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債務和一個世界的憂愁

人氣 4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14日訊】(本文轉載236期【新紀元週刊】「專題新聞」欄目,共有三篇文章。)
一個國家的債務和一個世界的憂愁
文 ◎ 謝田(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

編者按:美國政壇的債務問題,歸根結底,是人性的根本問題,是短視和遠視,「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與「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他日是與非」的對照,也是反撲的社會主義思潮和公平競爭的資本主義理念的最新對峙和交鋒。

美國德克薩斯州有個城市叫「威奇塔瀑布市」(Wichita Falls),人口總數14萬。城裡有一個姓詹森的三口之家。詹森夫婦的農場每年收入15萬美元,但扣除所得稅、住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之後可支配的收入只有3萬。夫婦倆一個喜歡花錢,一個喜歡省錢;一個喜歡逛店,一個喜歡投資;他們共有一個信用卡,可以刷到最多14萬。最近,信用卡快刷爆了,妻子說去跟銀行說一下,讓銀行把信用額度增加到16萬,丈夫不同意,說不能再花錢了。銀行那面倒是沒什麼問題,很願意給他們增加,因為他們的收入穩定,信譽很好;鄰居佐佐木夫婦的農場年收入只有5萬,但信用卡已刷了10萬。詹森先生說絕對不能加,詹森太太說不加孩子明天沒奶喝。爭到最後,太太同意今後少買衣服,先生也同意給銀行打電話,把信用額度增加了2萬。

當然,上面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把詹森換成美國,佐佐木換成日本,錢數乘上一億,基本上就再現了美國最近關於債限的爭論。「威奇塔瀑布市」是美國最典型的城市,被譽為「縮微的美國」,因為該城的白人、黑人、西裔人口的組成百分比,幾乎跟全美國一模一樣。也因此,這裡是市場調查公司最喜歡用的新產品試點城市。

兩黨的紛爭為何

雖然美國債限這個不大不小的危機暫時過去了,但一個國家的債務,卻在爭論過程中引起了一個世界的憂愁。這是爭論中的美國人沒有想到的,也不是特別的享受這個令人尷尬的世界級燈光聚焦。白宮面臨困境時,許多人替奧巴馬想出了許多主意。有個主意說,雖然美國財政部印鈔票的能力有法定限制,但鑄硬幣的數量沒有限制,所以奧巴馬可以鑄一萬億美元的硬幣,存入美聯儲,然後財政部就可以開支票了。還好這個餿主意沒有實施,不然,一萬億美元的硬幣,一個一美元,一萬億個相當於每個美國人3,000個,那是太多了一點。而這件事雖然暫時塵埃落地,但揚起塵土的旋風,卻沒有完全歇止。

美國政府提高債務上限,是慣常的舉動,以往民眾根本都不會注意,國會議員在投票時,也往往把它夾在某個議案後面,輕鬆過關。以前,雷根政府提高了18次,布希提高了7次。但這次奧巴馬遇到這樣大的阻力,跟目前的經濟狀況有關,也體現出共和黨這次不達減稅目的、絕不甘休的心態。民主黨的方案要削減軍費、醫保、政府浪費,但要富人和大公司多交稅;共和黨的方案主要強調削減開支,沒有要求富裕的美國人加稅。


德國媒體說,奧巴馬烏邦托式的空想,如今面臨了殘酷的現實。(AFP/Getty Images)


共和黨的要求,和美國民間對中國等外國政府大量持有美國公債的擔憂和不滿情緒有關。美國經濟復甦在滿足就業方面行動遲緩,加劇了人們的擔心。共和黨這回死了心,一定要藉機把政府開支削減下來,這裡有民意的基礎甚至茶黨的訴求。奧巴馬說債務違約會導致美國政府AAA的評級下調,會影響一般民眾在住房、汽車、學生貸款方面的成本。共和黨則反駁說,美國政府大手大腳的習氣必須改變,所以不能那麼快的抬高債務上限,不能給總統空白支票。

