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教 小皇帝變成好孩子(7)

出路──真正走出困境(下)
麥可.溫特霍夫 譯/王泰智、沈惠珠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化解關係障礙,重點在建立正確的「直覺式」認知

這兩種情況的相似處在於:夥伴關係障礙和投射關係障礙,都可以透過認知加以消除,只要當事人能夠進行自我檢視—我在遵循哪一種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錯誤行為模式經常出現嗎?孩子是否從小就被當成我的夥伴,或者我只是為了設法得到孩子的愛?換句話說:經常深呼吸、進行自省是有好處的。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分別看待不同的現象。四至五歲的孩子經常問為什麼,大人必須回答,顯然這不一定是夥伴關係障礙的影響。要是你偶爾可以容忍孩子得五分(德國學校最高分為一分,最低分為六分),並避免在緊張的一天之後與孩子爭吵,也不一定是陷入了投射關係障礙。但若我們對這些行為感到理所當然,且習以為常,就可能存在關係障礙,並且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造成傷害。因此,我們有必要經常檢討,在親子關係中,什麼是理所當然和正常的,以及我們依循的指導概念為何。

處理共生關係障礙比較困難。這是三類的關係障礙中,父母唯一在心理上不把孩子看成是獨立存在的人,因此在認知上很難化解。原則上,我們應該認知孩子並非理所當然地成為父母的一部分。因此沒有所謂簡單好用的解決方法,而是必須研究其原因,找出重要的關鍵螺絲,然後將螺絲旋緊。之前談到「時間因素」和「意義問題」時,我也曾提過類似的關鍵螺絲。

─ ─摘自:《這樣教,小皇帝變成好孩子》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直覺式教育的關係模式認為「孩子就是孩子」,這是大約二十五年前成人談到孩子時的理念。此一模式的親子相處架構是,承認成人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權力差異,不論私人層面還是社會層面皆然。
  • 我們必須認清與孩子發展相關的直覺行為和放任態度之間的區別。後者從根本上來說,是在開明和獨立的外衣下,漠視孩子及其社會行為;直覺行為則恰恰相反,保持平常心的成人能夠感覺到是否需要回應孩子的行為;如果需要,也會知道怎麼去做。
  • 溝通永遠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前提是我們確實想解決問題。但溝通往往沒那麼簡單,不同的人雖然運用同樣的概念,卻是表達完全不同的事。談論孩子時更是如此:我們都在談孩子,卻是指不同的「對象」─這也是因為我們看待孩子的模式不同所帶來的結果。
  • 把孩子看成是孩子的成人能夠體認到,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孩子得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才能健康成長,成人也必須時刻用愛心陪伴、進行指導。這是對孩子發揮保護的角色,必須具備特別的責任意識。「被保護者」這個名詞今日幾乎不再被使用,卻最能表達這項觀點。
  • 在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以及回歸「孩子就是孩子」模式的道路上,可能發生見樹不見林的情況。本來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我們卻必須重新認識和學習,才能找到對兒童發展至關重要的內在平衡力量。時間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 我對關係障礙及其對社會未來發展影響的分析,引起社會大眾廣泛的關注,但從很多回饋來看,我覺得現在討論這個問題已經太遲了。儘管如此,大眾召喚解決方案的呼聲愈來愈高。最普遍的看法是,僅靠分析是遠遠不夠的,具體的解決方案在何處?父母、幼教人員和老師應該如何改變、應該怎麼做?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評論