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臘古國:天神的傑作 吳哥浮雕(上)

文 / 攝影 意文

人氣 517

【大紀元2011年09月25日訊】吳哥寺中心建築群,高棉寺廟建築的兩個基本的佈局:祭壇和迴廊。第一層的須彌座迴廊的內側牆壁既是寺的外牆也兼是巨型畫廊。排列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餘,繞寺一週全長達八百餘米。迴廊的二重簷拱頂,覆蓋陶瓦,保護畫廊壁上的石雕。

八百餘米的巨型畫廊

欣賞八幅浮雕浮雕從左至右,內容主要是印度神話傳說為題材,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四面牆的八幅浮雕中尤以西面兩幅、南面左翼及東面左翼的浮雕最精彩。


八百餘米的巨型畫廊

西畫廊──「庫魯之戰」&「楞伽之戰」

*「庫魯之戰」
《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是為世界第一長詩,共十八卷十萬頌,集古印度神話傳說和宗教哲學思想的大成。

浮雕史詩講述婆羅多王般陀(Pandu)的後裔般陀婆(Pandavas)及庫羅婆(Kauravas)兩族,本屬堂兄弟關係,為搶奪王位,雙方集北印度大小數十國打了18日天昏地暗的大戰,是為「庫魯之戰」(Battle of Kurukshetra)

浮雕刻了大戰的場面,兩隊軍隊士兵戴不同頭飾,列陣對壘。步兵衝鋒,有軍樂配合,戰場上是徒手搏鬥,屍橫遍野。雙方的將領身型,在浮雕上的比例較大,站在被大象和戰馬拉著的戰車上監督。

戰役的高潮是一幕混戰,沙塵滾滾,亂箭齊飛,浮雕手法嫻熟,場面複雜,人物姿態生動,形象逼真,且已採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

*「楞伽之戰」
西廊還刻有「楞伽之戰」(Battle Of Lanka,楞伽,即今之斯里蘭卡),是猴神哈紐曼(Hanuman)與魔王拉伐那(Ravana)的對壘大戰。

在浮雕中所見,魔王位於中央,有十個頭,二十條手臂,騎著由神獅所拉著的戰車。敏捷身手的猴神,與戰爭的殘酷,在浮雕上展現。猴神進攻魔王京城需要渡海,他領導猴軍負石填海,用五天時間建成接通楞伽的石島之路,稱為「羅摩橋」,由猴神背著羅摩,一島復一島的跳過海去。

另一邊廂又見羅摩站在箭叢中猴神的肩上,魔王之子因陀羅吉德放出蛇索,把羅摩兄弟縛著,幸得風神相助,放出吃蛇的神鳥,是浮雕另一精彩場景。

南畫廊──「蘇利耶跋摩二世騎象出征圖」&「天堂與地獄」

* 「天堂與地獄」
傳說第一個死去的人叫做Yama (閻摩),閻摩便演化為印度教的閻王,後來成為佛教二十諸天之一,有一個妹妹叫Yami (閻美),兄管男鬼,妹管女鬼。「天堂與地獄」,描繪了閻王審判的情形。

南迴廊的浮雕壁畫,其中央場景是閻王手握寶劍,騎乘水牛背上,正在主持審判,兩部將盯著罪人跪地求情卻不為所動。壞人被罰投往三十二層地獄,根據其罪所必須承受盡酷刑和折磨,首先是被地獄的狗脅迫屈服,再被不同的怪物野獸咬噬身軀,被獄史們用繩索穿過鼻孔,像牛一般被拖行著受罰。

三十二種天堂浮雕描述好人都被送往天堂受人景仰,刻有神鳥格魯達( Garuda)及金碧輝煌、雕欄玉砌的層層王宮,並有無數飛天仙女點綴著天堂的神聖平和氣氛。

*「蘇利耶跋摩二世騎像出征圖」
還有描繪蘇耶跋摩二世頭戴王冠,在寶座上赤足盤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後手靠著寶座扶手,左右侍從各二,手執長扇為王扇風,身後宮女,手持巨型蠟燭。

國王的另一面是大臣及將領,士兵列隊操前,20位將官騎著戰象。中央第 12 隻戰象載著國王,豎著幡旗顯示其尊貴身份。婆羅門坐著轎子跟著載著聖火的方舟,舟的兩端是蛇頭設計。一班樂團排在前面,拿著牛角、海螺殼、笛子、鑼等樂器,前面是士兵,後是暹羅的僱傭兵,服飾較破爛,都備有長矛,其長官也是騎在大象上。

東畫廊──乳海翻騰

東迴廊浮雕「乳海翻騰」,是吳哥窟最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最著名的浮雕,所雕的是來自印度創世神話「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的故事。

傳說中須彌山(Mountain Meru)下的宇宙海(乳海)(Ocean of Milk)埋藏著長生不老的甘露。善神與阿修羅決定合作攪拌宇宙海,以取得甘露。毗濕奴化成靈龜頂著須彌山作支點,92個阿修羅(凸眼頭戴冠毛頭盔)拉著五頭巨蛇(Naga)的頭,88個善神(杏眼頭戴圓錐型頭飾)拉著巨蛇的尾,以輪流拔動巨蛇身體方式轉動,要讓乳海滾動翻騰,而拋出長生不老藥。

宇宙海翻騰的過程中,各種新生命誕生,包含了天空中的仙女、三頭象Airavata、 魚、蝦、鱷、龍、蛇、龜等,不過靠近須彌山的生命因為攪拌劇烈而斷成碎片。

翻騰了千年後,乳海攪乾了,產生的高熱使得乳海沸騰起來,魚、蝦、鱷、龍、蛇、龜紛紛死亡。而這時須彌山開始下沉,巨蛇(Naga) 也因受不住翻攪而吐出毒液,情急之際,創造神大梵天 (Brahma) 求破壞神將毒液喝光,而毗濕奴也立即化為一隻大海龜托起須彌山。

善神取得甘露後違背諾言不願分給阿修羅,名為羅喉的阿修羅企圖行竊取得,化身為善神排隊也喝了一口甘露,甘露還沒喝下肚,日神及月神看出冒牌的善神,立刻向毗濕奴打小報告砍下羅喉的頭。

羅喉的身體馬上死去了,但頭部已經喝了甘露得以長生不死。他知道是日神、月神打的小報告,於是追著日月神,偶爾把祂們吞進喉嚨中,但因為頭已經被砍斷了,所以吞進去的日、月神還是會跑出來,這便是日蝕和月蝕的原因。

整個場面分成三個階段。初段可見各種不同的海洋生物,真物或神化的,都被一條蛇王婆蘇吉(Vasuki)所分隔開。接著的毗濕奴擊敗阿修羅的場面是16世紀後人所加。

北畫廊──羅摩衍那與天魔交戰圖

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畫面較小,多是描述羅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

相關新聞
【飛越安南】越南順化最古老的寺廟──天姥寺
【飛越安南】山光彩石峰浴翠  峴港五行山
【飛越安南】世界六大美麗沙灘之一:青藍海岸
【飛越安南】隨手圖片手記(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