世界的憂愁中國為最

世界的憂愁之中,中國的憂慮為最。北京說美債一旦降級,中國就要減買。中共媒體也說,美國「綁架了世界經濟」。遺憾的是,中國是自願被綁架的。如果沒有中國的廉價出口和廉價購買美國國債的資金,美國利率勢必升高,這其實是對刺激資金回流、促進美國本土就業有利的。

中國作為美國國債最大的外國政府持有者,一旦發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是許多中國人關心的問題。《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認為,美國瀕臨違約,中國無計可施。確實是這樣,持有美國債券最多的中國也好、日本也好,基本上只有乾著急的份兒。日本因為對美國的投資比較多樣化,許多是在美國的直接外國投資,受到的影響比較小,中國的投資大多局限在國債中,投資種類單一,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大。

如果美國政府真的違約,停止付息,政府的信用等級從目前最高級的AAA下調,因而造成美國國債的價格下跌、利率上升。中國中央銀行最直接的損失,是利息收入減低,投資收益下降。因此而造成的所持有的債券的價值縮水,會在本季度的財務報表中顯示出來。

美國國債的吸引力下降,中國貿易出超的外匯結餘該怎麼辦,會是中國政府金融官員頭痛的問題。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心有不甘、也必然會受到指責,不買美國國債也沒有其他的投資管道可供選擇,歐元市場的國家債券沒有吸引力,日本人對中國政府任何大肆購買日圓債券的舉措都懷有深刻的戒心,購買黃金的時機同樣不好,現在金價已經站上1,660美元,美國假如違約,金價還會繼續上漲,甚至大幅上漲。中國龐大的儲備沒有辦法輕易出手,購入國際大宗商品,也會立即導致價格的高漲,造成中國進口成本的上升。

所以,中國政府內部經過這一事件後,應對大肆購買美國國債的舉措進行反思。因為這一舉措對中國民眾沒有益處,只有利於中共高官和特權階層的強取豪奪,還會帶來通貨膨脹。現在違約雖然沒有發生,但財富縮水的陰影,使中國政府在民眾的壓力之下,可能不得不對現行的政策有所收斂。

美國財富不在政府在民間

有人認為美國經歷此一風波,是國力大傷的體現。其實不是這樣。與中國相反,美國的財富在民間,不在政府。美國政府喊窮,但美國企業目前坐擁兩萬億美元的現金,他們在審時度勢,尋找合適的投資時機和機會。美國債限提高後,目前是GDP的106%,16萬億美元看來很多,但跟美國的經濟實力相比,也不算什麼。國債占GDP的比例,日本是220%,新加坡也有100%,法國、德國、英國都在80%左右,而世界各國的平均值,也在60%。


有人認為美國經歷此一風波,是國力大傷的體現。其實不是這樣。與中國相反,美國的財富在民間,不在政府。(攝影╱宋雁妮)


中國輿論中,多有關於美債背後的「陽謀」的討論,坦蕩的人們看心有慼慼的人們如此議論,未免覺得滑稽。危機帶來的美國政府信用評級可能降低,引起了中國學者的注意。中國大陸許多人認為,美國的信評機構因為是美國的,所以不會做對美國「有害的」事情,所以不會調降美國的AAA等級。這顯然是中共治下的中國學術界視野狹隘、見識偏頗的體現。他們沒有意識到,美國信評公司的評級,是真正獨立的,他們對包括聯邦政府在內的各級政府的信用等級的評定,每時每刻都在進行。這種獨立的、客觀的評估,雖然會讓當政者感到不舒服,但它對美國民眾、美國社會,是真正有好處的。

還有人認為,國債危機會使美元崩潰。但即使美元崩潰,有什麼貨幣能夠替代美元的地位呢?歐元顯然不行,如果沒有德國的力撐,歐元恐怕現在已經崩潰了。日圓更不行,地震、海嘯、核洩漏對日本經濟的衝擊,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其他所有國家的貨幣加起來,也沒有歐元和日圓的力量。當今世界,也沒有一個政府願意回到金本位的貨幣制度中去。所以,從世界經濟的全局看,愛美國、恨美國、不愛也不恨美國的所有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和俄國,都有繼續維持美元國際地位的本意,不管是情願還是不情願的。

