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說說中國媒體援引外國媒體的方式

楊寧

人氣 4

【大紀元2012年01月16日訊】在西方國家,媒體通常是按照新聞規律運作,大多是私營的,政府不能直接干預,是以享有較多的新聞自由。雖然不同媒體理念不同,支持的黨派不同,但沒有一家財團或企業可以控制所有媒體,不同媒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因此西方國家的老百姓可以從多個角度瞭解事態,並通過比較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與之相反,中國雖號稱有幾千家媒體,但只有一個大老闆,那就是中共政府。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中國媒體反映的理念是一元的,為何在重大政治和社會問題和事件上中國老百姓聽到的只有一個聲音。

事實上,秉承著要遵循黨的原則的中國媒體,早已學會了隱瞞和造假。比如不久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死亡,聯合國大會應朝鮮要求,遵循慣例,為其舉行默哀。令人尷尬的是,對於聯大的默哀之舉,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以及大多數歐盟國家皆退場抵制,空曠的大廳內只剩下寥寥可數的幾十人。原本一分鐘的默哀時間,也在持續了25 秒後提前中止。深知原因所在但受「禮儀」所限的納瑟發出了「這是我難過的責任」的無奈之聲。然而,大陸央視播出的聯合國大會默哀鏡頭,卻根本沒有會場全景。如此一來,老百姓如何能知曉金正日在國際上是如此不受待見?!

不過,隱瞞和造假為家常便飯的中國媒體,卻欲蓋彌彰,為了彰顯其所謂的開放性,迷惑老百姓,還時常引用一些外國媒體的報導,以加強自身媒體的所謂可讀性、可信性。然而,對於絕大多數看不懂外文或者無緣看到外國媒體的國人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種援引的過程就是選擇、過略、刪節、修改的過程。以中國日報為例,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只選擇外國媒體中的部份報導。比如2011年9月27日,中國日報網轉載了《光明日報》的一篇文章《奧地利媒體:「不要視中國為敵手」》。其內容是對歐洲議會自由民主黨議會黨團第一副主席亞力山大‧格拉夫‧拉姆斯多夫的採訪。拉姆斯多夫曾長期在德國外交部工作,被視為歐洲議會的外交政策專家。

如果與奧地利媒體《新聞報》的原文對照,會發現拉姆斯多夫談到了多達8個問題,而只有很少的一部份是與中國有關聯的,即《光明日報》發表的那篇200多字的文章。如此節選,難免會給中國讀者一種印象,即中歐關係是採訪的唯一題目,拉姆斯多夫很重視歐洲對華關係。

二、刪除批評中共的部份。比如2011年9月28日,中國日報網刊登了這樣一篇文章《英媒:當人民幣統治世界時》。這是由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撰寫並登載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的文章。文章認為人民幣在今後十年或十年多一點的時間內會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這是因為「中國當局一直在尋找一種辦法,退出已延續幾十年的、備受爭議的增長戰略。這種戰略是依靠壓低人民幣估值和對海外資本封上經濟大門來推動增長的」。中國日報的文章引用英文原文中一些批評中國體制的部份省略了。

三、修改原文,篡改原意。比如2011年9月21日,中國日報網發表了《西報:中國經濟制度比西方有優越之處》一文。這是西班牙《先鋒報》對意大利知名記者、經濟學家和暢銷書作家洛蕾塔•納波萊奧尼(Loretta Napoleoni)的採訪。《先鋒報》原文的標題是《中國人比我們快樂,比我們有錢,但他們不在乎民主——中國的制度比我們的好嗎?》。除了標題進行篡改以外,在文中也有一些地方將原意改變。如西班牙文中,納波萊奧尼是說:「我們的民主近年來有點偏頭。」意思是西方民主有些問題,但《中國日報》的翻譯卻是「西方民主與經濟體制的神話似乎一夜之間被打破了」。

四、對於那些批評性極強的報導則一律拒絕轉載。

由此可見,只要中國體制維持著一黨專制,中國媒體就無法獲得真正的新聞自由,其公信力也就更無從談起。這不僅僅是媒體從業者的悲哀,也是整個國人的悲哀,而這樣的悲哀將伴隨著中共的存在而存在,亦將伴隨著中共的消亡而消失。

相關新聞
楊寧:清華知名教授告訴我們中共必亡
楊寧:中共主管宣傳的李長春何時向戈培爾報到?
楊寧:中國人現在最應該關心甚麼?
楊寧:烏坎的星星之火能否燎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