常愛睡覺,醒過來動個不停,拱背伸腰、用舌頭梳理毛髮、東抓抓、西爬爬,特別是好奇心大,看到甚麼新鮮事物,急於探索,輕手輕腳靠近,猛然抓住,聞一聞放開,再抓住,試試看對方的反應,有甚麼能耐。許世英在這齣戲裏所表演的身段,整個就像貓在遊戲,非常滑稽有看頭。人去模擬貓,巧思妙想,這與日本小說「我輩是貓」(夏目潄石著)的立意類似,只是《通天犀》偏重在身段形象。


青面虎許世英的妹妹許佩珠(潘冠伶飾演)報告她在山下的行程。

《通天犀》故事很單純,青面虎許世英想起上次與他打鬥的英雄十一郎,心裏很佩服他、想與他結識,結果妹妹許佩珠帶來一位老人,這位老人程老學就是十一郎的僱主,許世英心裏既驚訝又高興,細細的詢問十一郎的下落,然後去救助十一郎。


青面虎(杜智傑飾演)繞著程老學(黃鈞晟飾演)轉,細心的審問他。台灣戲曲學校畢業公演。


這個詢問過程,青面虎利用羅圈椅,跳上跳下,好像協助搜索似的在挖掘答案,又像在應證甚麼信息-喔、喔、喔,明白了……這種過度的表演方式--椅子功,觀眾覺得可愛極了,逗的很樂。青面虎許世英在另外戲裏,如《豔陽樓》或《白水灘》都是以武淨應工,勇猛熾烈,拼死拼活。唯獨《通天犀》裏變成喜劇意味的毛淨,悠哉悠哉的。


青面虎(杜智傑飾演)跳上椅子回頭向著程老學詢問。

傳統戲曲非常注重分工,因為有專業性問題,例如淨分正淨、副淨、武淨、毛淨四種,各自有獨到的特色,如果各自都能專精自己熟悉的那一門,演出來自然精彩生動。以前何九、黃三,四種都兼,那不知吃了多少苦;一般專精一個行當,也就夠了。如果四種行當你都要專精,那是吃力不討好,最後演哪一種都一個味兒,變成一道湯就不行。


青面虎(杜智傑飾演)的毛躁動作,把程老學嚇壞了。


景孤血在「京劇行當」一書分析說,有些戲因為來源不同,所以同一個人物,卻分成兩個角色來演,他舉例說:如《紅逼宮》的司馬師是「架子花臉」(副淨),《鐵籠山》的司馬師是武花臉(武淨),如果連演必須換人。


青面虎(杜智傑飾演)聽完程老學(黃鈞晟飾演)敘述,捋鬚沉思。



程老學(黃鈞晟飾演)敘述事情,青面虎(杜智傑飾演)聽了很驚訝。

同理,《白水灘》與《通天犀》裏的青面虎許世英,前者由武淨演、後者由毛淨演。當然,這是理想狀況,由於舊劇目大量淪失,毛淨能演的戲剩沒幾齣;即使劇本尚在,沒有會身段的師父,也演不了。要專門培養毛淨,到時他卻沒戲可演,豈不把他餓死。老實說,當務之急應該儘量保存舊京劇的老式演法,裏面有許多即將失傳的珍貴動作。畢竟不管中外,所謂名劇都有它的重要「動作」,戲劇以動作為中心,不然觀眾去看小說或聽說書就夠了。又何必去看,沒有動作、呆若木雞的演員,一味在那死唱。

中共瞎改編京劇,有一招「拼湊法」,《白水灘》與《通天犀》老的演出都是分開演,因《白水灘》出自徽劇、《通天犀》出自崑曲,來源不同;其應工的角色也不同。但中國京劇院文學組聽命不懂京劇的黨領導,將這兩齣戲「統一」成一齣,改名成《十一郎與青面虎》。傷腦筋的是,前面青面虎與後面青面虎也要成為一個同類型的青面虎呀,不然怎麼成為同一齣戲。只好將原《白水灘》的武淨放淡一些然後掺進一些毛淨,將原《通天犀》的毛淨放淡一些掺進一些武淨。結果武淨不是武淨,毛淨不是毛淨,以動作為戲劇中心來論,特別動作消失,這豈不是一石二鳥,同時毀掉兩齣戲。

我們還是多談些《通天犀》青面虎的特殊動作:
戲中青面虎穿蟒不掛帶、戴草王盔、插翎子不帶狐尾,椅子功是重要的看點。如“蹦椅”、“跨椅”同時在空中掏翎,“竄椅入肚”接雙手掏翎走“鐵板橋”亮相等。這些動作由景榮慶(1925-2009)承續范寶亭、錢金福的演法,成功的傳留下來給後人。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如果拿百老匯輕歌劇「貓」比,青面虎這隻貓,可是尊貴的貓老大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 陳冠霖給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把李天祿演過的戲演過一遍」。這個目標並不意味著把前輩演師留下的劇本原封不動的重現。「基本上要抓住觀眾,劇情、音樂、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應該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覺得音樂好聽,劇情合理精彩。」陳冠霖說。
  • 加官進祿、長命百歲、金榜題名、家庭團圓,都是人們對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戲就能得到嗎?非也。天官出場時的定場詩講得清楚:「瑞靄祥光紫霧騰,人間福主慶長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國三十多次,足跡幾乎踏遍全球之後,陳錫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國人,願意千里迢迢來看戲,但傳統戲劇在台灣卻非常弱勢。憑著一股「藝術的東西不能給外國人看不起」的志氣,2009年,陳錫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 大幕拉開,雄渾的圓號響起,氣氛凝重。只見江水滔滔,霧氣瀰漫,一艘艘戰船正在行進。諸葛亮一襲白衣,羽扇輕搖。面對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們奮力搖槳,向曹營進發。接近對方水寨時,諸葛亮命士兵擂鼓吶喊,鼓聲引來曹軍箭如飛蝗,射中船上綁紮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萬餘支,滿載而歸。
  • 皚皚白雪,連綿青山,芳草萋萋,悠揚的笛聲緩緩而出。隨之,樂曲節奏轉而明快昂揚,一群藏族少年們躍然而至。他們揮舞著的雪白長袖飄曳在雪域高原的藍天白雲下,純潔無瑕。這是神韻作品的早期節目《為神歡歌》的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