爭論之中誰受益

妥協案之後誕生的國會特別委員會,有12名議員,由民主黨、共和黨各六人組成,負責審議福利專案和稅收改革,向國會提出減赤方案。這是值得關注的焦點。但這場爭論之後,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奧巴馬的財政部已經表示,議案通過後他們會大舉借債,繼續其社會福利主義的政策,帶動美國繼續向左轉。從這點上看,其實美國人民是輸了,美國民眾對此的失望,會在明年大選中展示出來。奧巴馬的贏點,是他成功地把下次討論債限問題的時間,推倒了2012年大選之後。也就是說,政客們有了15個月的喘息機會。但人算不如天算,面對令人擔憂、沉悶的2011的後半年,和令人迷茫、忐忑的2012,我們還有那麼多的機會嗎?


奧巴馬團隊表示將繼續其社會福利主義的政策,帶動美國繼續向左轉。預計美國民眾對此的失望,會在明年大選中展示出來。(Getty Images)


美國的隱憂在哪裡呢?福斯商業電視網的評論員瓦尼(Stuart Varney)正確而有頗有見地的指出,新方案是我們通向希臘的路,這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最新詮釋!

爭論中真正獲勝的,是嶄露頭角的「茶黨」,這個尚沒有正式成立的新黨。雖然沒有獨立成軍,但茶黨的力量已經清醒而明確的在共和黨、自由派人士的身上,在這次爭戰中充分體現了出來。CNN在兩黨達成協定之後的非正式民調顯示,近兩萬人投票後,在回答「債限談判交易後哪個黨派是最大的贏家?」共和黨、民主黨各佔三分之一,茶黨居然跟他們平起平坐,也佔了三分之一!

這次談判交易是一齣活報劇,但也是一齣好戲,讓世界人們又一次真正看到了美國社會三權分立的力量和優勢,社會生機勃勃的活力和動力。民間的力量,可以左右政治的走向,會對美國未來經濟的復甦和發展,注入使人清醒的良藥,雖然它可能是一劑苦藥。對中國人民,這是一個很好的觀摩機會,他們可以看到自由世界的人怎樣決定民生的重大問題,政府肆意花錢、大手大腳的做法,會怎麼樣被遏制。

美國經濟問題的根本

美國經濟的問題,債務限額體現的是症狀,債務本身才是病根。而導致債務累計加快的原因,一是政府支出很大一部分花在收入保障如失業保險、食品救濟及醫療補助方面,二是收入下滑,經濟增長持續低迷。而美國製造業的擴張速度在7月放緩,就業機會不多,會讓更多的國會議員意識到中國低價傾銷所帶來的問題,未來要求中國停止干預匯率、停止出口導向政策的呼籲會越來越強。

德國媒體說,奧巴馬烏邦托式(ubuntu)的空想,如今面臨了殘酷的現實。美國政府的舉債政策,源於民主黨的既定經濟策略。但美國民眾對這種寅吃卯糧的政策,漸漸感到厭倦,在目睹同胞在房地產市場苦苦掙扎的困境後,美國人民正在紛紛拋棄這種好逸惡勞的做法。今年6月美國民眾收入增加了0.1%,但消費支出降低了0.2%,儲蓄率從5月的5.0%增加到了6月的5.4%。6月美國民眾的儲蓄增加了6,200億美元,財富正悄悄的在民間聚集。

人們需要注意的是,這次美國的「家庭矛盾」中,一個非常強有力量的角色根本沒有介入,甚至對此置若罔聞,這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當然,美聯儲並沒有法律上的力量干預涉及政府預算和借貸能力的討論,但一旦矛盾得不到解決,美聯儲就會出面干預。美聯儲干預的方法,是許多人都不願看到的,它可能被稱作 QE3(第三次量化寬鬆),也可能是那些聰明人新發明的什麼名詞。但從本質上說,就是多印鈔票,用通脹的代價來減輕甚至消除美國債務負擔。這最後一策,是中國人最害怕的一招,也是美國絕對不會賴賬、也不需要賴賬的根本原因。

美國政壇的這個棘手問題,歸根結底,是人性的根本問題,是短視和遠視,「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與「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他日是與非」的對照,也是反撲的社會主義思潮和公平競爭的資本主義理念的最新對峙和交鋒。◇

===============================================================

【美國觀點】美國債務上限危機詳解
文 ◎ Clement Yang 翻譯 ◎ 李曉宇 


美國在全球經濟中佔有特權地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Getty Images)


編者按:像大多數其他主權國家一樣,美國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存在國家債務。

美國公共債務是指美國政府欠其債券持有人的債務金額,這些債務源自聯邦政府運行的年度財政赤字。美國聯邦政府關於國家債務及債務上限的國會辯論實質上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戲劇性的政治鬥爭。

美國聯邦政府關於國家債務及債務上限的國會辯論實質上是一場曠日持久(長達數月)的、戲劇性的政治鬥爭。從總體上看,這場辯論的重點是美國長期的財政和經濟健康,但是兩黨對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持有完全不同的觀點,根本無法達成妥協,所以僵持到最後一刻。

本文是對債務上限危機的一個總結和簡單分析。

為何人們願投資美國債務?

像大多數其他主權國家一樣,美國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存在國家債務。美國公共債務是指美國政府(更具體地說,財政部)欠其債券持有人的債務金額,這些債務源自聯邦政府運行的年度財政赤字。

為何投資者願意把自己的錢為美國公共債務融資?簡而言之,投資者認為美國債券是一個非常安全的投資。換句話說,他們對美國經濟很有信心,他們也對美國政府履行其償債義務很有信心,一旦債券到期,就會支付他們利息。

此外,美國在全球經濟中佔有特權地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它的人口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美元是世界各國默認的儲備貨幣,就像過去各國政府的黃金儲備。又由於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巨大支柱。所以美國政府能夠以極低的利率出售國債,使得美國能以這種方式借錢,而其他國家卻不能。

美國債務占GDP已近100%

經濟學家經常使用公共債務占GDP的比率來衡量債務的合理性。在布希總統和奧巴馬總統的任期內,美國聯邦債務和赤字已經成為日益令人擔憂的問題。美國債務占GDP的比重從2000年的60%左右暴漲到現在(2011年8月)的接近100%。而且還將繼續上升。包括總統奧巴馬在內的政治領袖,承認需要壓低聯邦赤字。

有幾個主要因素促成美國國債的急劇增加。2008年的金融崩潰和隨後的經濟衰退使美國經濟萎縮8%,並且有800萬美國人失業,導致稅收減少,而政府還需要發放更多的失業救濟金。此外,醫療通脹和人口老化的嬰兒潮所造成的福利支出,即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的規模均大幅度增加。

過去十年 債限增加10次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美國國債危機史專家羅傑夫(Kenneth Rogoff)認為,當主權債務超過GDP的90%時,就令人擔憂。投資者可能會對該國政府是否有能力支付其賬單失去信心,推高利率,形成惡性循環,迫使政府面對三種醜陋的選擇:

  1、政府指望其經濟增長超出債務的增長,可以通過預算盈餘還清債務。這通常不會發生,因為往往是受經濟拖累才會產生龐大的國家債務。    

  2、削減開支和實行緊縮措施,但這可能導致經濟困境和社會動盪。

  3.拖欠債務。換句話說,政府拒絕支付債權人的債務。

在1917年之前,美國財政部每一輪的額外借款都得由國會直接授權。1917年,國會引入債務上限的概念,讓政府有更大的靈活性資助其運作,只要不超過債務上限,財政部就可以借錢。自1962年以來,美國國會已投票74次提高債務上限,過去十年就增加了10次。國會通常不把提高債務限額當回事。

今年5月觸及債務上限 兩黨爭議

2010年2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過行政命令創建了全國財政責任和改革委員會,也被稱為辛普森鮑爾斯委員會,由來自兩黨的18人組成,負責為2015年之前的未來聯邦預算提供建議,宗旨是減少赤字和平衡預算。但12月的建議報告未能通過。

上一次債務上限提高發生在2010年2月12日,那時兩院均由民主黨控制,國會順利通過,奧巴馬總統簽署成為法律。提出債務上限增加1.9萬億美元,從12.394萬億美元增至14.294萬億美元。

2011年5月16日,美國觸及14.29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財政部長蓋特納簽發債務發行暫停期間,指示財政部利用「非常措施」,實質上是會計伎倆,保持政府在8月2日通過提高債務上限之前繼續運營。

5月18日,兩黨的六個參議員基於辛普森鮑爾斯委員會的建議提出「六人幫」赤字削減計畫。隨後兩黨展開了長達數月的爭執。

最後一刻 兩黨妥協

直到8月1日,眾議院以269票對161票通過新的兩黨協議,克服雙方的思想挑戰:自由派民主黨人不滿削減社會福利計畫,共和黨人擔心國防預算削減。8月2日,參議院通過74票對26票通過「2011年預算控制法」,奧巴馬總統簽署成為法律,提高債務上限。

總體來說,在整個過程中,保守派推動削減開支達到或超過債務上限的提高,不加稅,給聯邦開支設上限,並提出平衡預算的憲法修正案提案。

與此相反,民主黨認可削減預算的同時,攻擊債務╱赤字問題,支持向最富有的美國人增加稅收,大規模削減國防預算,將國債限額提高到度過2012年的選舉後,進入2013年,反對對醫療保險、醫療輔助和社會保障福利項目作出重大改革。

「2011預算控制法」

「2011預算控制法」提高債務上限約2.1萬億美元,將持續到2013年初。奧巴馬總統簽署該法案後立即增加4,000億美元,如果國會不否決,到秋季某時將另增5,000億美元。最後的增加將延長財政部的借款權至2012年選舉季節的結束,進入2013年。

該法案還實現了即時削減政府的開支9,170億美元,並呼籲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聯合委員會,尋求額外的1.5萬億削減。如果委員會未能達成一致,或者,如果他們的建議國會不滿意,該法案將自動觸發全面削減開支計畫,在未來十年達到1.2萬億美元的削減。這些自動削減會影響到國內和國防開支兩方面。

「預算控制法」的其他規定包括建立可自由支配的開支上限直到2021財年,佩爾助學金和其他學生貸款計畫的改革,並要求國會兩院投票表決一項聯合決議,提出平衡預算修正案加入憲法。◇

===============================================================

【臺灣觀點】擺脫寅吃卯糧惡習 債務危機中的反思
文 ◎ 吳涔溪

編者按:專家表示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歐洲國家為首,投入大量資金救市,當時即可預見各國財政將迅速惡化,同時,通膨問題遲早到來。

反觀臺灣,長期定位不清,使得財政面對非常大的困境,臺灣的舉債上限已經快到了,不論增加課稅,或是印鈔票造成通貨膨脹,對人民的承擔都是一樣的。

美債上周提高上限協議,但是股市卻經歷前所未有的跌幅,說明了投資人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國際信評機構標普更調降美債信評等降級AA+,《新紀元》訪問了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邱俊榮和中華經濟研究院吳惠林,邀請兩位經濟專家解析當前經濟問題給人們帶來的反思。

邱俊榮認為,美國政府未來首要面對的就是減少支出所帶來的衝擊,「過去兩年,美國看起來還可以維持榮景,實際上是仰賴政府挹注大量資金,一旦政府沒辦法像過去挹注大量資金時,經濟是否會維持高成長?失業問題擴大,生產會逐漸萎縮。」

「但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特別是馬上要面臨選舉的政府,很難容忍失業率維持在高檔,或是經濟成長呈現衰退。」邱俊榮說,因此,大家合理預測美國在財政政策無法貫徹時,在貨幣政策上,第三次貨幣寬鬆政策即將上路,全球性的通膨隱然浮現。

寬鬆貨幣政策 加劇全球性通膨

邱俊榮解釋,美國常用量化的貨幣寬鬆政策,發行貨幣的方式來維持經濟榮景,但是,美元貶值將影響其他國家的出口,特別是新興國家為使本國貨幣不升值,也競相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就導致全球性的通貨膨脹。

「簡單說,老美開心印鈔票,他的問題解決了,但是問題倒給全世界,承受通膨的後果。」邱俊榮說。

以臺灣為例,一但美元貶值,逾4,0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價值受影響,同時,為免臺幣相對升值不利於出口,政府勢必想方設法維持匯率穩定,但為穩定匯率發行新臺幣,將迫使物價上漲、房價上漲、衝擊物價,令問題更難收拾。

「對臺灣而言,這是兩難處境,得在當中取捨。」邱俊榮說。此外,美元貶值將影響原物料、糧食等價格飛漲,促使外在成本提高,也將使臺灣經濟受到衝擊。

債臺高築 全球經濟體質脆弱

對於不斷延燒的歐債危機和美債風波,邱俊榮認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歐洲國家為首,投入大量資金救市,當時即可預見,各國財政將迅速惡化,同時,通膨問題遲早到來。

值得反思的是,全球人口即將破百億,但是,資源相對減少的情況下,生活上逐漸走向匱乏原本是正常狀態,表現在經濟上,就是失業問題嚴重、薪資水準下跌,大家的生活水準會往下調整。但是不論個人或政府,都不願意這種情況發生,紛紛挹注資金創造榮景,卻相應地帶來通貨膨脹,結果一樣使得人的生活水準變不好。

「人為的干預只是讓經濟問題用不同的方式出現,或是延後出現。但是,究竟問題可以延後多久發生,很多人還是很悲觀。」邱俊榮說。

目前全球國家債務總合占全世界GDP的比重,從十年前的48%增長到60%,但是,以所有國家經濟不好就借錢或印鈔票的「壞習慣」來說,這個比重只會繼續增加不會減少,這將使得全球經濟體質越來越脆弱。

反思政府的角色和削減開支

邱俊榮也認為,穩健的財政是臺灣要更注重的問題,但是臺灣的財政長期存在著定位不清的問題,「當政府要課稅的時候,我們都希望政府是右派的政府,課的越少越好,但是當政府要花錢的時候,我們又希望他是左派的政府,錢花的越多越好。」

長期定位不清,使得臺灣財政面對非常大的困境,臺灣的舉債上限已經快到了,不論增加課稅,或是印鈔票造成通貨膨脹,透過通貨膨脹來買單,對人民最後的承擔都是一樣的,還是一樣寅吃卯糧的概念。

吳惠林指出,歐洲國家、日本、美國、中國等普遍國家都在舉債度日,各國債臺高築的現象,可追溯至1930年代第一次經濟大恐慌後,凱因斯經濟學派崛起,由政府創造需求,最後就舉債,「政府都說我們把經濟弄好了,就有錢可以還債,但是只會越借越多,功能性財政就出現。」

吳惠林指出,一連串的國家債務危機,使得政府的角色問題日益突出,政府是否能做功能性財政?投資、建設、產業政策是否適合由政府主導?政府不是營利機構,錢也不是政府的,容易做沒有效率的運用。

在這次美國財政協商兩黨角力中,雖然最終達成共識,成功提高債務上限,但是許多人都看到了,這只是「極短限的快樂時光」,根本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但過程中,至少茶黨非常堅持政府的收支一定要平衡,至少在這個方向上看到了「曙光」。

「政府要削減開支,重新思考政府的角色,是這波危機最重要的反省。」吳惠林說。◇

相關新聞
奧巴馬簽署債務法案避免美國違約
就調高債務上限而引發的憲法爭議
美國債務危機導致以色列股市暴跌
【EET】美國債務上限危機詳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